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 编辑金明大
2023年6月29日,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城区(周万鹏/摄)
在东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早市,吉林省集安市的早市却因紧邻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墙而独树一帜。
这座东北边陲的县级市不仅因宜人的小气候有着“北方江南”的美誉,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集安的地名寄托着“集体安宁”的幸福愿望。在这里,鸭绿江蜿蜒连绵,五女峰四季多姿,人们能体会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色古香、追寻抗联志士与志愿军战士的红色足迹、见证“生态+”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小城的慢生活与文化遗产、自然山水相融,勾勒出集安的幸福模样。
古城墙边逛早市
在集安,当地人总会充满自豪地将“早知有集安,何必下江南”挂在嘴边。
初冬时节,通化市已是银装素裹,而位于其南部约100公里的集安,城市路面却没有积雪。因老岭山脉阻隔了北面的寒风,集安的气候四季温润。
“集安冬季气温要比通化市暖三四摄氏度,很少刮风,相当宜居。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温暖的小气候,让集安有长达150天的无霜期,这是它能够较早就拥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原因之一。”集安市博物馆馆员孙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孙瑞介绍,从周边发现的原始文化遗址可知,早在三四千年以前,集安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朝置玄菟郡,集安当时归其管辖。
作为一座东北地区罕见的遗世古城,集安城址自古至今几乎没有改变。行走在集安市区,沿文化路、黎明街、河东街仍可见到高度1-4米、1000多年前建造的古城墙遗迹,从远处看,这些遗迹像是长而直的绿化坡,将整座小城环抱,但若走到近处,会发现其不仅墙基形态完好,部分城墙遗址段落还保留着千余年前的石条。
集安古城墙
有学者认为,在这座古城墙建造之前,此地已有战国末至西汉初的土筑城垣。因此,如今集安人生活的日常是在一道2000年历史的“背景墙”下展开的。
古城墙不失庄严,却并不“高冷”。
在遗址公园,本刊记者看到了许多来此锻炼、散步的市民。按文物保护要求,集安对古城墙划定了保护控制地带,并对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保护和修缮,将原中心公园和原集安市委、市政府办公楼进行拆除改造,建设户外篮球场、网球场、休闲座椅、公共卫生间和应急避难所等场所,打造了围绕古城墙的遗址公园。整座公园内划分为8个小型广场,供市民开展太极拳、交谊舞、广场舞等团体性健身娱乐活动,可同时容纳4000人左右。
紧邻古城墙的早市更是集安旅游的金字招牌。在古城墙旁改造早市而非永久性建筑物,既保护了古迹,又给厚重的古城墙增添了小城的鲜活。
俯瞰集安早市(姜川海/摄)
从春季到初冬,每天凌晨3点,900多个摊位陆续出摊。整齐的摊位上,从时令蔬菜、林下山参、特色水果,到大碴粥、酸汤子、榆树皮冷面等特色早餐,以及各类泡菜、米肠、打糕等朝鲜族特色美食一应俱全。
如今,集安多处历史遗迹被完好保存,与居民生活休闲融于一体。低头是热腾腾的美食,身边是热闹的叫卖,不远就是古老的城墙遗址,早市摊贩还会为游客介绍古城墙……在集安,历史并非仅由躺在博物馆中的文物诉说,而是呈现在古今交融的小城生活里。
宝藏小城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集安迎来64.6万人次的游客,刷新了纪录。
G331国道傍着鸭绿江在集安穿城而过,为集安带来不少游客。据悉,线上旅行商平台的“十一”订单中,从吉林省外来到集安的游客比例首次超过了50%,G331沿线景区接待量同比增幅46.6%。
这条国道正是2024年被自驾游爱好者热烈推崇的“中国北境公路之王”,途经我国东北、西北六省,从辽宁省丹东出发,一路北上西折,穿越原始森林、沙漠、雪山、高原,最终抵达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一条全程9333公里的“风景长廊”。
10月中在长春召开的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将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作为创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制度机制的重中之重,使其成为吉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集安作为G331吉林段起点,正是吉林省围绕G331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增长极之一,凭借其世界遗产、边境风光、生态美景、红色旅游、康养胜地、丰富物产和多样民俗等旅游资源,堪称“风景长廊”上的宝藏小城。
在资源禀赋方面,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拥有丸都山城、好太王碑、长寿王陵、洞沟古墓群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集安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集安市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持续深挖域内丰富而独特的红色历史资源,高标准打造五女峰抗联遗址、鸭绿江国门景区等红色旅游景点,暑假期间,有大量的游客来到集安追寻红色足迹。”集安市鸭绿江国门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孙连华说。
集安通过整体谋划布局,投资建设了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打造运营了“醉美集安G331”文旅IP,并以红色定向赛、集安市讲解员大赛、红之宿旅游文化消夏节等活动凸显本地文化和独特资源。为丰富夜间文旅供给,集安在夏季以大吉他广场为中心,打造了灯光秀、演出和夜市。
为满足游客需求,集安在2024年“十一”期间延长了早市开市时间,共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火盆街的高丽火盆作为集安的特色美食,商户翻台次数最高可达8次/日,大吉他夜市则吸引了游客13万人次。
以绿兴市
冬季是集安的旅游淡季,但却是山葡萄产业忙碌的季节。12月中旬左右,当气温下降至零下13摄氏度左右,集安的山葡萄种植基地便开始采收用于酿酒的冰葡萄。
吉林省集安市,一名外国游客在地里品尝刚摘下来的冰葡萄(王昊飞/摄)
集安被称为“中国山葡萄之乡”,其所处的北纬40度,正是全球葡萄优质产区所在的“葡萄酒黄金纬度带”。同时,集安春风早度、秋霜晚至、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的中温带湿润季风性气候,使得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越冬,这是出产冰葡萄酒得天独厚的条件。
集安与中国农科院特产所携手合作,历经3代人、半个世纪精心培育出的“北冰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直接压榨出红色汁液、适合酿造冰红葡萄酒的山葡萄品种。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秉持这一理念,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集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在最适宜的栽培区域以科学管理种植优良葡萄品种,市、乡、村成立产业推进组,建立了完备的物料、苗木供应和技术服务体系,及时帮助种植户、加工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目前,全市山葡萄栽植面积发展到8540 亩,年产鲜果1万吨,其中,“北冰红”栽植面积 1800 亩,年产优质冰酒 200 吨。
集安地处山区,没有大型工业,又因耕地面积有限,种植普通作物难以富民,然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却能孕育出独属集安的农特产业。
除了盛产山葡萄之外,集安还是“国参故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之一,其人参应用历史达1700余年,人工栽培历史近500年,近年鲜参年产量4500吨左右。当前,集安已打造了集“种植、加工、科技、流通、品牌”于一体的人参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全民致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目前,除人参、山葡萄两大产业外,以蓝莓、白桃、板栗、食用菌、蜂蜜和以五味子为代表的林下中药材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集安的五味子产量达到1.12万吨,实现产值1.08亿元;蜂产品年产431.5吨,其中蜂蜜370吨,蜂业总产值达到1368万元,“集安蜂蜜”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集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产业兴市,特业富民”发展战略,把农特产业发展与休闲农业协同推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点面结合、连片推进”等举措,集安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重点培育主题民宿、旅游采摘、道地餐饮、红色研学等乡村旅游项目。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集安以“生态+”为核心,积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业态模式,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有效路径,这种以打造特色全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的举措,已经见到成效。如今,集安市农民收入中有三成来源于旅游收入,在绿水青山间提升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欢迎点击“在看”,获取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