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央视一哥,被病痛折磨瘦50斤,长期失眠想自杀,一句话引民愤

文摘   2025-02-07 12:12   山东  

“努力就能成功,躺平就能幸福,这不是常识吗?” 当我打出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想冲上来敲醒我。但别急,这看似荒谬的话语,恰恰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 白岩松,这位曾经的 “央视一哥”,从万人敬仰到深陷争议的人生轨迹。

白岩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央视的一张王牌,是无数观众心中的偶像。他主持的节目,从《东方时空》到《新闻 1+1》,每一次亮相都能让观众感受到新闻的力量和深度。他的语言犀利又切中要害,正义凛然的形象深入人心,观众们对他的喜爱如滔滔江水,他也一度被誉为 “央视的领军人物” ,成为当之无愧的 “央视一哥”。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主持人,背后却有着如此多的艰辛。就像那句歌词唱的 “你以为他拥有一切,可他却一无所有”,白岩松的人生远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家庭,本有着不错的家庭氛围,可命运却在他年少时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一家人搬到乡下,甚至住进牛棚,后来父亲又因病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那时的白岩松,一边要努力学习,一边还要帮母亲分担家务,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寒冬腊月手脚长满冻疮,可他从未放弃,就像一棵顽强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努力生长。    

凭借着自己的拼搏,他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在大学里他依旧拼命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为未来的主持之路打下基础。毕业后,幸运地被分配到央视工作。本以为人生就此步入正轨,可挑战才刚刚开始。

1993 年,他参与打造《东方时空》,领导邀请他从幕后走到台前当主持人。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主持初期他就像个刚学走路的孩子,经常出错,一个月的工资扣得所剩无几,甚至还要倒贴钱。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精神时刻紧绷,身体也开始抗议,暴瘦 50 斤,年纪轻轻两鬓就出现了白发,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好在,他的妻子朱宏钧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温暖和支持,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路,他才慢慢走出了抑郁的阴霾。    

此后,白岩松的事业一路开挂,主持奥运会、春晚、阅兵典礼等重大节目,走上了人生巅峰。他的名字成为了央视的金字招牌,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备受关注。可谁能料到,一句不经意的点评,却让他从神坛跌落。    

2021 年,在第四季《对白》节目里,他仿佛突然变成了一个 “不食人间烟火” 的人。他直言现在的年轻人不够努力,只想着坐享其成,还说年轻人等着房价变低、工作随便找,一点压力都受不住。这番言论就像一颗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网友们纷纷指责他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每天都在拼命努力,可在高房价、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面前,他们的压力常人难以想象。白岩松自己是被分配到央视的,他又怎能体会到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的艰难?不仅如此,他对于普通人有钱却不敢消费的问题,也大放厥词,全然不顾及普通人其实是没钱消费的真实情况。

这就好比一个天天吃山珍海味的人,对着吃糠咽菜的人说:“你们怎么不把这些粗茶淡饭吃得更有品味一点呢?” 这种站在既得利益者角度的发言,无疑是在大众的怒火上浇了一桶油。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白岩松或许觉得委屈,他说自己只是想让年轻人积极面对生活。可他的道歉和解释,在失去的名声和支持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就像打碎的花瓶,即便粘起来,也还是有裂痕。从那以后,他的形象一落千丈,曾经的 “万人迷” 变成了 “万人嫌”。

不过,白岩松并没有一蹶不振。经历了这场风波后,他退居二线,将更多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而是变得平和、包容。就像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大树,虽然不再枝繁叶茂,但却多了几分沉稳。2024 年,他出现在母校文艺晚会上,那时的他,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淡然,让人看到了他的改变。    

回顾白岩松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他有过辉煌,有过挫折,有过被人捧上云端,也有过被人踩在脚下。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是站在山顶的人,也可能会因为一句话而跌落谷底;而即便跌落谷底,只要不放弃,也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走钢丝,需要时刻保持清醒,谨言慎行。同时,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去理解他人的处境,不要轻易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经历了什么。    

时光史记
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