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制造业“智改数转”,眉山发布《行动计划》→

政务   2024-10-21 17:38   四川  


眉山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眉山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四年眉山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标志着眉山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眉山市将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线上+线下”诊断全覆盖,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不少于600户,打造国省级试点示范企业、市级标杆企业145户以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评估企业35户以上,新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以上,推动900户以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智改数转”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行动计划》明确了五大主要任务,包括数智赋能提升行动、标杆企业培育行动、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服务支撑能力攻坚行动和安全绿色融合行动。这些任务涵盖了从诊断评估、示范标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能力提升到安全绿色发展的全方位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措施,推动眉山市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


全文如下

↓↓↓

眉山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2024—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信息化牵引作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全方位赋能制造业降本、增效、提质、扩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工业主引擎作用,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1+3”主导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智改数转”五大行动,推动制造业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助力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工作目标

到2027年,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线上+线下”诊断全覆盖,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不少于600户,打造国省级试点示范企业、市级标杆企业145户以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评估企业35户以上,新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以上,推动900户以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智改数转”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主要任务

(一)数智赋能提升行动。

1.实施“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按照“以评促转”思路,推进“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分产业、分批次开展工业企业“线上+线下”诊断,深度挖掘业务需求,构建“1+4+N”(1个市级、4个重点产业、N个企业)分类分级评估结果应用体系。以“一企一诊断书”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诊断方案落地转化,加快工业企业应用智能装备、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到2026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诊断全覆盖。

2.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鼓励工业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本地云平台迁移,培育德恩云、天府工业云等市内云平台服务商,发展轻量化、易复用的云化应用套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工业云化应用,推动企业利用云端系统开展制造执行、采购、仓储、环保、能源等环节数字化改造,全面推进企业采购云存储和计算服务。到2027年,力争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不少于600户。

3.推进企业高效联接、协同发展。鼓励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接,促进跨业务环节的数据共享,实现库存、采购、排产、配送等关键环节多流程数字化协同,提升企业间协作水平。支持企业应用云制造服务,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对关键业务环节进行数据挖掘,形成行业知识、大数据模型等,加快产业链业务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推动通威太阳能、信利显示等企业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跨越,实现关键业务环节精准预测和优化,打造“无人生产线”和“黑灯工厂”。

4.夯实“智改数转”项目支撑。建立“智改数转”项目库,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过程、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支持中小企业部署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系统,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到2027年,全市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超500个。

5.分级分类促转提升。聚焦“1+3”主导产业,分行业推进转型升级。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广应用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建设生产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制造核心模块。挖掘工业大数据资源,实现资产运营、生产管理、供应链协同优化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到2027年,力争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CMMM评估达3级以上标准。

电子信息产业。推广应用搬运和焊接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推动现场质量数据与生产管理软件信息实现高度集成,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高效协同。到2027年,力争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CMMM评估达3级以上标准。

装备制造产业。推广应用数控加工中心、搬运和焊接机器人、自动上料系统、机器人自动换刀系统、自动导引物流车、自动立体化仓库等智能装备,推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应用,提升装备制造领域智能化水平。到2027年,力争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企业CMMM评估达2级以上标准。

医药食品产业。推广应用智能物流、智能仓库等智能装备,推动生产状态在线监控、产品全流程追溯、大数据和近红外质量监测等技术应用。到2027年,力争推动医药食品产业重点企业CMMM评估达2级以上标准。

(二)标杆企业培育行动。

6.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聚焦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管理、生产调度、作业管理、车间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积极应用物联网、5G等信息化技术,部署智能传感器、数控系统、射频识别等模组,推动生产环节数据化连接,打通设备间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协同交互传输通道,实现车间信息的实时交互和共享。每年力争培育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到2027年,力争累计培育市级数字化车间60个以上。

7.打造一批智能化工厂。聚焦人员密集、劳动重复等生产制造环节,鼓励企业应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部署ERP、MES等信息化系统,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等技术,全面打通企业经营管理层与车间制造层、生产控制层之间的信息流,形成工业大数据,通过决策平台深度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生产管理精益化、产品管理信息化,构建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智能工厂。每年力争培育智能化工厂8户以上,到2027年,力争累计培育市级智能化工厂40户以上。

8.培育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建立示范企业名录,突出龙头企业引领,推动万华化学、金象赛瑞、信利显示等企业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数字领航”“灯塔工厂”等称号。强化中小企业示范,推动博雅新材料、青工科技等企业创建5G工厂。分行业培育一批转型标杆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到2027年,力争培育国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7户、“数字领航”企业2户、CMMM评估二级以上企业35户以上。

(三)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

9.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5G和“双千兆”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应用5G、时效性网络、窄带物联等技术开展内网改造;积极推动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德恩云、天府工业云等本地化云计算资源建设,完善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云安全等基础服务;鼓励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边缘计算、数据治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运营和管理效率。到2027年,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万兆光纤全覆盖,新增可统筹智能算力超180PFLOPS以上。

10.完善工业大脑平台体系。构建“1+9+N”工业大脑体系,融合贯通政府产业基础数据、行业公共数据、企业共享数据,实现工业领域政府治理和企业协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引导企业“上大脑、用大脑”,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采集共享、产品供需对接等服务,实现产业链智能化协同发展。到2027年,力争建成1个市级工业大脑平台,9个县(区)级工业大脑平台,N个连接企业。

(四)服务支撑能力攻坚行动。

11.建设“智改数转”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智改数转”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面向市内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的公共服务载体和一体化服务平台,建立高效的技术服务机制和本地化技术团队。聚焦数据采集、数控设备、软件服务等领域,引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智改数转”服务商、供应商,提升“智改数转”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到2027年,力争新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中心成员单位达20户。

12.推动工业互联网同制造业融合。重点打造德恩云、天府工业云、智慧物流共享平台等本地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企业生产上、中、下游及企业内部各环节数据流,提升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知识沉淀及调用、数据可视化等应用能力,提供协同采购、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创新应用服务,推动产业链企业“产、供、销、服”数字化协同,为产品、工艺、生产线、设备、能源等改进优化赋能、降本增效。到2027年,力争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

(五)安全绿色融合行动。

13.推动绿色发展数字技术应用。引导建材、钢铁、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加快生产运营、治污排污等环节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标杆项目。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智慧大脑,在管理、运营、治污上推广数字化监管,积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探索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园区开发碳管理平台,围绕重点产品开展碳足迹认证。到2027年,全市7个工业园区全面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园区,累计打造国省市绿色工厂135家、建设绿色低碳项目40个以上。

14.强化安全生产数字支撑。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应用,增强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智能决策、联动处置和系统评估能力。以眉山高新区、甘眉工业园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全要素网络化连接、敏捷化响应和自动化调配能力,实现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与不同层级之间的协同联动。围绕危化品生产、铝加工等重点关键环节,加快实施“智改数转”,加强特殊作业管理、特殊作业区域封闭管理、人员聚集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到2027年,力争打造“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示范场景5个以上。

15.筑牢信息安全防护保障。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工作,建立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工业企业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数据安全分级防护措施,提升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能力。鼓励企业采用商用密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手段,提升工业控制系统、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到2027年,力争培育优秀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2个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智改数转”工作统筹推进,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宣传推广经验做法,督促推动任务落实。探索建立制造业“智改数转”转型成效评价体系,开展全市数字化转型监测工作。实施第三方评估,从政策方案制定、项目申报等方面指导推动“智改数转”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出台“智改数转”专项支持政策,整合各级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各县(区)、园(新)区创新开展工作,推动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建设和示范标杆打造。积极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落地,及时兑现税收优惠等政策,助推企业“智改数转”。

(三)强化人才支撑。整合龙头企业数字化人才资源,引进“智改数转”领域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深入推进CM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等标准贯标,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依托本地高校、行业协会专家团队聚焦工业领域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对接,培育“定制+实践”型人才。

(四)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更多“智改数转”专项贷款产品,开设专项贷款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优化授信条件,推动投贷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资产质押、信用保险、网络安全保险、设备融资租赁等活动,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具体内容↓

来源丨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琴子   审核|汪小琴

欢迎投稿|图文/历史/游记/美食

投稿邮箱|3160831809@qq.com

山水洪雅
山水洪雅 · 中国养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