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奋力谱写美丽中国青海篇章

时事   2025-01-06 22:28   青海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一年,青海立足时代发展浪潮,牢牢秉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科学策略,聚焦重点,把握关键,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全省各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实现了经济向稳的良好态势、产业向绿的转型跨越、生态向优的持续优化、民生向好的暖心局面。成绩的背后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成果,彰显着青海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坚定的决心与强大的行动力。青海日报即日起推出“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回顾那些凝聚汗水与智慧的发展足迹,见证青海蓬勃向上的发展力量,敬请关注。

  三江源头,水草丰茂,河流交织,澄澈碧空下,万物和谐共生。

  祁连山下,岩羊跳跃于峭壁,生机满溢,勾勒出迷人的生态景致。

  青海湖畔,候鸟如约而至,湖光山色间,生物多样性之美尽显。

  生态是青海最大的优势和骄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都对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2024年,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扛起“中华水塔”守护人的重大责任,高效高质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青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

俯瞰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记者 张多钧 摄
  如今,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高原旗舰物种雪豹监测数量超过1200只,青海湖各种鸟类超过60万只,青海湖裸鲤恢复至12万多吨,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在青海大地徐徐展开。
三江源地区藏野驴悠闲漫步。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守护生态瑰宝
  自然保护地承载着生态建设的核心功能,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之举。
  2024年12月1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天堂”主题摄影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所拍摄的536幅作品,经精心筛选,最终有53幅优秀作品得以展出,全方位呈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最为关键的生态系统以及最为富集的生物多样性。
  2024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以及更大的力度来谋划并推进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全力朝着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这一目标迈进。
  据悉,2024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推进2023年下达资金的36项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达5.6亿元,实施有害生物防控、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沙化草地修复治理、湿地保护,优质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青海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作为三个国家公园同时在建的省份,青海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精心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以及《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
  如今,青海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计划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7类83处,其中国家公园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至此,青海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山脊上的马鹿。
  治沙扩绿
  厚植绿色生态家底
  绿色,是青海最本真的底色。青海始终坚守着守护这份绿色的初心,决战荒漠化,植树造林,让一抹绿成为青海向全世界展示的一张最为亮眼、极具魅力的生态名片。
  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距离青海湖水体直线距离大约3公里,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受气候因素以及传统畜牧业发展影响,克土沙区的沙化问题日益严峻,草原沙化严重威胁青海湖的生态安全。
  面对沙化的严峻形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在克土沙区开展工程固沙。然而,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尽管年年坚持固沙,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好在这份坚持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置身于克土沙区,便能看到沙区外围的乔木林已有一层楼高,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沙林,沙区中央是2024年新建的草方格沙障,历经多年的不懈治理,克土沙区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成为治沙典范。
  青海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广袤、分布广泛且治理难度大,但全省上下毫不退缩,坚决扛起“三北”攻坚和防沙治沙的政治责任,稳扎稳打地推进全省防沙治沙工作以及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青海片区阻击战。2023年,青海顺利完成全省“三北”工程区“双重”项目建设任务,2024年国家下达的27个“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随着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青海诸多重点沙区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跨越,蜕变成高原上的荒漠绿洲。
  蜕变的背后,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连续8年高规格召开全省国土绿化动员大会重磅推进。依托“三北”“双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青海国土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沙化面积大幅减少,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实现了绿化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进一步筑牢了青海绿色生态家底。
  生态富民
  奏响和谐共生乐章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青海湖周边水草丰美,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每年吸引着成群的候鸟来此栖息、觅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当地农牧民抓住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红利源源不断释放,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青海湖畔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卓玛措给人留下了勤劳务实的印象。曾经,卓玛措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脱贫攻坚期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卓玛措母女获得危房改造项目补助4.5万元。随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卓玛措利用到户产业资金对新房进行装修,将自家住房改造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宿。
  2024年“五一”小长假前,卓玛措又对民宿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客房窗户改造成落地窗,把洗漱用品全部换成更上档次的产品,还在民宿旁搭建了现代化帐篷的露营地,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游玩项目。
  像卓玛措这样的旅游从业者,莫热村有很多,占到全村总户数七成以上,村民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这仅仅是青海绿色富民的一个缩影。
  2024年,青海着力打造让青海湖成为大美青海“皇冠上的蓝宝石”,积极推动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引导环湖群众参与到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进程中来。环湖12个观景点有序纳入青海湖全域旅游特许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成功打造出促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共生共荣的青海湖典范模式。
  与此同时,青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特色富民产业,落实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管护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每年落实各类惠民资金10亿元以上,让广大群众吃上了增收致富的“生态饭”。

  如今,全省14.6万牧民放下牧鞭,转型成为生态管护员,吃上了“生态饭”,许多人因为工作关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进而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生态美景,不少作品在国际、国内大赛获奖,反映出青海生态与民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推荐浏览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马芮

责任编辑:刘国森 孙成诚

监制:蔺伟鹤

总监制:马洪龙

投稿邮箱:2147773552@qq.com

联系方式:0970-8614880

金门源
权威、服务,讲好门源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