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凯撒
这句话是不是凯撒说的,不一定。但是它揭示了人们“信其所信”的认知习惯和倾向。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拉波特在1971年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认知封闭”(cognitive closure)概念。
“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看到的、他们想到的、他们已经得到认可的和与他们自己的世界观相符的事物。其他东西他们视而不见。”
在互联网信息流推送算法加持下,很多意见领袖拥有了类似“大巫师”的能力,可以聚集一批认知差不多的人,形成正反馈机制,越来越强大;
甚至,有时候没有意见领袖充当“大巫师”,不通过大规模直播和宣讲来举行“仪式”,也能聚集起类似的人群。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很多匪夷所思的“共振现象”风起云涌;
虽然很多“共振”明显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具有反常识的典型特征,但是这并不影响共振的强大作用,它被称之为“傻子共振”。
01
现在社会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傻子共振”现象太严重了!
“傻子共振”一词出自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1959年出版的著作《傻瓜的共振:组织内愚弄的行为》。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实际社会互动中,往往不是理性的、清醒的,而是“愚弄与被愚弄”的。他使用了“傻瓜的共振”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情况:
当人们感觉自己被排除在某个社会圈子之外时,为了获得圈内人的认同,他们会采取相同的行动。
这些行动可能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但却是人们为了获得认同而产生的行为。
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营销、管理、教育等,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社会压力时,为了获得认同而采取的盲目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舆论的热议。
严重的情况下,傻子共振可能会导致群体暴力或其他不良后果。
以前的傻子散落在各处,现在却在互联网上联合起来,而且声势浩大;
他们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事情,只赞同自己想赞同的观点,形成信息茧房(echo chamber),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傻子共振现象在医美界的表现同样严重,人们深陷某种状态而无法自拔,表现出无法自我控制的从众,明知完全脱离底层逻辑,但是选择性糊涂。
现在社交软件平台有一个很大的弊病:你可以很容易拉黑与你持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反驳者,于是你身旁只剩下跟你相同的人。
久而久之,你只能听见另一个自己的声音,最终使形成了“我才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的意识。
还有一种效应叫“回音室效应”:
当越来越多的相似者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回音,回音再产生回音,声音就会反复被叠加,于是置身于其中的人,只能被一种观点笼罩。
在小圈子里面的同一种看法,不断地被肯定,不断的被重复,不断地互相传播,并且排斥异见。
最终导致这个圈子里的人,视野越来越狭窄,思想越来越偏激,偏见越来越严重。
人们迫于表达的永远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背后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一旦看到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事实,大脑就会立刻搜集证据去证明对方是错的,这是人性的基本属性。
02
未来的世界,认知监狱将更加坚固,社会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格,相同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
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里面的人互相肯定和认可,拥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利用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等。
让他们玩的不亦乐乎,最后再把他们折叠起来。
算法越发达,内容推送机制就更高明,可以精准的给每个单元格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这些人未来都将被是喂养和投递的,就像给宠物投递食物一样,未来绝大部分人都会活成“宠物”。
这些“宠物人”被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好玩地伺候着,每天都在寻思着怎么消耗自己的时间。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解释了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往往不理智、易受情绪影响,并且容易受到操纵。
“傻子共振”之下,一群人聚在一起时,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愚蠢,即使他们单独行动时可能并不是那样。
傻子共振现象还可以理解为愚蠢的一致性(Foolish Consistency)。
当一个人坚持一种错误的决策或观点,仅仅是因为眼前利益或思维惰性而无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无法顾及事实证据或其事物的底层逻辑。
这种现象在医美决策中常常出现。傻子共振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线性思维和自我中心导致的。
另一种是认知对抗(Cognitive Dissonance),指人们在面对信息错乱和观念冲突时,感到极度不适和自我矛盾,无法分辨好坏,也不愿意遵从内心。
只能模仿他人的行为,甚至明知是错误的行为也无法自制。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会采用某种方式来减少认知上的不一致,例如自我蒙蔽,以恢复心理平衡。
上述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中的不足或困境。
“思维封闭”的人是什么特点?
他们敏感、多疑,总认为外界在入侵自己,时刻都是提防的姿态,内心自卑、思想保守,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思维开放”的人是什么特点?
他们比较自信、谦卑,对外界的包容性很强,时刻都是接纳的姿态,能够换位思考,就事论事,客观冷静,很少有偏见。
思维封闭的人固步自封,为了保持自我,要把自己牢牢锁住;思维开放的人包罗万象,随时都在迭代,跟世界的变化同步。
思维封闭的人,更多的精力都在内耗上,因为他们被局促在一个角落里,往往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思维开放的人,可以把所有精力一致对外,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执念,因为他们不需要再腾出精力说服自己。
03
思考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脑袋里的一切都是对的,你口袋里为什么没有你想要的?
⼀个⼈大脑里能同时兼容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事,并行不悖,是第⼀流智慧的标志。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突破自己的茧房。
人性真的很神奇:人们普遍认为,要花5年时间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是非常漫长的。
但如果花40年时去浑浑噩噩的生活,每天在原地打转忙碌,在一群无趣的人里苟且,是无所谓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由于教育的先入为主,使我们过早的形成了“小认知闭环”,并且被紧紧的禁锢其中,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那么一个人或事,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了自己认知闭环的局限,突破思维监狱,并构建更大的认知闭环。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都活在自己的执念里。我们现在脑门上流的汗,都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会发现这些往往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这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
下面的描述就是绝大部人的状态:
它们每天疲于奔命,满地寻找金子和面包,只想得到眼前的小利益,却从未想过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茧房。
它们两眼放光,却始终看不到那把能够打开自己“思维牢笼”的钥匙。这就是人最大的可悲,终生都处于“执迷不悟”的状态。
从你出生那一刻起起,你的原生家庭,教育资源,家乡环境、以及亲戚朋友,共同构成一个大的认知圈,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这个圈。
最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感知到不到这个圈的存在,也从没有想过要摆脱这个圈。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大象无形。
这个圈里发生的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外面发生的一切你都是麻木不仁的,它就这样诡异的束缚着你的命运。
人生最难突破的就是这个圈,很多人废了半条命才跳出来。逃出来的过程叫觉醒,也叫开悟,就像网上有人说的: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社会的千刀万剐。
人一旦突破这个圈,思维就会彻底打开,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还能一眼看到本质,瞬间抓到要点,轻松驾驭生活。
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灵魂走不出思维的牢笼,到哪都是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