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民主同盟巴南区(巴县)委员会历史发展沿革简述》(以下简称《简述》),映入眼帘的是简洁的封面、苍劲的笔迹、干净的卷页以及翔实的内容。
这便是民盟巴南区委会原主委李捷秋倾注12年心血记录的,巴南民盟1982年—2002年之间20年的历史。
壹
一份承诺
坚持12年的书写
李捷秋是1992年加入民盟的老盟员,于1993-2002年之间,担任巴南民盟主委。2012年,已经71岁高龄的李捷秋接到了民盟区委会的一份请求。
老主委,我们在整理档案时,发现缺少巴南民盟从有盟员以来的一些资料,您能够帮忙回忆一下吗?
没问题,我一定会整理出来。
尽管身体上有了一些基础疾病,行动上也开始不便,但他仍然爽快地答应下来。
可是,要编写出一本属于巴南民盟的“志”,难度非同一般——
早年间
没有电脑
没有有序的书写和记载
民盟机关几次搬迁
专职人员几经变动
存史资料散失不全
老盟员们逐渐减少
且不会电脑只能手写
……
但他没有放弃,担任主委多年,自己能够回想起来的,就一件件事情去回忆,想起来了,就先记上,再去誊写;有些模糊的,就联系一个个健在的老盟员,甚至自己出钱出力,去面见老盟员商谈,然后一一记录下来;实在想不起来的,就去档案馆查阅与民盟组织、民盟盟员有关的资料,一待就是一整天。
▲李捷秋正在梳理盟史资料
这一写就是12年。期间李捷秋还多次生病住院,但他仍然对这份资料念念不忘,多次对资料进行增补、修改、誊抄和校对。
贰
一份责任
传递老盟员的心声
“我看着他在家一遍遍修改,又一遍遍抄写,有时候还经常出去找人、找资料。我就问他,你退休了还这么忙,民盟给你灌什么迷魂药了!”李捷秋的爱人罗老师语气中既带着心痛又带了骄傲,“但他总是说,这是民盟组织的大事,必须要把它做好、做完,自己心头才踏实。”
时间来到2024年,当李捷秋拄着拐杖来到民盟区委会办公室,将这份手写稿郑重交给负责人时,才重重吐出一口气,“我终于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了”。
翻开《简述》,有前言、有后记,内容包含巴南有盟员以来至2002年期间,巴南民盟组织机构的演变暨组成人员变化情况,以及民盟原来各基层支部的发展变化及成员名单。
对巴南民盟来讲,这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极具价值的历史资料,更是一名老盟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老主委的身影
“从2012年动笔到现在,过去了12个年头,中途很想打退堂鼓不写了,因为确实手边的材料太少。但是从1998年成立退休支部时,尚有17名老盟员,现在只有4个人了,如果我不写点东西存史,今后可能更没有人写了。”李捷秋在后记中写到。
叁
一份情怀
传承老带新的精神
如今虽已83岁高龄,但李捷秋仍以身作则,除非身体抱恙,他从不缺席民盟区委会和机关支部的任何活动,年年基本是“全勤盟员”。
▲积极参加支部活动
每当有新盟员加入支部,他总是带头为新盟员讲巴南民盟的历史和发展,讲民盟的传承、民盟的精神、民盟的品德,激励新盟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履职尽责。
作为老盟员,在民盟区委会或机关支部的座谈会上,他也从不谈自己的成绩,只谈民盟对他的培养;不谈自己作为主委对巴南民盟组织作出的贡献,只谈民盟这个大家庭、大舞台、大学校的温暖和真情,使命与担当。
他会在《老盟员谈初心》里面深情地说到“退休后,我依然以自己是一位老盟员感到自豪”;他也会在《简述》里面谦虚地写到“我想有一点史料总比没有好,以供今后若要写史时作参考”。
他以深厚的知盟、爱盟、为盟、强盟之情,时刻关注民盟发展,关爱年轻盟员成长,为民盟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加入民盟32年来,是民盟培养了我,作为曾经的民盟地方组织主要负责人之一,退休后仍能够为巴南民盟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感到很高兴。”李捷秋说。
- END -
文字丨张游
编辑丨段定姗
来源丨巴南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