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碾庄

时事   2024-11-25 10:17   安徽  



1948年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历时17天,将黄百韬兵团的五个军部、十个整师,计10万余人围歼在碾庄圩,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淮海战役全面胜利的基础。


华野战士冒着严寒,渡过碾庄圩五丈宽的深壕,向敌人发起总攻。



血战之地埋忠骨

碾庄圩战斗极为惨烈,解放军部队在此战中伤亡27000多人。

11月19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记者首先来到馆区内的烈士陵园。2010年陵园建成时,有518位有名烈士与4983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之后每年都会有烈士遗骸迁入陵园。

行走在陵园中,冬日的阳光倾洒而下,在黑色的墓碑上投出光影。“纪奎芝,1948年11月11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牺牲,年仅18岁。”王锡钧、张荣海、汤书相、滕仁学......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定格在最美好的年纪。还有一座座没有烈士名字的墓碑,放眼望去,皆是“忠魂”。

淮海战役碾庄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中,有一座单独的石碑,是粟裕大将骨灰撒放处。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将病逝于北京。他的夫人楚青向党中央、中顾委和中央军委转达了粟裕的遗愿:“我在革命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和我共同参加战斗的同志中,牺牲的有数十万,可我还活着,看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死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粟裕将军墓。

碾庄,便是其中一处,粟裕将军以这种形式与曾经的战友相守相望。

陵园后方,是高耸的碾庄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于1960年2月建成,碑身正面镌刻着刘少奇题写的“浩气长存”,碑的东侧是陈毅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各先烈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碑的西侧是刘伯承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阵亡将士永垂不朽”。

全歼黄百韬兵团

松柏苍翠寄哀思,丰碑永在慰英魂。驻足于陵园间,记者竟感觉耳畔响起隆隆炮声,现实与历史的光影交替,仿佛看到无数年轻战士冒着炮火冲锋陷阵。

1948年11月6日傍晚,遵照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电令,华野将士向徐州东侧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全线出击,淮海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

11月7日清晨,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撤离新安镇,向徐州收缩。

11月8日,当华野先头部队赶到新安镇时,黄百韬兵团已经离开十几个小时了,粟裕当即号召全军:“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饥饿,不怕伤亡,不怕打乱建制,不为河流所阻,敌人跑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务必全歼黄百韬兵团,活捉黄百韬!”

华野将士人不歇脚、马不停蹄,逢山过山、遇水架桥,于11月9日紧追黄百韬兵团主力至碾庄。

碾庄,是几十个小村子组成的一片区域,地处运河,地势低洼。小河溪流在其间犹如一张大网,盘踞在碾庄,为了防止河水上涨,村民将村子的周围垒出很高的土围墙,称之“圩”。“圩”不仅能令村子免受洪水侵袭,还是防土匪的屏障。

黄百韬兵团进驻碾庄后,将镇上老街一家烧酒厂的青砖小瓦房子作为指挥部,利用圩做依托,修筑大量明堡暗堡,指挥国民党军负隅顽抗,固守待援。

11月11日,黄百韬接到了蒋介石“着该兵团就地抵抗”的命令。同一天,蒋介石令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由徐州东援。徐东阻击战由此打响。

在我军阻击之下,邱清泉、李弥兵团东进速度极为迟缓,虽付出了伤亡万余人、坦克30多辆、炮弹12万余发的重大代价,仍被解放军阻挡。等不来援军,黄百韬兵团唯有自救。

碾庄圩因地形原因极为易守难攻,村落之外,大多是平坦的平原地形,对于进攻方华野将士来说连一点天然的掩体都找不到,只能依靠英勇的斗志一点点向前推进,一块阵地经常被反复争夺……

11月14日晚,在担任主攻6个纵队指挥员会议上,粟裕一针见血:“在江淮平原作战,由运动战转入攻坚战的时候,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加强对壕作业,隐藏接近敌人,将堑壕挖到敌人跟前再发起攻击,逐点争夺,逐个歼灭。”从15日凌晨开始,碾庄圩周围的枪炮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军战士晚上挖掘战壕的声音,开阔的平原很快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壕沟。敌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开始一寸寸、一尺尺地被攻破。

支前架子车队把弹药送往前线。

11月19日上午10时整,粟裕下达总攻碾庄圩令。19日晚10时,我军突破敌第一道防线后,战士们喊着“突破第二道防线,活捉黄百韬”的口号,向敌人猛扑过去。经过昼夜激烈战斗,20日清晨,我军攻占了碾庄,22日黄昏,敌人全部被歼。

如今的碾庄镇倪庄村村路上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一行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击中黄百韬遗址。当年中枪受伤的黄百韬逃到这里时,在绝望中举枪自戕。

从11月6日至22日历时17天,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毙伤敌军50500人,俘虏96600人。我参战部队也付出巨大的牺牲,拼尽了全力,才终于获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淮海战役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经过碾庄圩之战,解放军吃下了第一口“夹生饭”。

时光飞逝,战争的硝烟已然远去,昔日战场已化身为繁华市集。置身于碾庄镇街头,再也不见当年“圩”的踪迹,只有老街民居墙壁上关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壁画,以及斑驳老树上遗留的弹孔,让我们慨叹万千,更加庆幸与珍惜我们生活在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

三座“桥”的故事

桥,有石桥,有铁桥,但以门板为桥面,以血肉之躯为桥墩的桥,你见过吗?

1948年11月,黄淮海平原已天寒水冷,华野解放军战士正在全力追击黄百韬兵团。碾庄圩西部二三十公里处,有条河叫不牢河(又称不老河)。只要过了不老河,就能迅速对黄百韬兵团形成包围。关键时刻,河上的桥却被敌军炸断。邳州几十名青壮年拆掉自家门板,顶着枪林弹雨,用肩膀和双臂架起了一座人桥。冰冷河水中,老百姓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子弟兵。敌机在上空轰炸,但桥岿然不动。有人受伤了,马上有人接替;有人牺牲了,立即有人补上。鲜血染红了不老河,肩膀扛起的“大桥”坚持了30多个小时,300多名民工参与架桥,其中12名民工献出了生命。这一幕被铸成雕塑,永远定格在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无独有偶。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品中有一座由门板搭出的“桥”,门板下,几个大字“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支撑起了“桥”体。

如今的不牢河生机盎然一片祥和。

当年,华东野战军9纵“潍县团”一路紧追黄百韬兵团,就在快追上时,被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战士们从百姓家里借来木梯、门板、绳索,然后用绳索把木梯、门板捆扎在一起,横在河面当作浮桥。但浮桥没有桥腿,很不稳固。为了不耽误部队过河时间,1营2连1排副排长范学福大喊一声:“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他第一个跳进了河里,随后班长马选云,副班长彭启榜,战士宋协国、杨玉艾、潘福全、杨学志、孙克潘、孙学赞、孙书贤纷纷跳入河中,架起了一座用血肉之躯撑起的“人桥”。在冰冷的河水中,10人坚持了75分钟,“扛”着500多名战友顺利渡河,及时追上敌人。这次战斗全歼了国民党军两个团,“十人桥”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华东。

桥能过人,亦能覆人。

邳州京杭大运河上有一座大铁桥,是当年黄百韬兵团撤退的必经之路。

1948年11月8日,黄百韬途经大铁桥过河退守碾庄圩。十万多人,还有大量的物资,要从狭窄的桥上通过,场面十分混乱。为了快速通过,有些国民党军官甚至用机枪开道,手无寸铁的百姓死伤不计其数。大军尚未完全过桥,为避免被解放军追上,黄百韬下令炸桥,还在桥上的人纷纷落入河中……后人称这段历史为“铁桥大溃退”。炸桥令黄百韬既失了军心,又失了民心,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万众一心 无往不胜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淮海战场上,数十万辆用于运送给养弹药的小推车构成了战役后方独特的风景线,在滚滚车轮的背后是广大解放区群众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也是淮海战役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有一处展区专门展出百姓踊跃支援前线的场景。战火纷飞中,邳州人民和其他解放区的支前民众一起,坚定不移跟党走,牺牲一切,倾力支前,夺取人民战争的胜利。战役期间,500多万民工用独轮推车、毛驴、扁担和背架,用两手和双肩支援前线。

碾庄镇老街民居的红色文化墙上都是关于碾庄圩战斗的壁画。

纪念馆讲解员跟记者说了三个小故事。

布袋情深:1948年11月13日,碾庄圩激战正酣,西沙埠村村长卞荣光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用300条布口袋将3万斤面粉从苍山县南桥镇运至邳州境内铁佛寺粮库,而且14日晚必须送到。在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都十分困难,哪里去寻找300条布袋?但卞荣光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找来村里的党员、干部,动员他们带头把家里的棉被拆掉,用被面被里缝成布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响应,主动拆掉自家的棉被来缝制布袋,一夜就赶制出了300多条布袋,顺利完成运粮任务,而村民们也就只能盖一冬的棉絮了。

呦鹿山民站:呦鹿山是山东兵民奔赴淮海前线的必经之地,烈属李大娘带领34名妇女,在公路边19间民房中办起呦鹿山民站,每天烙几百斤煎饼,烧几十锅稀饭,接待成百上千的支前民工,她们最多一天曾烙1400斤煎饼给民工。同时她们还自编快板书唱给民工听,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踊跃奔赴前线。

百里风雨路:1948年11月13日,邳县担架队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把300名解放军重伤员转移到120多公里外的临沭县神泉寺后方医院治疗,为了抢救伤员,要求必须三天内赶到医院。时间就是生命,1200名担架队员,不顾阴雨泥泞道路,克服饥饿劳累,只有一个信念,抢救解放军战士生命要紧,三天三夜的奔跑,终于把300名伤员安全送到后方医院,可是却有6名担架队员因劳累过度而牺牲。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让我们看到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淮海战役期间,有一首战地歌谣是这样唱的:“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短短几句话正是人民群众万众一心踊跃支前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也汇聚成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文 | 记者  徐蕾  图 | 记者  董木子
编辑 | 吴维维

一审 | 丁曼

二审 | 李锋

终审 | 尹传忠

· 版权声明 ·

拂晓报社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拂晓报
拓宽资讯渠道 服务百姓生活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