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常见心理

政务   2024-12-18 18:09   重庆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一些年轻干部接受审查调查的信息,种种违纪违法行为折射出不同的心理动因,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年轻干部的腐败心理因何产生、有何表现?从心理根源预防和治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结合案件资料和采访调研,我们选取了违纪违法年轻干部身上较为突出的四种心理状态,探索预防方法和破解之道。


铸牢干事创业初心 对冲盲目从众心理


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之初,任职单位工作环境和领导同事处事作风,对其成长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在打牢基础、积累经验的关键期,盲目跟从错误思想和消极观念,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之路都可能被带歪跑偏。现实中,违纪违法年轻干部有的不走正道,受社会不良风气、家人朋友左右,进入队伍时初心不正,还没起跑就摔倒;有的跟错了人,阅历不足、定力不稳又被歪门师傅领错路,抱着“社会就是如此”“别人都干我也干”的想法,为日后破纪破法埋下隐患;还有的随波逐流,面对不良政治生态不知如何自处,明知道周围人做法不对,但害怕成为异类遭受排挤,眼睛一闭跟着走。抵御不良思潮侵蚀,既离不开年轻干部自身坚守正气、回归初心,也需要组织和单位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他们关爱多一分,组织要当好“护林员”。小树苗在成长初期需要从土壤中汲取足够的养分,才能茁壮发芽。对年轻干部来说,成长的养分很大程度来自组织的关心关爱。实践中,各地各部门探索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动态更新年轻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奖励等数据,对年轻干部工作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如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记录年轻干部成长轨迹,分析提出培养方向,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上级领导和机关业务部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让年轻干部敞开心扉讲诉求,及时了解年轻干部所遇困惑,进行排解疏导。陕西省石泉县通过每周一次谈心谈话、每月一次深度交流等方式,给年轻干部教方法、指路子,真实传递有力帮助。厚植成长沃土也需要单位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守护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初心。


对他们管理严一分,组织要把准“方向盘”。幼苗若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及时为其剪除旁逸斜出的枝叶。这就要求党组织和单位既护航成长环境,也监督成长过程。强化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监督,通过巡视巡察、党委(党组)和党的工作部门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发现政治生态受污染、选人用人育人出现偏差等容易给年轻干部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调整。加强重要岗位权力监督,紧盯问题易发多发的风险点,梳理分析重点岗位,相对应建立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具体承担资金拨付、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年轻干部作为监督重点,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运行。做深做实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单位相关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可结合平时考核记录,对群众反映的小问题、工作暴露的小毛病、履职用权的小过失,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改正,提醒年轻干部保住“早节”。


对他们指导准一分,组织要优选“引路人”。随着年轻干部被带偏带坏的事例时有发生,各地各部门也在找对师傅、找好师傅上下实功夫,让身边人成为好榜样。一方面,把握关键节点,在年轻干部入职、履新、刚刚提拔等事业发展的起点或转折点,由相关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等担任帮带导师,主动将成熟的工作方法、应对复杂工作局面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干部,帮助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顺利度过适应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填补以往重业务不重思想、重工作不重教育的不足,抓好“传帮带”的实效。比如,安徽省宁国市根据年轻干部的性格特征、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从坚定信念、帮助学习、指导业务、锤炼作风4个方面,确保“传帮带”严谨全面,助力年轻干部“壮苗抽穗”。


不断学思践悟历练 消解简单幼稚心理


年轻干部中,离开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单位门的“三门干部”不在少数。这类干部普遍“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知识缺经验”,缺乏充分的政治历练、组织考验、社会阅历以及基层锻炼,对国家治理、社会运行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心理难免简单幼稚。除了基本常识认知不足,一些“三门干部”纪法意识还极度淡漠,说话办事不计后果。比如,极个别干部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罪与非罪界限十分模糊,有的干部已涉嫌贪污犯罪,却以为自己只是犯了小错误。还有些年轻干部,总是心怀侥幸,总觉得没到领导层级,严的举措压不到自己这一层,犯点错也无所谓。


“三门干部”如何“破门”,尽快破除简单幼稚心理?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条有效途径。让他们多学,变得练达起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化知识要学,社会大学也要上,年轻干部要善于通过自学、观察,不断格物致知,了解社会运转、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单位则要针对年轻干部政治不成熟、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能力有欠缺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研讨培训,并定时检查学习成果。比如,陕西省绥德县纪委监委就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入门考”“日常考”“岗位考”“年度考”等带有强制考核指标的学习研讨方式,督促年轻干部学习不走过场。


让他们多想,变得成熟起来。学而不思则罔,缺少了思考的深度,知识积累、人生感悟就容易长期停留在“量变”,达不成“质变”。让思考厚重起来,年轻干部自身要拿出时间精力,单位也要注重引导,将正面教育和负面警示相结合,定期与年轻干部谈工作、谈生活、谈理想,让年轻干部既搞懂是什么,又理解为什么,更知道怎么做,及时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比如,重庆市巴南区纪委监委在做好日常教育培训之余,将“庭审现场”变成“教育课堂”,将年轻干部带入情景,引导他们将所学纪法知识与鲜活案例结合起来思考,促使其不断内省、增强戒惧。


让他们多做,变得全面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历练成长的有效途径,年轻干部可以时常对标对表,面对急难险重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每一次工作实践当作锻炼机会,充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塑优良作风。用人单位则应多提供挂职锻炼、驻村帮扶、轮岗交流等实践机会,将年轻干部安排到乡村振兴、改革攻坚、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和重大斗争前沿,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政治品质、克服本领恐慌。近期,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纪委监委将巡察岗位作为锤炼年轻干部的“练兵场”,从全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区委常规巡察及“提效能促经济”专项巡察,让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成长提升、拓宽视野。


让他们多悟,变得深刻起来。顿开茅塞疑决解,今朝已觉是前身。以悟得道,意味着对某种情况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年轻干部而言,每一次学习、思考、实践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论践行过程,学习中的疑虑、思考中的困惑以及实践中的梗阻,都要通过领悟来一一化解。领悟的过程,不仅需要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学思用贯通,单位也要时常组织年轻干部“圆桌谈”,或是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让年轻干部坐下来讲述感受、提出困惑、商讨对策,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升华,早日摆脱简单幼稚,深刻成熟起来。


构筑正向认知体系 祛除虚荣攀比心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干部起步早、成长快、思维活跃,追求生活品质、工作进步本身无可厚非。但近年来,“精致的利己主义”“及时行乐”错误思想观念逐渐侵蚀了少数年轻干部的内心,使他们的虚荣攀比心理逐渐膨胀。在贪图享乐、奢靡生活方面,追求人有我也得有。香车宝马、衣着首饰,看到别人有“入门款”自己就入手“进阶款”,吃穿用度向奢华靠拢,收入不够公款来凑。在事业发展、个人进步方面,追求人好我得更好。认为自己条件优异,提拔要优先、进步要迅速。身边同志超过自己,就“红眼病”发作怪话连篇,又迷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等错误“潜规则”,把自己拖入深渊。在行使权力、对待事业方面,追求别人不行我能行。对待身边人以及管理服务对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总觉得别人办不了的事自己能办成,方能显示自己“行”,享受被人追捧的快感,心里逐渐飘飘然。


祛除虚荣攀比心理,首先要掂清自我“份量”。撕开浮华外表,时常问问自己“我是谁”。帮助引导年轻干部在个人主义膨胀时,看看组织的要求、同事的拼搏进取,掂量出自己的“内在”能否在人生天平上压住工作事业的“重负”。还要引导他们消费头脑发热的时候,先想想父母的生活,再查查自己的工资,扪心自问这笔消费究竟是“想要”还是“需要”。即使需要,也要盘算这份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管住“买买买”的手,跳出消费主义陷阱,量入为出,脚踏实地规划人生。


认清权力“利害”,培塑正确权力观。权力是把“双刃剑”,要让年轻干部搞清楚别人的追捧究竟是奔着自己这个人,还是手中的权,自我陶醉之际给自己猛击一掌,把“如果我不在这个职位,他们是否会这样对我”的“灵魂之问”放在想事情、做决策前面。用人单位在精细化设置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方式时,也要尤其注重权力观教育,让年轻干部明确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只是权力的保管员。近期,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就推动“八小时外”监督从“机关大院”拓展到“家庭后院”,在全区开展宣讲活动140余场,多方位提升对年轻干部“八小时外”监管的穿透力。


搞清人生“起伏”,以更宽的胸襟看待“位”与“为”。年轻干部身上往往有“顺则意得志满,逆则垂头丧气”的通病,要引导他们想清楚大道理和小道理,明白职位是服务人民的平台,权力是造福人民的工具,更要认识到“有位”是“有为”的一种结果,但“有为”并不能以是否“有位”来衡量。“位卑言轻”时,就扎实履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身居要位”后,更要朝乾夕惕,将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运用在为党和人民做点实事上,把个人成长进步投入到全身心为人民服务伟大事业中。单位也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打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让暗箱操作和“潜规则”失去生存空间,充盈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清风正气,让年轻干部相信组织、服从安排,干事创业更有奔头。



引领内在精神寄托 驱逐沉迷刺激心理


沉迷赌博、以腐养游、对直播打赏上瘾……近年来,年轻干部沾染不良嗜好走向违纪违法之路的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良嗜好背后主要有两种心理作祟:一些人追求快感刺激,希望以小博大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收益;还有一些陶醉情绪价值,现实失意继而转向虚拟空间,如购买大量游戏装备、在直播打赏中争当“榜一大哥”或是高额网贷超前享受,以此获得一时满足感和成就感。现实中,这种畸形追求带来的是诸多“动作变形”、行为失范、偏离正道。单位和部门要注重全方位关注年轻干部工作状态和生活趣味,指引年轻干部发展积极有益的兴趣爱好,脚踏实地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找到自身价值。


引导兴趣雅起来。兴趣和爱好既是人的内在心理需要,也是道德操守和精神境界的外在反映。正气上升,邪气就难以入侵。要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加入引导年轻干部培养兴趣爱好的相关内容,推动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团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青年团体是育人化人的重要平台,通过读书分享会、业务学习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组织年轻干部面对面交流学习,相互拉近距离、碰撞思想、启迪人生。发挥文化浸润人心作用,探索与宣传、文旅、教育、妇联等单位进行清廉文化共建活动,给年轻干部创造修身育德、陶冶情操的机会,寻找文学、艺术、体育等多元兴趣点,以雅好充实“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人的趣味雅致起来了,“恶俗”自然就无机可乘了。


压担工作忙起来。回顾诸多因精神空虚而沾染恶习的年轻干部典型案例,较为突出的原因是“闲则生非”。从根本上转变懒散消极心态,就需要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工作充实饱满起来,在实践中长经验、长本领,在干事创业中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当前,不少地方推行“蹲苗计划”,让年轻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在入户走访、化解矛盾纠纷、执法办案等一件件基础工作和小事实事中不断进步。轮岗交流也是推动年轻干部专心业务工作、勇于善于担当的有效方法,年轻干部忙碌在不同岗位,在历练中增强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能力,为其成长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忙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是极其重要的情绪价值。


提振精神活起来。成长和生活于信息时代的年轻干部普遍对网络信息技术较为熟悉,虚拟世界的富集与诱惑越来越大,“独”和“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有受访纪检监察干部提到,增加现实中面对面的社交和活动,不仅能够帮助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还能引导年轻干部远离不良的“涉网嗜好”。比如,单位盘活闲置资源,开辟免费球场、图书馆、自习室,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参加体育比赛、思辨课堂、亲子沙龙、绘画班等文体活动;又如,建立义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再如,安排参访活动,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到当地知名企业、特色产业发展园区等地参观学习,拓宽工作视野,等等。通过丰富年轻干部业余生活,将年轻干部投入在不良嗜好上的精力转移到正能量、高品质的活动上来,提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精神振奋起来了,沉闷的情绪和习惯自会随风而去。


有针对性管起来。正向引导之外,刚性约束同样不可或缺。年轻干部沉迷不良嗜好贪污腐败的案件不少与网络有关,而且牵涉当事人个人账户,关联大额资金流水。针对这些特点,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探索开展涉网、涉赌专项监督,或开展集中整治,以典型案件强化震慑作用,并加强系统治理。有的违纪违法年轻干部反思时提到,赌博时越输越想回本、高消费时越买越想得到更好、借了网贷后窟窿越大越还不上。当年轻干部不能自拔时,应借助组织外力拉年轻干部一把,比如要求年轻干部填报网络(手机)游戏账号持有情况、银行大额资金往来情况、网上信贷和民间借贷情况,通过大数据筛查分析,对“涉网”“涉贷”重点人群的异常行为进行预警,及时发现并约束越界行为。组织和年轻干部站在一起抵御各类诱惑“围猎”,这种防线会更加坚固。


心念正则行为端。现实告诉我们,年轻干部初出茅庐、刚刚履新,面对着泥沙俱下、复杂多元的各类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在应对别有用心之人的“围猎”和种种不良行为裹挟时,容易失去定力、偏离初心、动摇立场。对年轻干部而言,积极健康的心理带来的昂扬向上思想观、行为规范,既事关其个人成长进步,更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稳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是各级组织和领导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是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具体体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23期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缙云清风
传廉政资讯,扬清风正气,推进北碚清廉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