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三项工作一体推进,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今年,海勃湾区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项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将民生领域信访问题、“12345”民生热线作为工作重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高效的工作机制,案卷响应率、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了100%。
海勃湾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严格遵守“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和分级抽查述责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民政工作的廉洁高效;同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定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列明清单、做好预案,确保民政工作的正确方向。
海勃湾区常态化做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积极打造5A级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提升婚姻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
海勃湾区坚持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核心,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近年来,社会救助标准实现了“七连升”,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均位列自治区第三位,完全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象的照料护理标准分列自治区第一位和第二位,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为了提升社会救助的效率和便捷性,海勃湾区构建了“互联网+社会救助”救助模式,实现了社会救助“全程网办”“一网通办”。群众只需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即可快速获得救助,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打造了“货币+实物+服务”新型救助模式,明确了6类24项服务类社会救助内容,利用各类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依托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社会工作站、社会组织和各类医疗教育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慰藉、社会融入、康复训练及常态化的理发、助浴、助餐、助洁、生活帮扶等服务。
海勃湾区坚持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原则,实现多维度、多层次、全覆盖的精准服务;同时,严把入口关,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精准认定救助对象,严格按照“凡进必核、再保复核”原则,定期入户了解群众生活情况,确保救助资源的精准投放。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海勃湾区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已建成由1个区级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4个养老机构、4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06个线上线下为老服务组织构成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为了落实各项养老惠民政策,海勃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立了老年人服务需求呼叫端,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等“十助”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的助餐模式,坚持“企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健康实惠的暖心饭。目前,全区已有8个中心厨房、30个助餐点、15个暖心为老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餐饮服务。
海勃湾区依托4个养老机构、7个健康驿站、3个医养综合体,打造“医、康、养、旅、娱”五位一体综合康养服务,形成了区域全覆盖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其中,宜和老年公寓被自治区评为五级养老机构,成为全区养老服务的标杆。
海勃湾区还创新了“物业+养老”“智慧养老小区管理”和“单元长上门助老”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今年以来,社区助医服务已达到3万人次,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
积极关爱特殊群体
海勃湾区切实扛牢困境儿童关爱兜底责任,持续推进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海勃湾区建立健全了“县(区)有专人、镇(街道)有儿童督导员、村(居)有儿童主任”三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依托社工站、儿童之家,创新多方服务模式,构建了“社工+社区+家庭”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为儿童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关爱和保护。
海勃湾区加强困难残疾人基本保障工作,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了25818人次日常生活所需;同时,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一次办”,为399名残疾人线上申请、审批两项补贴,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在中秋节前夕,区民政局还给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507人(即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50.7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度过佳节。
海勃湾区完成了从“婚姻登记”到“婚俗改革”的角色转变,5A级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即将投入使用,将重点举办集体婚礼、集体颁证、婚俗改革宣传和相亲等活动,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同时,认真落实殡葬管理政策,聚力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在清明节、中元节期间集中开展绿色祭祀、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
策划:王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