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我们始终铭记于心
他们绝非只是过去的见证
更是时代与文明的坚实支柱
发挥激励后人的作用
他们的品德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接下来,让我们随小编走进梁启超的世界
一起去看看他的精彩事迹吧~
少年壮志,征程开启
梁启超,字卓如、宏猷、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新法学家、社会活动家、词汇发明家、书法家,也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895 年,与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随着强学会被迫解散而停刊。1896 年,在上海与汪康年、黄遵宪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系统阐述维新变法理论,抨击守旧思想,介绍西学,该报发行量迅速增长,使梁启超声名大噪。1897 年,借回乡机会,在澳门创办《知新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1898 年,逃亡日本后,在华侨资助下创办《清议报》,主编该报,宣传改良主义,主张君主立宪制。1902 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和《新小说报》,以 “新民” 为宗旨,介绍西方知识和思想,倡导思想启蒙和国民素质提升,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1906 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政论》。期间还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办报,积极支持和指导世界各地的侨报,促进侨报发展和变革。
1912 年,回国后创办《庸言》杂志,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评论。1915 年,担任《大中华》杂志主任撰述,在袁世凯称帝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袁檄文,引发反袁高潮。1919 年,创办《解放与改造》杂志,后改名《改造》,宣传其改良主义思想。
见证历史,勇破封锁
梁启超的办报四原则具有深远意义:宗旨定而高,以国民公益为目的;思想新而正,传播积极思想;材料富而当,严格筛选内容;报事确而速,确保新闻真实及时。这四个原则为报纸明确了标准和方向,对当时及后世的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宗旨定而高,以国民公益为目的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期间,秉持高远宗旨,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旨在借革新让国家富强,保障国民公益。流亡海外后,依旧笔耕不辍,传播新思想唤醒民众觉醒意识,期望国民摆脱困境,从中可见他一直以国民公益为目的,贡献诸多心力。
思想新而正,传播积极思想
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诸多文章。当时封建思想禁锢民众,他大力传播西方先进理念,像倡导民权思想,呼吁男女平等,用新颖且正向的观点冲击旧观念,启迪无数人挣脱思想枷锁,让积极思想在社会广泛传播开来。
材料富而当,严格筛选内容
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时,为使内容丰富且有价值,广泛搜集各类材料。但面对繁杂素材,他秉持严谨态度,比如有关国外政治学说的稿件,会邀专家一同甄别,剔除片面、错误内容,只选取契合启迪民智等宗旨的,严格筛选确保了内容高质量。
报事确而速,确保新闻真实及时
在办《时务报》时,梁启超极为重视新闻质量。比如甲午战败后,他第一时间派可靠记者多方核实战况,迅速整理成详实报道刊发。对于各方消息源严格甄别,杜绝虚假,力求如实呈现局势,让民众及时、准确知晓国事,尽显报实确而速的特点。
精神不朽,时代之光
梁启超强调新闻写作应尊重事实、保持客观,认为新闻是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他主张报纸应具有明确的宗旨和政治导向性,同时要服务于国民公益,肩负起救国的使命。梁启超极其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具备 “史家精神” 以及 “五本”“八德” 等良好素养和品德。他的新闻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众多报人,激励他们为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其报刊政论文章更是展现了他追求变法维新和思想启蒙的一生,为后来的新闻人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在新闻史的长河中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历史人物
为传媒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
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
为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你还想与我们分享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文字 | 张裔莹
视频 | 周姝娴
排版 | 张裔莹
推送 | 常 萌
编辑 | 张斯文 刘力蒸
审核 | 高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