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杨绛先生说:“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个好家。”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人生最能拿得出手的,是功名利禄,是香车宝马。
可等到挨过岁月的重锤,才知晓在这个世上,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家才是最好的依靠。
家庭和睦兴旺,是幸福,更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
而这样的家,需要勤、恕、学、孝、悌五个字来成就。【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勤,是持家之诀
曾家先祖曾玉屏虽是一介农夫,却给子孙留下了一套治家之道。
即养猪、种菜、喂鱼、读书、早起、清扫、祭祀、睦邻。
这八件事看似简单,却离不开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
曾家子孙对此,也是勤勉不息,这才成就了曾家的百年基业。
《三字经》上说:“勤有功,戏无益。”
“勤”之一字,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也离不开长久的坚持。
一个人只要克勤克俭,他定会达到小富;一个家庭只要以勤为本,也定会达到小康。
所以持家兴家,要以“勤”字当先。
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踏实勤劳,不落下每一分耕耘,财富自会一点一点累积,福报也会一点一点增多。
恕,是安家之本
人生在世,家贫不可怕,最怕的莫过于一家人无休无止的争吵。
古时候有一皇帝出征在外。
在攻打潞州时,路过了一个五世同堂之家。
只见这一家五代二十几口人有说有笑,相处十分融洽。
皇帝十分好奇,于是找到年长者询问。
老人说:“也没什么诀窍,就是遇事多多宽恕,待人多多退让。”
陆游有言:“家庭和睦,宽宥为本。”
牙齿尚且上下磕碰,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不可能永远没有矛盾。
但生活需要耐心,耐心源于宽恕。
亲人之间,实在没必要争谁对谁错,谁强谁弱。
说话不要太冲,也不要总是相互指责。
善莫大于恕,小辈理解长辈,长辈包容小辈,同辈互相照顾。
把家经营成讲爱的地方,有过而有包容、有争而有让步、有难而有谅解,才能让和气之心生根,日子自当愈发兴旺。
善,是养家之法
古语云:“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心存善念,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气,留给子孙,惠及家庭。
宋朝时期,苏序在眉山素有和善之名。
一年,眉山大旱,颗粒无收,苏序毅然开仓放粮,以救济灾民。
当地百姓,尽皆受其恩惠,一时称颂有加。
眉山大族程家闻其善名,破例将女儿下嫁给其子苏洵。
后来二人先后诞下苏轼、苏辙二子,尽皆成为当时文豪。
而至今,眉山苏氏一脉依旧人丁兴旺,享有美名。
家有福气,需得先有福地。
然而福气从何处来?古人早就说过: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福。
行走世间,最深厚的福气来源于用心对待生活,以一颗真心善待他人。
善良不求回报,但上天从不会落下一个好人。
存善心、行善事、说善言、做善人,才能有口皆碑,福荫连绵。
孝,是传家之道
《百善孝》上说:“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在五伦中,以孝为首,因为孝顺,是最好的传家之宝。
一个人、一个家,只要秉持一颗孝心,不指责,不抱怨,日子往往就会顺了。
古时候,因战乱不断,一青年不得不背着年迈的母亲四处避祸。
途中虽然多次被山匪截获,但都因他一片孝心而被放回。
定居下来后,他一边做帮工出卖力气,一边奉养母亲,不曾有半分亏待。
后来新皇登基,闻青年孝名,想要召其为长史。
然后青年以母亲年老为由不愿为官,皇帝不得已,只好作罢,却赏下了不少黄金以资青年侍奉母亲。
就这样,青年一直待在家中奉养老母,小孩见其行径,也都有样学样,一团和气,蒸蒸日上。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孝道之难,不在于供养,而在于陪伴、在于事必躬亲、在于和颜悦色。
儿女孝顺,家必和顺。
“孝”,是最殊胜的功德,一家人心怀感恩,敬老爱老,就没有不和谐,不兴旺的。
悌,是强家之要
春秋时期,宋国国主生有两个儿子。
其中哥哥是庶出,弟弟乃嫡子,但二人从小兄友弟恭,十分有爱。
后来宋桓公年老,准备依照嫡子继承制让弟弟继承王位。
可弟弟却说:“哥哥比我年长,王位应该给他。”
没想到哥哥也道:“弟弟愿意以王位相让,说明其宅心仁厚,比我更适合。”
之后,为了避嫌兄弟相争,哥哥连夜离开了宋国。
后来宋桓公去世,因为哥哥在外不肯回来,弟弟不得已继承王位。
而在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哥哥为国相。
哥哥推辞不下,只好回国就任。
自此,在两兄弟的共同治理下,宋国越发国富民强。
古语云:“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
兄弟姐妹,本就同气连枝,同心连根,若是互为依靠,则万事可期;倘若兄弟阋墙,则徒惹灾祸。
想要家和,想要事兴,兄弟姐妹中,小的应当恭顺,大的亦当爱护。
各人各尽其道,难时搭把手,闲时多走动,自然会和睦友爱。
如此一家人和乐融融,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出,才能行稳致远,枝繁叶茂。
▽
古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而一个小小家,是我们在这个大大世界里唯一的根本。
人这一生,无非就是出门奋斗,回家小憩。
这个憩息的家,小时候有父母支撑,长大后,就只能靠自己经营。
谨记旺家5字,打理好你的家庭,照顾好你的家人,他们会成为你生活中最大的底气。【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