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砥砺奋进 青海高原成就非凡——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文摘   2024-11-04 17:02   青海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青海各族儿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四地”全面起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

  一、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实现由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巨变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的75年间,青海走出了一条从贫穷到富强的不平凡之路。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1.23亿元,到1978年,生产总值15.54亿元,较1949年翻了3.7番,年均增长8.5%;历经44年后,1993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了百亿元大关,达109.68亿元;2010年,跃上了千亿元大关,达1144.18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造产业“四地”,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两千亿,达2011.02亿元;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三千亿元大关,达3009.81亿元;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799.06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6.5%,较1949年增长411倍。
  人均生产总值飞跃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人均生产总值83元,历时38年,1987年跃上千元台阶,达1022元,又经过19年,到2006年跃上万元台阶,达10728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均生产总值仅用时9年就实现了由3万元到6万元的跨越,分别于2013年、2017年和2020年迈上3万元、4万元和5万元台阶,2023年迈上6万元台阶,达到63903元,较2012年增长90.8%,较1949年增长101倍。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地方财政濒临绝境,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全省财政体系初步建立,195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00万元,1978年增加到2.9亿元,1952—1978年年均增长13.8%。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7年突破100亿元,达110.47亿元;2012年突破300亿元,达319.69亿元,较1978年增长109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08.70亿元,2023年达635.06亿元,较2012年增长98.7%,年均增长6.4%。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188.72亿元,较2012年增长88.8%,年均增长5.9%。
  二、三次产业并驾齐驱,行业发展实现由一产为主到百花齐放的转变
  农牧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4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0.99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牧业经济迎来新的历史性转折,形成了以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的所有制结构,同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197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67亿元,较1949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3.6%。此后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转变,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跃升到174.2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的台阶。2023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87亿元,较2012年增长68.5%,年均增长4.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2012年的280.18千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304.90千公顷,粮食产量从101.50万吨增长到116.23万吨,已连续十六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2012年的272.24千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293.90千公顷,蔬菜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特色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牛肉产量22.84万吨,较2012年增长1.4倍;羊肉产量13万吨,增长27.7%;牛奶产量33.72万吨,增长27.6%。
  工业经济迅猛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工业企业仅15个,总产值仅1871万元,工业产品仅十余种。随着“三线建设”有序推进,全省第二产业加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冶金、机械、能源、化工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1964—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占GDP的比重由1964年的18.7%升至49.6%。改革开放后,全省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出工业经济主导作用,依托资源优势改造传统行业,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盐化工业的四大支柱工业和冶金业、医药制造业、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的优势产业。2001—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7.8%。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坚持低碳、循环、生态、绿色工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奋力推进工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33.5%,2013—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工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光伏组件、有色冶炼、盐湖化工、电气机械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品快速增长,单晶硅、多晶硅、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碳纤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23年全省单晶硅、多晶硅产量均超17万吨,分别为17.60、17.30万吨,较2012年分别增长190倍和33倍,碳纤维产量1.7万吨,纯碱、电解铝、原盐产量较2012年分别增长1.2倍、33.7%、78.2%。2023年全省钾肥产量达705.77万吨,为全国粮食生产安全、支撑新能源、新材料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194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0.17亿元,1978年4.16亿元。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逐步发展,1951—1978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0%和15.0%。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行业发展全面兴旺,传统行业规模扩大,新兴行业异军突起,为全省经济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2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34.05亿元,较1978年增长25.8倍,年均增长10.2%。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2023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23亿元,较2012年增长92.6%,年均增长6.1%。随着多家省内外银行、证券、保险公司落户青海,金融业迅速崛起,成为第三产业支柱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2023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500亿元,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1.2倍和1.7倍。随着网络消费的兴起,快递业应运而生、迅猛发展,2023年,全省快递业务量4922.92万件,是2018年的2.6倍;快递业务收入12.71亿元,是2018年的2.7倍。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2013—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增速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加速更新,高原面貌实现由总体落后到焕然一新的蝶变
  交通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交通运输十分落后,公路运输线路472公里,铁路、民航运输基本处于空白。1957年开通航线,通航里程仅188公里,1959年省会西宁开通火车,铁路营运里程仅107公里,交通运输能力很弱。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推进,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交通线路迅速增加,运输规模明显壮大。2012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分别为1856公里和65988公里,较1978年末分别增长2.7倍和3.8倍;民航通航里程达50273公里,增长9.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网络日臻完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全部市州均已通高速,全部县级行政区均已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民用机场形成“一主六辅”格局,已开通国内外航线百余条。2023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2854公里,较2012年末增长53.8%,其中高铁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94万公里,是2012年末的1.4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4022公里。2023年末,民航通航里程达到16.07万公里,是2012年末的3.2倍。2023年,全省客货周转量为897.89亿吨公里,是2012年末的512倍。
  信息化水平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邮电业务总量5万元,19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仅200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把邮电通讯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给邮电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崛起。2012年末,全省邮路总长度8.89万公里,是2000年末的3.3倍;固定电话用户102.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7.20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50.50万户,分别是2000年末的2.8倍、25.5倍和56.1倍。党的十八大以来,邮电通信业全面发展,“宽带中国”建设加快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2023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0.58万户,是2012年末的5.8倍;邮政营业网点达1893处,是2012年末的10.3倍。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1949年,全省只有西宁市为建制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设立格尔木市,1988年设立德令哈市。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随着海东撤地设市,玉树、茫崖、同仁相继设市,湟中撤县设区,全省城市数量增加到7个,逐渐形成“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发展体系。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8%,较1952年末提高57.6个百分点。全省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6.2%、99.8%和97.0%,较2013年末分别提高34.6、22.0和12.2个百分点。2023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人,较2013年末提高33.5%;集中供热面积7362万平方米,是2013年末的16.3倍。
  四、内外贸市场繁荣发展,生活商品实现由短缺贫乏到丰富充裕的锐变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生产力低下,供给的商品只有简单的、基本的生活必需品,194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35亿元。1978年增加到6.68亿元,较1949年增长18倍。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流通领域,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商贸流通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社会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众消费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跃升。200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2012年达480.25亿元,较1978年增长70.9倍,年均增长13.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方式向质量型、享受型、健康环保型转变,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居民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87.73亿元,较2012年增长1.1倍。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3年,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商品持续热销,零售额分别是2012年的1.3倍、2.2倍。汽车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动力,零售额是2012年的3.6倍;通讯器材类升级换代加快,零售额是2012年的31.1倍。消费新业态迅猛发展,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5.94亿元,较2018年增长22.6倍。
  外贸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进口规模十分有限,出口方式单一,总量很小。1959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87万美元。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出口货物的品类和数量逐渐增加。1978—2000年,全省货物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1亿美元,达11.6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4.7倍。2001—2012年进出口总额累计71.4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48.0亿美元,进口额累计23.4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其中外贸“新三样”产品中,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出口量较2012年分别增长2倍、3.6倍。
  五、新动能方兴未艾,内生动力实现从弱到强的聚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主要以落后的农牧业生产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十分薄弱。经过75年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5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3.6:7.4:19.0,到1978年优化为23.6:49.6:26.8,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50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42.2和7.8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3年产业结构为10.2:42.4:47.4,产业结构由过去“一、二、三”优化为“三、二、一”格局。
  特色农牧业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简单、模式粗放、技术落后,经过75年的不断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农机总动力515.09万千瓦,是1980年的7.4倍;联合收割机4063台,是1980年的11.2倍。以青海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为主的有机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享誉省内外,以三文鱼、虹鳟鱼等为代表的冷水鱼养殖业快速发展,冷水鱼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1/3,产值近4亿元,枸杞产量9.13万吨,较2012年增长2.5倍,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
  工业创新引领动能转换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工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1—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4.6%、37.9%,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4和27.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欣欣向荣,2011—2023年增加值年均增长2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25.3个百分点,达到26.3%。2023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219户,较2015年末增加121户;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62.73亿元。锂离子电池、铜箔、铝箔、光伏电池等产品从无到有,产量不断提高。
  新兴服务业欣欣向荣
  伴随着新中国不断前进的步伐,全省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质效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8户,较2018年增加19户,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9.50亿元,较2018年增长50.4%。202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03户,较2018年末增加19户,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2.02亿元,年均增长10.1%。
  创新驱动能力增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动能加速集聚。2006—2023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累计271.03亿元,其中2023年为30.31亿元,财政科技投入11.85亿元,是2006年的8.3倍。2023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3987件,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88项。
  六、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意识不足到深入人心的质变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稳固
  全省逐步树立“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先后颁布草原、青海湖、湟水流域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法令条例,不断加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设园、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加快推进,青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2023年全省财政用于节能环保的支出109.14亿元,是2012年的2.5倍。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28.65亿元,是2012年的4.5倍。
  绿色家底不断丰厚
  全省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工程,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1%,湿地保护率达到64.3%,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2023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9个、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达到712.39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359.43万公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以上。三江源头碧波荡漾,重现千湖美景,青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全省着力推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把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清洁能源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正阔步向前。2023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237.15万吨标准煤,是1980年的24.2倍,其中原煤比重从1980年的83.9%下降到12.6%。依托风光水资源优势,建成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力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2023年末,清洁能源装机突破51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3%,占比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突破38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居全国前列。建成全国首条全绿电大通道,青海连续6次刷新并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向全国15个省区市源源不断输送绿电,青海绿电点亮了北京大兴机场、杭州亚运会赛场。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713.4亿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81.6%。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35.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8.4%,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4%和4.9%。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62.9%,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37.6%,青海正在推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绿色生产力的转化。
  七、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追求品质化的蜕变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各族人民生活极其贫困,人均购买力仅22.3元。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不断保障和改善就业,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197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元,1992年超过1000元,2011年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达11468元,是1978年的88.9倍,1979—2012年年均增长14.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过两万元大关,2023年达28587元,是2012年的2.5倍,2013—2023年年均增长8.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08元,年均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4元,年均增长9.8%。
  消费水平提高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能力显著增强,消费结构逐步优化。1981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元,2012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84元,1982—2012年年均增长13.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2023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27元,较2012年增长95.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73元,增长7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90元,增长1.2倍。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分别为1846元、1031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2.1%、1.5倍;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分别为5005元、2124元,分别增长3.1倍、75.6%;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分别为4359元、2566元,分别增长1.8倍、2.8倍;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分别为2012元、1045元,分别增长83.4%、2.7倍。
  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和种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拥有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老三件”是人们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新三件”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新世纪以来,新兴家庭耐用消费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等逐渐成为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需求日益向高档化、享受型发展。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2辆,热水器、电冰箱、计算机、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86台、108台、46台、247部。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7辆,洗衣机、电冰箱、计算机、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103台、117台、18台、328部。
  八、基础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事业实现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的演变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省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各项待遇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4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7.06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8.14、117.59和72.72万人。
  教育事业实现大幅跃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教育水平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1949年全省仅有3所普通中学和717所小学。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始终将发展教育摆在突出地位,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办好义务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创立高等教育,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23年末,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12所,普通中学和小学分别364所和698所;全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年,较2012年末提高1.2个年。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事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23年末,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50个,较1978年末增加37个;博物馆从无到有达到24个;建成使用青海大剧院、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和设施,文化馆达46个;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78年末的25%和20%提高到2023年末的99.2%和99.3%,报纸、杂志、图书种类分别由1978年末的2种、1种、204种提高到2023年末的26种、56种、985种。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2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
  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长足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网点已遍及全省城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卫生防疫、疾病治疗、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衔接配套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2023年末,全省拥有卫生机构6949个,床位4.5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79万人,分别是1952年末的103.7倍、86.4倍、112.9倍。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由1949年末的0.7张和0.7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77.0张和97.5人。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57年的49.21岁提高到2020年的73.96岁。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化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以及世界杯攀岩赛等6大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涌现出切阳什姐、李春秀、纪晓晶等一系列在世界级比赛中成绩优秀的运动员。2023年末,全省有等级运动员746人,其中一级运动员284人,二级运动员462人,参加各类国内外各类比赛达1711人次。
  七十五年风雨兼程饱经风霜,七十五年砥砺奋进创造辉煌。青海人民勤劳勇敢、朴实聪慧,高原大地生机盎然、前景广阔,全省上下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去实现更伟大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海新篇章!
来源:青海统计


END


往期回顾

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 持续增进老年人福祉青海省奋力开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省老干部工作培训班在西宁举办
第25场网上专题报告会得到广大老干部一致好评
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2024年合辑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青海老干部
服务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宣传青海老干部工作;推进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展示老干部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