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总结全市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全市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采取超常规工作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担起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围绕中心工作、找准靶心锚点,主动跨前一步,把战略的坚定性、工作的主动性、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不久前,成都本土培育的生物医药企业倍特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球第二款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治疗的siRNA新药获批临床。此款药物采用了公司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稳定性修饰平台技术,是公司在小核酸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突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向企业主体要活力,就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会议指出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产品开发”,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博士深有感触。“近年来,我们积极布局医药前沿领域,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黄浩喜介绍,除了小核酸创新药,公司目前还在分子影像创新药以及多肽类药物、微生态制剂等领域均有研发布局。作为一家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医药企业,倍特药业已构建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完备的药物研发体系,“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无法根治的疾病,立足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探索新靶点、新机制,这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前进方向。”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周前,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天府绛溪实验室传来好消息。该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这标志着实验室具备了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质,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依托单位资质申请取得重要突破。
会议提出,建强用好国家实验室、天府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这让天府绛溪实验室的研发团队对未来更加充满干劲。“我们将聚焦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前沿方向,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前沿技术研究与产业技术研究协同的创新体系,探索快速产业化机制,致力于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入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
创新引领,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欣欣向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地上科创岛+云上科创通’服务体系、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科技成果交易大市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
在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鹏看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所做的决策部署,为新区新一年度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对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完善转化服务体系、赋能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重要工作指引。“目前,我们正抢抓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重大机遇,推动院所、企业聚焦产业技术需求‘揭榜’攻关,就是要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让更多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罗鹏介绍道,下一步将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全力服务保障天府实验室运行,加快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等6个大科学装置建设,以“大兵团作战”方式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做优成都科创生态岛“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高标准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等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引导创新成果及时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在成都天投集团科创生态岛运营公司负责人阎妍看来,是一场恰如其分的“及时雨”。“我们将把握‘四链’融合先行先试机遇,以全省‘双向揭榜挂帅’工作为核心,持续加强创新生态营造。”阎妍表示,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模式,通过“科创岛+分岛”积极链接全省科创资源和产业资源,构建“DAO+”孵化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场景创新中心与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成都科创生态岛为企业提供产品中试熟化与首发首展首用服务,促进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协同天府新区探索“先拨后股”创新金融机制,持续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壮大新质生产力输入新动能。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本次会议重点强调要着力科创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建设好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如是说。
具体而言,今年市科技局将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我们将强化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服务保障,推动首批天府实验室‘入轨’运行,加快建设高端航空装备、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丁小斌介绍,再来是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完善“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转化服务体系,新增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服务平台,加快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行动,常态化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等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行动。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围绕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试点,健全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完善“积分贷”,探索推出积分保。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成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