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多年以前我就来过罗岭。那时,它还隶属于桐城的一个乡,我的一位同学在乡政府工作,我曾去找过他,可惜他工作繁忙,未能见到。我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并未深入罗岭的内部。此后,罗岭划归安庆后,我多次路过罗岭前往安庆,仅仅只有一次在罗岭停留,那是应朋友之邀,前往黄梅村的一个孔雀养殖基地参观。
这次前来,我特意要在罗岭的乡村好好走一走。从主干道下来前往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必然要经过姥山社区,这是因境内的姥山而得名的社区。这里有清乾嘉年间,被人们戏称为“豆腐总督”的封疆大臣、文学家,桐城双港白陂塘人汪志伊的墓,此外还有在伸向湖中的长堤上,仅有一间殿宇的老弥陀寺,每逢大水之时,寺庙的一半会淹没于水中。
一路皆是五彩斑斓的景象,让人全然忘却了此时是冬天。在移步换景之间,没多久便抵达了菜子湖边。在湖岸的堤上,我望见了伸向湖中的另一堤上静静矗立着的弥陀寺。它虽仅有一间殿宇,但其特有的黄色,在这空旷的菜子湖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略显破旧的建筑,想必承载着诸多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庙门紧闭,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皆被阻隔在外,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神圣。我远远眺望弥陀寺,心中满是敬畏与虔诚,仿佛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钟声在耳边悠悠回荡。
站在湖岸的堤上,我极目远望。那水天相接、浩渺无边的景象,让人难以分辨何处是水,何处是天。而湖水呈现出大块澄澈的蓝色,似乎是天空将自身的色彩倾倒入了湖水之中。远处的天际线朦朦胧胧,给人无尽的遐想,仿佛在那遥远的尽头,隐匿着另一个未知的天地。
湖面上,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或成群结队,或独自翱翔,灵动的身影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有的鸟儿振翅高飞,直冲云霄,仿佛要去触摸蓝天;有的鸟儿低空盘旋,翅膀轻轻掠过水面,带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有的鸟儿静静地在水面停留,灵动的眼睛一刻也不松懈,紧紧盯着水面,似乎在等待猎物的出现。
有那么一刻,我发现鸟儿们不约而同地鸣叫起来,此起彼伏,宛如一串灵动的音符。听起来,这些叫声交织成了一首欢快的交响曲,为这片宁静的湖泊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沿着湖岸的长堤,我走走停停,忽然发现一侧的湖水中,一大片稀疏的红杉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此时的红杉林,已褪去了翠绿的外衣,换上了一身暖色调的华服。那鲜艳的红色,如同团团燃烧的火焰。红杉的树干笔直挺立,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它们的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树冠,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也有飘落的红杉叶子,如一片片红羽毛,飘落在湖面上。一只水鸟缓缓地在这一片红羽毛中游走,它时而低头啄水,时而振翅欲飞,仿佛也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微风拂过,红杉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着岁月的故事。
我站在长堤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动与喜悦。这片红杉林,在湖水的映衬下,美得如此独特,如此扣人心弦。
而岸边的姥山和巨石山,层林尽染,与这片红杉林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时间仿佛在此停滞,一切都变得那般宁静而美好,让我久久不愿离去。
红杉林对面便是巨石山,也就是过去桐城人眼中的小龙山,它巍峨耸立,山顶作为标志的船艄石似乎清晰可见。而巨石山顾名思义,山上巨石众多。
我曾去过巨石山,目睹过许多巨石,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如卧虎,有的似盘龙,有的像巨人,皆透露出大自然的力量与魅力。它们历经岁月的雕琢和风雨的侵蚀,依然坚定地守望着这片土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似乎都在为巨石增添生机与柔情。
又来到了狮岭,这里原先有一个古村落,现今被打造成了一个集主题文化体验、自然教育、野奢度假于一体的鸟类生态保护度假目的地。
漫步在部落中,我看到了三角屋、荷叶屋、鸟巢屋、种子屋,还有带有露天泡池的云居山房,它们散布在高大的乔木与灌木之间。这些独特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仿佛是从这片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屋前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三角屋的线条简洁而有力,给人一种稳定且坚实的感觉;荷叶屋,则宛如一片漂浮在绿海中的荷叶,清新雅致;鸟巢屋,充满了温馨与舒适,仿佛是鸟儿精心编织的爱巢;种子屋,小巧玲珑,蕴含着生命的希望与力量;带有露天泡池的云居山房,更是令人充满向往。想象着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泡在温暖的池水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该是何等惬意的享受。
我随意走进一处屋子,那温馨的布置,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透过前面的窗户,能够看到菜子湖的湖水,透过后面的窗户,可见青山,这无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
风轻轻吹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故事。我沉醉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心灵回归了山野。有那么一刻,我感觉时间的脚步似乎变得缓慢,一切的烦恼与喧嚣都被抛到了脑后。
走出树蛙部落,我沉醉于菜子湖的美景,忽然发现湖面上优雅地游弋着一群白色的大鸟,这便是天鹅了。它们洁白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那修长的脖颈弯曲成优美的弧度,宛如高贵的公主。它们时而轻盈地游动,时而振翅欲飞,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看着这些美丽的生灵,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在这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而美好。
往回走,往回走,我又看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座废弃的龙窑静静地躺卧在那里,宛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默默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这座古老的窑炉见证了当地陶瓷制作的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期望。
窑身的砖石已然被岁月无情地染上了一层斑驳的色彩,那深深浅浅的痕迹,皆是时光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道裂痕,每一块褪色的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图片:网络)
望着龙窑,我思绪飘飞,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当年窑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把一团团泥土变成精美的瓷器。我似乎还听到了那熊熊烈火燃烧的声音,那热烈而有力的声响,仿佛是窑炉的心跳,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如今,虽然龙窑已经不再使用,不再有昔日的热闹与喧嚣,但它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让人不禁对先人的智慧和勤劳肃然起敬。
离开龙窑,随后到达了黄梅村的严凤英故居。这座故居,承载着一代黄梅戏大师璀璨的成长历程和辉煌的艺术生涯,宛如一座时光的宝盒,珍藏着无数珍贵的过往。
不巧的是,故居此时正在检修,但好在仍能走进去看一看。尽管一些展陈因为检修的原因被撤去,但仍然还有一些留存。由于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我不便进入打扰,只得去看村庄一处墙上的宣传栏。
那里有严凤英的简介、照片和演出剧照。看到那优美的身姿、灵动的眼神、动人的笑容,仿佛她依然鲜活地站在眼前。她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仿佛被定格在了那一刻,让人不禁沉浸在她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中,难以自拔。
站在这充满岁月痕迹的屋子前,思绪纷飞,似乎还能听到她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的唱腔,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萦绕在耳畔。似乎还能感受到她对角色细腻入微的诠释,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黄梅戏那独特的魅力,以及传承的强大力量。这魅力,不仅仅在于黄梅戏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动人至深的故事,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真挚情感寄托。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对人性光辉的赞颂。
而传承的力量,则让这份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断延续和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黄梅戏艺人,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和热爱,接过传承的火炬,将黄梅戏的火种播撒开来,让它在不同的时代绽放出同样绚烂的光彩,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离开罗岭后,那些美丽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水天一色的广阔使人心胸开阔,鸟儿振翅高飞充满向往,白天鹅优雅如梦幻仙子;弥陀寺庄严让心灵沉静,红杉林绚烂燃烧激情,巨石山雄伟尽显鬼斧神工;树蛙部落民宿温馨舒适,龙窑古老承载沧桑,严凤英故居文化底蕴深厚散发魅力。它们交织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展现着自然之美,蕴含着人文内涵,让我难以忘怀。
光其军,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散文入选中考、高考语文阅读模拟训练题,多篇散文被选为多个省市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语文大联考、单元考、月考、期中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连续获得桐城市首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桐城文学艺术奖二等奖、三等奖。散文集《光阴的流水》获得2017年安庆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出版有散文集《龙眠散记》《为一朵花微笑》《柔软时光》《光阴的流水》《细水微澜》《写不尽的桐城》《我转身、你成长》《于时间的目光中》《桐城走村记》。主编且主笔《文昌街道志》。
来源:光阴的流水
END
编辑丨汪敏
初审丨朱玉洁 · 复审丨蒋陶陶 · 终审丨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