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珍|一只紫砂寿碗背后的故事

文摘   2024-11-08 16:22   江苏  


走进沈绣博物馆
《寿字碗盘藏品展》的一件展品
吸引了众多目光

来自1922年的一只紫砂寿碗
这只紫砂寿碗
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情谊故事

接下来
让我们一同细品它的古韵今风
挖掘它背后的深厚底蕴

寿碗的珍贵之处


1922年7月,张謇先生七十大寿,南通城热闹非凡,众多宾客前来祝贺。先生的安徽朋友敬献一对紫砂寿碗,这是其中一个。

1

名家制作,口径罕见



这只紫砂寿碗,由宜兴名家精心制作,口径达25公分,这在当时非常少见。


这种大口径、有名、有款、有年份的紫砂寿碗,在目前南通寿碗收藏品中,可以说是品相最好、尺寸最大的。



2

材质独特,工艺精湛



中国沈绣博物馆馆长卜元介绍,制作寿碗的紫砂名为“李皮砂”,碗内施以“青釉”,并采用了“鱼籽”开片的陶器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3

寓意深远,历史厚重



寿碗的一面刻有松树和仙鹤,寓意长寿吉祥;另一面则刻有“松鹤遐龄”字样,并明确标注了“啬老督办古稀大庆”,即张謇先生七十岁大寿的专属纪念。




寿碗的由来与保存


据考证,这只紫砂寿碗原是一对,其中一只现藏于沈绣博物馆,另一只则收藏于南通博物苑。安徽商人汪鸣球和汪原渠在宜兴订制,作为厚礼赠予张謇先生。目前,这对寿碗一直保存完好。

卜元馆长还提到,这种大号的紫砂寿碗在当时并不多见,且烧制技术难度较大,全部是手工的,因此显得尤为珍贵。它们通常被用作节日供奉或装饰摆设,而非日常用品。






这对紫砂寿碗

不仅是张謇先生七十大寿的寿礼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也让我们在欣赏之余

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END


记  者  陈杨 宣梁
编  辑  | 唐何琳
责  编  | 严佳

爱我大南通

更多视频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爱我大南通
用方言讲故事,一起爱我大南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