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存了多少钱?
每到年末,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面对亲朋好友的这句“灵魂拷问”。
或许你一盘算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忙忙碌碌一整年,银行余额却一点也没变;
而身边有些人却是换了车又换房,仿佛赚钱很简单。
财富流动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相?
畅销书作家李筱懿在她的新书《有钱花》中,都一一给了我们明晰的答案。
书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谈钱、赚钱、管钱、花钱。
其间有着对金钱与人性的剖析,也有对梦想和自我价值紧密联系的探讨。
当我们读完这本书,能真正看清这4个关于“搞钱”的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跟领导或老板有效地“谈钱”?
李筱懿老师在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
一位“90后”女孩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制作人,前几年她策划的几个大项目市场反应很好,所以她满怀信心地觉得,自己肯定会升职加薪。
却没想到晋升名单上根本没有她,反而是一些平时业绩远不如她的同事获得了提拔。
随后公司还变本加厉,在实行降本增效时,首先就拿她的项目“开刀”:
不但预算被砍了30%,领导还给她定了比别人更高的目标业绩。
冲锋陷阵的是自己,升职加薪却排除自己,女孩心中满腹怨气,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有一次,她担任李筱懿某场直播活动的负责人时,才被李老师看出端倪。
直播的前一个晚上,合作的品牌方出了意外,需要撤换部分商品。
领导却不了解前因后果,误以为是女孩没做好开播准备,当场就噼里啪啦数落了她一番;
女孩却一句话都不辩解,只是默默打开电脑解决问题。
第二天,她拿出了一个全新的直播方案,撤掉的商品也做了更换,而这一切,都是女孩熬了一个通宵的成果。
活动顺利结束后,李筱懿真诚地问她,明明是品牌方出了问题,怎么不跟领导解释清楚?你看你花了这么大的精力,领导却什么都不知道。
女孩却摇摇头说,自己觉得一解释就像在推卸责任,开不了口。
生活中,像女孩一样习惯吃“哑巴亏”的人,其实还真不少。
他们通常干的事情比别人多,责任比别人担得重,但是从来不懂得把自己的价值具体量化并表达出来;
这很容易导致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取得的成绩,却被领导以为是轻松完成的。
就像职场中那句特别扎心的话:
“只要领导不知道,干得再多再好,也等于白干。”
当我们经常抱怨机会有限、怀才不遇时,不妨扪心自问,是不是没有积极主动地让自己的工作价值“可视化”?
在职场中,唯有学会量化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付出,才更容易让我们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益。
一提到赚钱,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自己一没本钱、二没资源、三没人脉,怎么能赚到钱?
《有钱花》这本书中却通过两个完全相反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普通人赚钱的真正密码。
李筱懿一个朋友的女儿很喜欢咖啡和烘焙,2021年留学回国后,她就在上海开了一家很有情调的咖啡馆。
一开始,女孩满腔热情地筹备着各项装修细节:
安装落地窗,摆上绿植和书架,每一个杯子都精挑细选......
却没想到店铺经营了半年都没卖出几杯咖啡,小店很快就被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拖垮了。
而反观小区旁边的一家诊所,已经连续开了15年,貌似也从来没有爆火过,但是客源却一直很稳定。
两个店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个平平无奇不显眼,为什么结局却天差地别?
李筱懿老师在书中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
因为开咖啡馆的女孩并不知道,截至2023年5月,上海的咖啡馆数量已经暴涨到8530家;
她一脚踏入的,本就是一个厮杀惨烈的“红海”赛道,对于毫无经商经验就贸然投资的小白,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这家诊所之所以能够持续经营15年依然屹立不倒,其实是因为店主早已成功构建起了自己的“职业护城河”。
所谓“职业护城河”,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一种绝对优势,它包含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1. 门槛高。竞争对手难进入,所以位置相对安全。
2. 可持续。在一个领域积累多年,而且市场需求一直稳定。
就如这个诊所虽小,但店主的一张从业资格证,就已经阻挡了绝大部分竞争者;
而附近居民长期的就医需求,则是诊所得以长期维持的关键所在。
所以你看,当我们磨炼出一两项稀缺技能,或者掌握了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并把它磨砺到行业的中上水准,我们就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职业护城河”。
关于理财,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要有很好的经济基础,才有资格考虑“管理财富”;
李筱懿也曾这样认为,直到后来,她的妈妈和女儿打破了她的成见。
她的妈妈退休后一直热衷于买理财产品,但李筱懿一直觉得那只是老年人拿点闲钱随便玩玩,从来没期望能赚多少钱;
直到妈妈生日那天,老人家兴奋地告诉李筱懿,这一大桌饭菜跟这瓶酒都是自己这个月理财赚的。
妈妈还拿出一个小本子告诉李筱懿,自己每一笔投资,都是精心研究过的。
只见本子上用表格清晰地比较了不同银行和不同存款周期的利息;
除了定存,还有其它类型的理财产品,妈妈都分别列出了各自的收益和风险,其中有两个用红笔打勾的产品,就是她精挑细选后认为可以买的。
李筱懿看完忍不住感叹,虽然自己收入比老妈高很多,但理财的效率还真不如她。
她这才恍然发现,原来高效率的理财,并不需要具备多么雄厚的经济基础;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果能把手中有限的财富高效率的管理好,其实也是一门大学问。
妈妈的理财观让李筱懿打破了偏见,而女儿给她的启发则拓宽了理财的边界。
女儿上学原本是每天中午都回家吃午饭,开学一个月,她精打细算后提出要在学校吃午餐。
她说,学校的午餐每顿只要13-16元,肯定比家里单独开伙便宜;
并且食堂要求不能剩菜剩饭,这也可以督促自己多吃蔬菜;
最重要的是省下来回两趟的时间还可以在学校午休。
在学校吃了一段时间后,李筱懿发现女儿不仅爱吃蔬菜了,还变得爱和人交流了,这对于原本性格内向的女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意外收益。
李筱懿这才发现,女儿虽然年龄小,但却已经有了很强的理财意识。
她不但懂得对金钱精打细算,还会用高效的方法,把自己的学习时间、生活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经营得井井有条,这才是真正把理财意识融入到了生活之中啊。
有句话说得好:“理财不只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普通人想要高效率地管钱,除了在日常中精打细算,在工作中慢慢积累财富;
更在于要把理财意识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单纯的用“小钱”赚“大钱”。
几年前,李筱懿出席一场晚宴时发现,在座的女士除了自己,都是人手一个爱马仕铂金包,她心里一下就生出“一定要买一个铂金包”的渴望。
不久后,她就在朋友手里买了一个二手爱马仕铂金包,想着自己终于有了一个撑场面的包了。
没想到接着就爆发了疫情,各种活动全部停止,她几乎每天都是背着帆布包去买菜,这个昂贵的铂金包却只能放在衣柜里落灰。
她这才由衷地佩服卖包给她的那位朋友,因为她必须要卖掉原来的旧包,才会买一个新包,并尽可能让每个包都充分发挥价值。
而以她的身价,一次性买十个铂金包也不在话下。
李筱懿这才发现,原来越是富有的人,在消费上通常越懂得计算“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原本是商界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用收益除以成本,得出的比值越大,就说明获益越多。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投入产出比”的运用。
比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定制了100件黑色高领polo衫;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购买了很多同色同款的T恤,而360公司CEO周鸿祎最常穿的衣服,也是红色T恤衫。
这些大佬之所以总爱穿同色同款的衣服,就是为了不在穿衣服这件小事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你花钱的方式里,藏着自己的智慧与远见。
在日常购物时,如果我们也能用“投入产出比”的思维去思考和选择,通常就能免于坠入消费主义陷阱,把时间、金钱和精力花费在价值更大的事情上。
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莫过于赚到钱,管好钱,用对钱。
赚到钱,是实现所有梦想的基础,它需要我们去深耕自己的“职业护城河”;
管好钱,是积攒财富的必要条件,它需要我们把理财意识融入生活点滴中;
用对钱,是防止财富流失的最好方式,它需要我们戒除虚荣、丢掉攀比,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网上有句话很让人深思:
这世上90%的问题都能用钱解决,剩下的10%,也能用钱来缓解。
赚钱、管钱、花钱,是贯穿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当我们能真正做到赚钱不矫情,管钱不含糊,花钱不冲动,也就能积攒属于自己的财富,构建自己的幸福人生。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