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展厅。
11月,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学生参与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的故事——华社春秋”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华侨博物院供图
“华侨博物院创办诸同志捐款姓名列下:陈嘉庚十万元,王源兴五万元,华兴公司、黄钦书、陈爱礼各二万元……合计人民币三十七万零五百元正。”在华侨博物院的二楼门厅内,一座青草石芳名碑记录着华侨博物院建院之初华侨华人捐款的具体数额。在1959年,这笔华侨捐赠的巨款支撑起华侨博物院的建设。
华侨博物院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办,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从海内外华侨华人捐资建院,到陈嘉庚先生亲自收集文物,再到几代华侨华人源源不断捐赠藏品……借由华侨博物院,海内外华侨华人与文博界的交流网络在寒来暑往间越织越密。海内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赤诚深情浸润着一件件文物,在华侨博物院的展柜中熠熠生辉。 “永定侄:博物院门前石阶体式不甚雅观,不若半月圆式之佳,兹拟将改为半圆式……石阶为本院重要大众参观经过,要雅妙美观为至要。”1957年10月,陈嘉庚先生写信给当时负责华侨博物院具体建设工作的陈永定,与他细致商讨起博物院石阶式样。 像这样与华侨博物院建设工作密切相关的陈嘉庚先生亲笔信函,华侨博物院还收藏了很多。从1950年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到1956年9月华侨博物院开工建设,再到1959年5月14日博物院开幕剪彩,大到博物院建设的总体规划、院址择定、建筑风格,小到选材用料、规格尺度、陈列橱柜的样式,陈嘉庚先生都亲自指导设计,巡视督办。他对华侨博物院的规划也经由一封封信函,落实成博物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和琳琅满目的文物展品。 “我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应尽的责任。我是华侨,很希望侨胞们也来尽一部分责任。因此我建议由华侨设立一所大规模的博物馆。馆址可设在华侨故乡出入国的港口,既可给国内人民公共应用,又可给归国华侨观览,两者均受其益。”1956年9月20日,陈嘉庚先生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中畅谈对华侨博物院的建馆规划。他认为,“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一种,与图书馆、学校等同样重要,而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无论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间,都可由直观获得必要的常识”。 如今,坐落在福建省厦门市蜂巢山麓的华侨博物院保留着陈嘉庚先生最初的建筑设计风格,6层的主体建筑融合了富有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飞檐斗拱和体现西式建筑特色的雪白花岗岩外墙,半圆式台阶通往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展厅。这一展览与自然馆、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共同构成华侨博物院的基本陈列。 “华侨博物院之所以叫博物‘院’,而非博物‘馆’,源于陈嘉庚先生最初的设想——‘以博物院为总称,以区别于内部的分馆’。”华侨博物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钟志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如今,陈嘉庚先生最初规划设立的四个分馆——人类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华侨与南洋博物馆、工农业博物馆,分别在华侨博物院的自然馆、厦门大学和“华侨华人”展、集美鳌园得以呈现,构成了陈嘉庚先生实现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留下了更为可贵的精神遗产。 “华侨华人”展讲述从古至今华侨华人出海谋生、当地发展、贡献当地、文化交流的历程;自然馆展出的长15米的鲸鱼骨架以及现已灭绝的新加坡虎、马来西亚鳄鱼、印度尼西亚天堂鸟等标本;陈嘉庚珍藏文物展中的商代青铜器、历代陶瓷器和明清书画珍品……华侨博物院不仅为观众奉上华侨发展的历史画卷,也为公众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和自然知识打开一扇窗口。 在“华侨华人”展厅,一把锃亮的龙泉剑是华侨博物院的明星展品。这把由精钢剑身和木质剑鞘组成的龙泉剑,一面刻着“披荆斩棘为国增光”“龙泉民字号制”,另一面刻着“陈嘉庚惠存 浙江龙泉各界敬赠”。这是1940年陈嘉庚先生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问抗日军民时,浙江龙泉各界敬赠给他的礼物。陈嘉庚将这一珍爱的收藏捐赠给华侨博物院。 如今华侨博物院8000多件文物藏品中,大部分来源于陈嘉庚先生从各地政府监定价格的文物店购得的文物,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数十年来华侨华人及相关机构的捐赠。许多藏品的背后,蕴藏着华侨华人心系祖(籍)国的动人故事—— 由菲律宾侨胞杨淑芳捐赠的雕花髹漆旧式木床,是她当年在家乡福建省石狮市仕林村出嫁时的嫁妆。旅居菲律宾数十年后,1996年,年届古稀的杨淑芳写信到华侨博物院,希望把这个嫁妆捐赠给博物院,让更多人欣赏中国传统木雕技艺,也纪念她家乡的父母先人。 由新加坡侨胞柯镇安捐赠的南洋大学喜庆礼券,是他结婚当日,包括陈六使等侨领在内的200多名新加坡华侨华人共同赠送的结婚贺礼。当时正值陈六使等侨领倡议捐建新加坡南洋大学,柯镇安及其家人决定将全部礼金收入赠予南洋大学,支持新加坡华文教育事业发展。“这些礼券不仅承载了柯镇安先生自己的记忆、柯氏的记忆,也承载了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南洋大学的记忆,更承载了海外华侨华人为华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深刻记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曾玲认为。 由马来西亚归侨、南侨机工翁家贵捐赠的南侨机工奖状,记录了他1939年报名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奔赴滇缅公路、参与抗战7年的热血青春。奖状上记录着:“华侨机工翁家贵,热心爱国,敌忾同仇,抗战军与应募服务,前后七载,备致勤劳,应予嘉奖。” 美式水壶、螺丝刀、皮带、牙缸、毛毯……类似这样的南侨机工相关文物,也让更多观众通过展品,回望南侨机工用生命搭建抗日战争运输生命线的峥嵘岁月。 华侨博物院文物典藏部主任林翠茹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华侨博物院是国内较早开始关注、收集和保存南侨机工相关实物的文博机构。从1993年起,华侨博物院多次前往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拜访了近30名当时健在的南侨机工,连续十几年每年到云南参加相关纪念活动,陆续推出多个南侨机工相关展览,由此和南侨机工及其后人保持着持续的联系和友谊。 “华侨博物院与海外华侨华人建立了广泛联系和深厚情谊,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把华侨博物院当作心中的家园,他们为建设心中的家园添砖加瓦,为这片家园默默耕耘,在这片家园里寄托着爱国爱乡的情感。”钟志诚说。 陈嘉庚先生的孙辈后人,陈六使、陈文确、曾江水、唐裕等新加坡侨领的后人,20多年专注收集侨史文物的新加坡华人陈来华……华侨博物院的侨界“朋友圈”既联络着许多老朋友,也一直在结交新朋友。 陈嘉庚先生长孙、新加坡华人陈立人已经习惯了每次到厦门,都到华侨博物院走一走。“这么多年,我帮忙运到华侨博物院的资料和藏品差不多有10个集装箱喽。”陈立人笑着说,“1961年,我的父亲到北京看望祖父时,就带了一些新加坡华侨华人相关的老物件回国,捐赠给华侨博物院。这些年来,我们家族的亲人捐赠了家中的许多藏品,我也动员许多朋友将父辈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捐给博物院,还协助新加坡侨界与博物院联络、运输藏品。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把父辈的东西捐给祖(籍)国的博物院,是一种怀念父辈的方式,也能把住在国华侨华人的文化风貌展示给祖(籍)国的同胞。” “不管是捐赠文物资料的整理、家族资料的核对,华侨博物院的大小事情,只要他能帮忙,总是尽心尽力。”钟志诚回忆与陈立人的来往,“之前,在杨松鹤的帮助下,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了一批天福宫珍贵文物,装了整整几车,先是存放在立人先生的家里,再由立人先生联系船运送到华侨博物院。之后很多天,他的家里依然散发着天福宫供桌的香火味。” 林翠茹介绍,华侨博物院的大部分文物,由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主动捐赠,有零散赠送的,有将自己长期收集的或者侨团保存的文物集齐一整个集装箱运来的,也有博物院到外地或者侨乡征集的。有时一次征集到上千件文物,有时一件文物的征集就耗费一年的时间。“华侨博物院的每一件馆藏文物都来之不易。” 如今,华侨博物院致力于让珍藏文物焕发更强的生命力。策划“存史启智——陈嘉庚社会教育理念与华侨博物院”专题展览,与北京、云南、广西等多地博物馆联合办展,与厦门市中小学联合举办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奔赴基层乡村开展科普讲堂、手工制作、科普巡展活动,培养厦门外国语学校等中学学生担任外语讲解员……华侨博物院的“朋友圈”正从侨界拓展到更广阔的公众中。 “华侨博物院的办院宗旨是帮助国内人民对华侨、侨居地人民的风土人情有更好的了解,促进我国与华侨、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我们也在不断创新社会教育模式,将博物馆教育与社会教育无缝衔接,让博物馆成为社会教育的大课堂。”钟志诚说。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在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展的结尾,巨幅屏幕投射出一片月光下的海洋,由归侨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缓缓浮现。正如歌曲唱的那样,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眷恋和情谊在华侨博物院汇聚。(高乔)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丨韩 啸
审校丨姜文浩
编委丨曹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