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当有一天,你发现有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孩,突然变得不爱说话,过于懂事、过于讨好、再也不开怀大笑的时候...这一切的因,可能都在于父母。邻居家有一个女孩,今年上3年级了,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小姑娘,开朗大方。
但前段时间在电梯里碰见她,跟她打招呼,她淡淡地“嗯”了一声,头埋得很低,直到走出电梯都没有抬起来。
后来一段时间,每次在电梯里碰见她,总是怯生生的躲在电梯一角,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微笑。不打也不骂,孩子也会自卑
一个人的自卑胆小心理,99%都是在长期打击、对比中形成的。自信和自卑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孩子通过从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态度反馈形成的。很多孩子身上的自卑,并不完全来源于养育者的直接攻击,而是一些心理上的忽视和不被共情。有位男性来访者,从小家境富裕,记忆中,父母很少对他说重话,打骂更是没有。但是,有种深深的自卑感始终伴随他的整个少年到成年。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某个方面表现优异,被选拔到省里参加比赛。他很兴奋,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参赛者必须穿黑裤子,虽然提前跟父母说了帮他准备,但并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出发前一天,家里找出妈妈的一条女士黑裤让他穿。他没有选择,只有愤恨和绝望。第二天穿着这条裤子到达比赛现场时,一股巨大的羞耻感席卷着他,仿佛所有人都在向他指指点点和嘲笑。生活中,很难拒商家的推销,也是因为担心对方以为他买不起而嘲笑他。
自卑感,或许每个人都有,只是多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分清楚“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做同一件事情,当别人表现得更好时,你可能会感觉自卑。这属于“自卑感”,只是当下的一种情绪。你可以通过自我消化,或者更努力来释放这种情绪。“自卑感”是正常的,一定的自卑感甚至是有益的,它可以激励一个人做得更好。但如果,这种自卑感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让孩子为了避免遭遇不成功的经历,从而产生下意识的退缩或逃避行为。这便是“自卑情结”。当一个孩子有自卑情结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慢慢形成自卑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渐渐地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为了获得认可,他们会倾向于在别人面前调整自己的行为,很多事情根据别人意见行事,慢慢地,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像这样的孩子,自信与自卑,似乎完全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自我接纳出了问题。当孩子无法接纳自己的时候,ta只有向外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一旦发现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便开始自我攻击,认为自己很糟糕。而所谓的自我接纳,就是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削弱个人价值。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有位宝妈吐槽说自家孩子太畏缩了,要ta做什么,ta总是说“我不”。小孩子们一起玩,别人当众唱歌跳舞,可大方了。宝妈让自家孩子也尝试表演一下,娃立马躲到她身后,说:“不要。”参加活动,主持人叫孩子上台互动,孩子赶紧往后躲,拉着妈妈就要回家。孩子羞涩胆怯的背后,其实是害怕失败后的自卑。孩子很有可能是曾经有过受挫的经历,并且留下了自卑、害怕的心理阴影。因此,ta害怕再次受到打击,习惯用“不”来拒绝别人。0-6岁的孩子,会以他人(主要是父母)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如果父母总是贬低或者打击孩子,比如说孩子不如谁谁谁,或者总是挑剔孩子做不好。那么孩子就会将这些话内化,真的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好”。那么,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做什么都胆怯不敢尝试。《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自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唯唯诺诺、看轻自己才是自卑。有一种自卑,是孩子无法接受失败的自己,会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强的好胜心,过分追求表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乐高,拼得没有别人快,马上推倒不玩了。”争强好胜的表现,恰恰反应了孩子爱比较的心态,而自卑往往就源于比较。在这样的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能输,渴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他们担心如果输了,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与其说孩子怕输,不如说怕不被爱。这种情绪的产生与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对失败的难以忍受,变成了不被爱的恐惧,自卑的种子也会悄悄埋下。
被“看见”越多,自卑感越少
自卑,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部总是对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感到困难。换句话说,当我们总是不被“看见”,自卑感就油然而生。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勇往向前的动力来源;减少孩子的自卑心理,从教孩子接纳自己开始。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做“翁格玛丽效应”。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鼓励她:你很美。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她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美。”
翁格玛丽效应,说的便是接纳自己、多自我鼓励、自我赞美,给人带来的积极心理暗示。如果家长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充分地肯定、信任、欣赏孩子;传递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越来越优秀。下面这两条建议分享给大家,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对孩子来说,就像夏天的凉风,冬日里的暖阳,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当孩子受到赞美时,能够建立起自信,也会让孩子更加勇敢。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那种泛泛地夸赞,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最棒,让孩子明白,努力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但是作为父母,比起管教孩子,首先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父母的支持,能让孩子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甚至能逆天改命。“人人生而自卑。但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走出了自卑,活出了自信。有的孩子却把自卑变成了人格底色。”如果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对待,反而能激发孩子去行动,去减轻内心的自卑心理。只要我们一点一点地鼓励,一步一步地肯定,孩子也能变得开朗自信、积极乐观。Mandala|开启全息心能之源,创化丰盛富足人生!
Mandala|全息曼陀罗财富实修,我们都在边画边收钱,体验丰盛富足奇迹!
Mandala|通过全息曼陀罗的释放与成长,拥抱情绪,探索内在
- 感恩遇见 -
【心安,身健,陪伴,唤醒】
愿每一个途经我生命的人儿 你们都幸福
感恩所有纯净的心灵 每个生命都值得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