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籍院士第一部传记《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新书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民生   2024-11-13 12:33   浙江  

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上海举行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暨《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新书推介会。

《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一书是由嘉兴港区发起筹划,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上海冶金所)鼎力支持,邹身城、汪光裕合著,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嘉兴港区乍浦籍院士的第一部传记。
邹元爔1915年11月12日生于乍浦镇,他的父亲邹宏宾是辛亥革命嘉兴七君子之一。邹元爔自幼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一生勤奋好学,6岁入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全校前茅,高中毕业,他以优秀的学业一举夺冠,获得上海“味精大王”吴蕴初设立的清寒教育基金的奖学金,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就读。1942年,邹元爔在第二届“林森奖学金”公费留学考试中,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林森奖学金”,奉派去美国钢铁基地卡内基理工学院攻读冶金科学博士学位。

1947年2月,邹元爔又以该届唯一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完成学业,他的导师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希望他留在美国,到芝加哥钢铁公司就职,但邹元爔没有忘记自己国家因为冶金工业的落后而受到帝国主义的欺侮,他当初就是“带着科学救国使命到美国学习冶金技术的,如今学成了势必要归国建设。”

邹元爔回国后,既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始终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分析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又能统领学科发展,带领科研同行一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个黑色和稀有金属重大冶金项目中创建了世界上独创的冶炼工艺。1965年,邹元爔从包钢高炉渣制备硅铁稀土合金(硅铁还原法),荣获国家科委时任主任聂荣臻签发的“国家发明证书”。如今,稀土已成为我国握在手中的秘密武器。七八十年代,邹元爔又将冶金物理化学理论应用到半导体材料领域,推动了我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开拓出半导体物理化学学科,建立化合物半导体中缺陷的新理论《邹氏模型》等原创性基础理论,为国际学术界瞩目。他先后获得2次国家发明奖,4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和1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80年,邹元爔以冶金和半导体材料领域杰出的科研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邹元爔院士是一位视科研如生命的科学家,他长期超负荷工作留下胃病,后来又得了心脏病,虽然身体不好,但他工作起来就全都忘光了。1987年3月20日上午8时,邹元爔到研究所上班,把一篇论文手稿亲手交给打字员,然后去上海市政协开会。会议结束后走出会场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离世,邹元爔院士为科研真的拼命到最后一刻!

邹元爔院士的科学研究成就,是他几十年辛勤耕耘的结晶。显示了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科学的知识分子急国家之所急,勇于开拓、敢于攻坚、不倦探索的精神,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的素质。他在几十年科学研究生涯中先后写下了170多篇学术论文,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化学冶金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发展和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学术发展作出了贡献。

邹元爔院士生前也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多次回到家乡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值得邹元爔院士欣慰的是,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邹元爔院士家乡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如今的乍浦,已连续六年进入“中国百强镇”行列,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区域内已经初步形成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氢能产业为核心的“1+2”产业格局。特别是化工园区已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十强,位列第8;而乍浦港借河出海、海河联运,跑出了港口发展的加速度,成功迈入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 

如今成书后的《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共分为“东鲁家风扶后学”“敢诩龙门今十倍”“夺钢战线成奇捷”“荜路蓝缕成先驱”“老骥也怀千里志”“雄关险隘任驱驶”“科学家精神”“诗人科学家”“留得生前生后名”九章若干节,共18万多字。生动地记录了邹元爔院士为发展我国冶金科技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原上海市副市长,曾任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治金所副所长刘振元、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原党委书记俞跃辉分别为《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一书作序。书中还收录了邹元爔院士生前的领导、同事、学生、亲属的部分回忆录和嘉兴港区乍浦镇撰写的“邹元爔院士是家乡乍浦的骄傲”等文章。

《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是一部传承红色根脉,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强国教育的好教材。在《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出版之际,作为邹元爔家乡的人民,一定要继续弘扬和传承邹元爔院士胸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爱党报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风范,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乍浦镇

编辑:陈鹏军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嘉兴港区发布
政务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