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以外 | 均8.5分美食、她的文字坦然、真实、细腻,充满了主观的感情和她自己的思考——推文《鱼翅与花椒》by扶霞

文摘   2025-01-24 22:16   北京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满分10分,均8.5分。本次推文由扫文交流群2位群友完成。全文18万字,微信读书可看。

喜欢请关注白白扫文,海量文评敬请阅读!

《鱼翅与花椒》by扶霞

文案

《鱼翅与花椒》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1.以下文评由大柚子完成:

8分。

前面看得太愉快,后面有些许不愉快。

一个英国高材生写的美食游记吧,我内心更愿意这样定义。从1992年开始,到21世纪之后,她从最初的调研学者变成专业且有名气的中国美食评论家,经历了中国的宏大变迁,历史车轮滚滚碾过,她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进行了很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描述,或客观,或主观。

成都部分比较单纯,美食人文比较多,总是让读者会心一笑。她的文字坦然、真实、细腻,充满了主观的感情和她自己的思考,尤其对文字的延伸解释会让母语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她挚爱成都,对这片土地和成都人的描写很动人有趣,对美食的描写也很虔诚,虔诚得我想哈哈大笑。就算我不爱吃辛辣刺激的成都菜,也会被她文字里面的馋吸引到。

她对成都有多热爱,去长沙就有多失望吧。到长沙以后,可能是美食经历不是很愉快,还经历了非典,她夹杂了挺多主观政治评论和猜想,看得我头大。其实湘菜和湖南都挺有意思,但是机缘巧合吧,只能讲没有缘分。

之后的福建就纯变成了批斗,哦不对,社会观察。其实她也被社会规则一点点同化,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外国美食家,但其实也融入了飞速变化的中国社会生态,吃吃喝喝,参加宴席,自然而熟练。

所以说人要吾日三省吾身呢,文化人就是能飞快反应过来,并陷入厌弃,扫射全世界。借着美食的变化,讽刺社会的腐烂和浪费,贼有意思哈哈哈。本来看她批评中国人我还有点不高兴(是的我就是这么狭隘),但是她后面直接批判全世界,我就快乐哈哈哈了。

建议她去下广东,深度游广东美食,把自己的重心重新放回美食,就像在扬州找到内心的宁静一样。其实和地域关系不大,躁动的是人的心,但是越安逸的城市越能抚慰人心~

看完这篇文,我收获很多,因为扶霞毫无保留的输出,对我来说是比较新奇的观点,她对生活的热爱也会感染到我!文字的魅力就是能透过纸面,让两个不一样灵魂产生交集,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吧。

2.以下文评由离南完成:

9分。

一篇非常轻松愉悦的小文。原作者英国人扶霞表达已经足够充分,译者的文字却更加灵动,为本文增添了很多光彩。

作者从90年代,由英国不远万里至川大留学写起,由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因美食彻底爱上成都,爱上中国。她不但整日骑着单车在成都的小巷子自得其乐游逛,甚至拜师学艺,跑去厨艺学校精研川菜。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她彻底放弃原有学术研究,成了一名真正的中国美食作家。

作者爱的中国,偏古意,反对大拆大建,现代化商业化破坏了原有老城的韵味,而那才是真正让她迷恋的东西。与之相对应的,美食中也有这些现代化、工业化的东西,譬如味精,譬如养蟹超标的抗生素,以及无法避免的农药残留。当然,中西方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更是丝丝缕缕渗透到饮食当中,作者将自己所闻所感,丝毫没把咱读者当外人,就那么全盘托出了。这一点对一个时不时总试图想写点什么的人来说,受到了一丝启发……如果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大概也就无法打动读者吧。

本文精彩就在于作者坦诚的态度,或者说相对客观的视角。她既没有回避,也没有谄媚。批判的时候不遗余力,反思的时候也全往心里走。她自己写与成都的关系像是婚姻,毫无疑问,她享受这段婚姻。但正如世界上的其它婚姻,它并不完美,值得吐槽的地方不但大把,甚至还想离。

本文写饮食已经足够好看,但作者剖析内心更加难得。看好书就是与智者对话,偶尔,可以远离互联网的平庸和喧闹,敞开心扉,好好与扶霞姐姐来一场心灵交汇。

看完这个大柚子让我推荐还有没有类似的,我想了半天,我所读的趣味性与思想性兼有的作品,大概只有汪曾祺汪老先生了……

本号所有文评都是辛苦原创,如果已经看到这里,好看的妹子们点个在看和赞再走吧~~~~~~!

白白扫文
浩瀚网文里,挑些好看的给你。无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