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批!新昌唐诗之路研学路线入选“十佳”

文化   2024-11-10 09:02   浙江  


好消息

首届全省博物馆研学

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

推介活动终评会上

新昌县博物馆选送的

东南眉目 诗耀大唐

唐诗之路研学路线

入选研学十佳线路名单

马上跟随

绍兴市政协委员

张斯鸿

畅行唐诗之路

尽享山水意蕴

导览委员

张斯鸿,绍兴市政协委员、新昌诗路文化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新昌县博物馆馆长。

  新昌风景奇绝,有“东南眉目”之誉。魏晋时期,支遁、王羲之等高僧名士云集于此,谈经论道,唱和“沃洲胜会”,奠定了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山水诗、山水画发祥地,茶道文化发源地等基础。至唐代,450多位诗人慕先贤遗风,踏歌而来,一路风光一路诗,在新昌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形成一条唐诗走廊,成就了新昌第二个文化高峰。


  ”唐诗之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山水之路,也是诗性心灵的漫游和栖息之路,更是贯通古今的文化历史传承之路。


  新昌县博物馆策划推出的“东南眉目 诗耀大唐——唐诗之路研学线路”串联起新昌县博物馆三大馆区和新昌独有的陆上诗路,以多元融合、数字赋能、城乡交互为亮点,全面展示唐诗之路的前世今生,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诗意诗境之美,激发他们对诗路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引导他们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新昌县博物馆总馆

  新昌博物馆总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中的基本陈列“梦游天姥——新昌历史文化陈列”以文物文化相融的思路,展示了新昌既是我国古代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佛学之宗、茶道之源、唐诗之路、道教圣地的璀璨历史文明。

新昌县博物馆分馆:

唐诗之路博物馆

  位于鼓山公园山顶,含李白纪念馆、唐诗文化碑廊、天姥阁三部分,以新昌诗路文化的发展为核心轴线,串联起新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脉络。

  李白曾三次来新昌,留下了“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和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诗文化碑廊,展示了历代名家题写的有关唐诗和新昌的25块碑刻,包括徐渭手书《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诗歌手迹《送贺八归越》等。


  登上天姥阁,东南方向可远眺天姥山主峰拨云尖,领略“天姥连天向天横 ”雄浑气势,向西可看新昌城市新貌,向北可看天姥大桥,往东方向是沃洲山和航空小镇,脚下则是剡溪。


新昌县博物馆分馆:

鼓山书院

  鼓山书院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是自宋明以来形制布局较规整的江南书院,也是绍兴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书院建筑。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颢、朱熹、张即之、叶适等名师大儒在此讲学、执教,南北两宋四位宰相曾就读于此。两宋时期,新昌出了5名状元、141名进士,鼓山书院当居首功。

谢公古道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循着谢灵运开拓的古驿道,千古诗篇名句就在眼前展开。

  迎仙桥,俗称奶婆桥,为单孔悬链线型石拱桥,是浙闽古干道上的重要桥梁,清道光年间重建,为省级文保单位。


  班竹村,古称班竹驿,这里驿站、店铺、旅馆林立,商贾、官差往来频繁,是古代天姥山、天台和临海驿道上的重要村落,同时也是徐霞客栖游科考地,“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古代文人墨客常驻足于此。

  司马悔桥,又名落马桥,位于班竹村边,桥旁建有司马庙,是通向天台古道的主要桥梁之一。嘉泰《会稽志》云:“旧传唐司马子微隐天台,被征至此而悔,因以为名。来,人们要入山入庙都需在之前朝中官员下马辞别司马子微的石桥处下马,步行前进。落马桥之名,由此而来。


  章大宗祠,又称章家祠堂,是班竹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大堂檐柱、戏台藻井等雕刻工艺十分精致,颇具民族特色。清代班竹村章氏后裔章鋆中状元后曾回故里祭祖,后来他的子孙还重修了这个章家祠堂,因此后人也称之“状元祠”。
  关岭铺地处新昌、天台两县交界处,是古时温、台等州县由陆路赴省城去京师的必经要道,上门楣刻有“唐关岭铺”四字。


  侯王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百姓为纪念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琛保境安民,便共同在“李相公庙”的基础上修建了“二侯庙”,后改为侯王庙。


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

邀您共览




作者:徐梦瑶、郭舒韵
来源:联谊报
制作:郭舒韵

浙江政协同心苑
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