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经营型
通过集体经营和统一管理,实现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马营村万亩莜麦长势喜人
马营村联合周边6个村,引进县域龙头企业——山西天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流转土地1.3万亩,借助“中国高原莜麦之乡”国字招牌,打造万亩莜麦种植基地,从分散式碎片化种植迈向规模化集约型经营。企业负责机械化种植、收割、深加工,村集体提供劳务用工、田间管护服务,形成种籽——作物——粮食——加工——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万亩莜麦种植基地项目带动6村增收,每年给农户发放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费100余万元,向村集体支付150万元管理服务费。
小泉沟村将零散耕地“化零为整”
小泉沟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建立“一社N组”运行机制,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并地等方式将3个片区2700余亩零散耕地“化零为整”。整合资金购置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等农机设备18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购销,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为320余户村民每年节约生产成本41.31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3万元。
文旅带动型
充分利用各类投资资金,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开发村域景区、游乐场、农家乐、民宿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小塔习村露营地
小塔习村地处落雾山脚下,牧马河傍村而过,村庄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村党支部依托特有的生态优势,主动与落雾山景区管理公司合作,利用上级衔接资金70万元,建设村集体露营地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受益脱贫人口84户147人。目前,该村正在扩建露营地,与于家沟村水马川、寨底村等露营地形成联动,走出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周家村休闲观光乐园
周家村党支部利用自身东临千年古刹南禅寺、西接南山生态公园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统筹整合各类资金700万元,投资开发该村南荒山,建成占地1.8万平方米,集儿童娱乐、观光垂钓、采摘露营、萌宠互动、滑雪滑冰、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乐园。2023年6月开园以来,该乐园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5个,人均年增收1.2万元,除集体荒地入股每年可保底分红10万元外,年底还可通过采摘、民宿、餐饮等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庙峁村玻璃栈道
义门镇紧抓庙峁村作为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机遇,结合该村成善寺、晋陕大峡谷和五虎山等旅游资源,借力旅游公司运营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玻璃栈道村域景区。利用扶持资金1060万元,建成全长305米、最高距离地面27米的玻璃栈道长廊,取九曲黄河之意设计9个弯道,重点打造“梯形、心心相印、钻石、天空之境”四个区段。追加投资600多万元打造该项目二期工程,建成有特效灯光的玻璃栈道。每年可接待游客20余万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产业发展型
把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东建安村举办首届荷花节
东建安村荷花美景
东建安村自然环境优美,村内水系发达,莲藕种植是历史传统,但以农户种植为主,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为推动莲藕产业转型升级,建安镇通过双招双引,吸引外出优秀人才王俊飞回村创业,成立东潭山农业发展公司,以东建安村的莲藕为产业基点,拓展产业发展路径。目前已投入600余万元,流转土地200余亩,打造莲藕稻禾新型农业产区,带动70余名劳动力就业。争取扶持资金213万元,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该村与拥有3万高质量客源的山西和平国旅达成初步协议,打造“莲藕基地——徐帅故居”精品旅游路线,项目建成后,预计每日可接纳游客1000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5万元。
辛安村高品质山楂
辛安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本村种植120亩高品质山楂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发展高品质红果产业,探索“一产卖鲜果、二产卖冻干、三产卖风景”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建设500平方米加工车间,构建集山楂种植、储存、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全套产业体系。由该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成立的襄遇欣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襄遇欣安”品牌,推出绿色冻干冰糖葫芦,创新开发山楂月饼、冻干草莓等特色产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采摘园,将山楂采摘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周末游、乡村游,助推农户稳定增收,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增收。2024年前8个月,村集体收入突破40万元。
马家沟村岑北充电站
马家沟村坚持党建引领,利用上级扶持资金,成立岑盛红色物业服务公司,为满足县域新能源车主充电需求,建立1座占地1250平方米的新能源充电站,配备10台“特来电”直流智能快充、2台交流慢充、12个新能源车位的充电站。2024年前8个月,该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带动15名劳动力就业。
编辑:吴光宇
来源:忻州日报
传播时代精神
讲好宁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