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共青团》
请大家一起为
“滨城”共青团乡村振兴工作
点赞
从北京南站出发,一小时后,天津市滨海新区就到了。
映入眼帘的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一条条宽阔整齐的海滨大道,有宏伟繁忙的天津港……当然,还有30万余亩的农田。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团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带领团员青年在30万亩农田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小鸡国”: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
走进中塘镇潮宗桥村“小鸡国”,打开鸡舍大门,一排排现代化的鸡笼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从鸡舍里的温度、湿度监测,鸡舍外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的监测,到鸡蛋出栏后的自动处理流程,无不蕴含着王红霖的心血。
“2020年下定决心返乡前的那段时间,我踌躇满志,觉得利用好我本科学的计算机专业,可以跟农村很多业务融会贯通串联起来,可以大有发展。这样的说法放现在来看,确实如此。但对于当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来说,实际操作的难度,难如登天。”王红霖说,“经过四处请教专业人士,历经小半年的开发,我们的专属鸿福禽业数字化平台1.0上线了。这也是我们小鸡国农场从家庭式作坊迈向现代化养殖企业的第一步。”
为进一步支持农村青年创新创业,中塘镇团委在潮宗桥村青年之家启动了“青耘中国”滨海新区示范性直播助农活动。为提升直播影响力,还邀请了天津理工大学“寻匠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共同助力推介直播活动。同时,中塘镇团委联合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筑梦科技·青春有Young”科技助农活动。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与中塘镇11个村及鸿福禽业签订了科技助农共建协议,并在11家青年之家及鸿福禽业设立“科技种子”科普志愿服务基地,在中塘镇和潮宗桥村设立“科技种子”科技助农服务基地,以进一步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鲜枣之乡”:
从寂寂无名到闻名遐迩
冬枣产业是太平镇友爱村农业支柱产业,友爱村共有农用地3318亩,其中冬枣林地1800亩,冬枣质量好,口味佳,但销路单一,售价极低,老百姓利润微薄,大量土地撂荒。
“清华硕士‘村官’”王晓航,在基层一留就是6年。通过开拓市场、拓宽销路、引进新品种、开通直播,他把1800亩原本撂荒率接近90%的枣林全部盘活,将友爱村打造成了全国有名的“鲜枣之乡”。
“做直播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本来我们冬枣就要形成稳定的外销产业链了,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了线下的渠道。从那时起,我开始尝试做直播。”王晓航说。
友爱村的直播队伍从最初的王晓航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如今在团滨海新区区委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青耘中国”直播工作室,组建了直播团队,友爱村的冬枣直播间有了12名常驻工作人员。这些青年运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理念,让友爱村冬枣搭上了直播带货“快车”。直播团队荣获天津市首届直播电商大赛冠亚季军、团中央“青耕中国”直播大赛全国前20强。
现如今,友爱村的冬枣已销往全国31个省市及地区,一年可为当地枣农及周边村销售冬枣100多万斤,村民直接增收300万元。王晓航在团滨海新区区委指导下,发挥青年之家作用,用好青年阵地在友爱村建立起了“友爱文化中心”,把美育带到了每一个乡村孩子的面前。
数字农业:
从“输血”到“造血”
“现在看来,选择留在天津是正确的。”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建龙说。
5年前,胡建龙把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街道团工委积极落实团中央“两企三新”建团工作要求,组建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和营销部团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作用,当好桥梁纽带,形成服务链条。胡建龙作为青年企业家获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同时入选市级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库。
如今,胡建龙在北京进行技术研发,在天津实现成果转化,在河北甚至全国多地区实现技术应用,“我们将继续深耕数字农业领域,把智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升级为农业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平台,持续让科技创新产生更多价值。”
2022年,天津市首家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北塘街道经济联合总社在北塘成立。北塘街道依托联合总社,探索“渔樵耕读+研学”模式,激活资源要素,做强渔农特色产业,“三大举措”齐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加快形成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新质生产力。
团滨海新区区委负责同志介绍说,团区委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持续扩大工作覆盖面,为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搭建平台,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