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水利部于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召开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有关情况,并和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王章立、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广东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周光华共同答记者问,水利部办公厅二级巡视员刁莉莉主持会议。
刁莉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水利部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王章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广东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周光华。下面,我们首先请王宝恩副部长作介绍。
王宝恩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这个特别之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走过了20年的非凡历程。
澳门三面环海,陆地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95%以上的淡水由珠海通过供水管道输送给澳门。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澳门、珠海等地频频遭受咸潮灾害袭击和影响。2004年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区遭遇了异常凶猛的咸潮,威胁到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同年11月,水利部组织珠江水利委员会全面启动应急供水保障工作。经周密筹划,2005年春节前夕从千里之外的上游水库应急调水至珠江口的澳门、珠海等地,以压制咸潮、保证补淡,调水距离长达1000多公里,跨越贵州、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历时10天,开创了“千里调水压咸潮”的壮举。
为了更好地开展“压咸补淡”调水工作,2006年成立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全国首个将抗旱职能纳入统一管理的流域性总指挥部,有力推动“压咸补淡”调度从被动到主动、从应急到常态、从局地到流域,全流域统一调度更加有力有效。同时,水利部系统谋划珠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龙滩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构筑起珠江流域坚实的供水保障防线,并在多次抗旱保供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6年,水利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还签署《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的合作安排》,建立了固定交流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澳门水利务实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构建了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组织珠江委与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有关部门,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确保了用水安全。据统计,20年来累计调水756亿立方米,形成了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多方共赢局面。
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为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作出了积极的水利贡献,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我先简要介绍这么多,接下来,我和我的几位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刁莉莉
谢谢王宝恩副部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问答环节
问答1
人民日报
请介绍一下什么叫“压咸补淡”,它的原理是什么?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珠江委吴小龙主任回答。
吴小龙
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珠江流域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压咸补淡”通俗来讲,就是通过科学调度上游水库群,有效补充河道淡水径流量,从而压制咸潮上溯,使咸潮影响范围下移到取水口以下,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抽取淡水的有利条件,从而保证正常取水使用。
河口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海水入侵,是河口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河口及三角洲河道,是上游河道淡水径流和外海高盐水的交汇区。在枯水期,径流量减小,外海高盐水在潮汐动力的推动下,逐渐向河道上游扩散,河道内水体变咸,进而引发咸潮,导致取水口无法正常抽取淡水;反之,当径流量增大时,咸潮影响范围下移,取水口可以正常抽取淡水。因此,在目前潮汐动力不可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增加河道径流便成为了应对咸潮的有效手段。
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交错,潮水往复涨落,咸潮上溯复杂多变。在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上游河道径流小,潮汐动力相对变强,河口咸潮上溯就会表现为活跃期。大湾区城市群供水水源以河道取水为主,河口咸潮影响期间,取水口附近含氯度严重超标,甚至连续数日无法取到淡水时,城市供水安全就会面临严重威胁。从我们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20年的实践来看,“压咸补淡”是应对珠江河口咸潮的最有效方式。
20年来,尽管遇到了2008年冰冻灾害,2010年西南大旱,2021年珠江流域东江、韩江60年来最严重干旱等困难,尽管面临不同的水情、工情和咸情,但是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探寻规律,破解重重难题,科学实施“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经历了从应急调控到主动作为再到探索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过程,有力保障了珠江流域供水安全。谢谢!
问答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请问为了保障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防御司王章立专员回答。
王章立
谢谢记者提问。为确保澳门、珠海等大湾区供水安全,我们全面加强珠澳地区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当地供水能力,建立了珠江流域水量调度协调机制,多次成功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有力保障了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一是加强供水保障顶层设计。水利部从整个流域层面统筹规划珠澳供水保障措施,2006年组织编制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2020年又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通过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和流域统一调度来解决澳门、珠海供水安全问题。
二是完善供水工程保障体系。水利部加快推进流域控制性水工程建设,西江上游龙滩等大型水库相继建成,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2023年完工,纳入调度范围的骨干水库兴利库容由2004年的68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55亿立方米。同时,珠海市相继建成竹银水库,平岗、竹洲头泵站,以及对澳供水第四管道等供水保障工程,对澳供水能力从每天20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天70万立方米。
三是构建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2021年珠江流域遭遇严重秋冬春连旱,李国英部长提出构建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基础,珠海竹银等当地水库抢抓时机抽蓄淡水补库,“灌满门前水缸”;“第二道防线”是关键,抬高近地大藤峡水利枢纽蓄水位,适时开展“压咸补淡”应急调水,确保淡水按时、保质、保量到达下游取水口;“第三道防线”是保障,远地天生桥一级、龙滩等水库持续向“第二道防线”补给水源。“三道防线”打造了全流域、大空间、长尺度、多层次的供水保障格局,对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四是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目前,珠江流域Ⅰ~Ⅲ类水质占比超91%,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西江干流梧州段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国家重要省界断面水质总体为优,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保障了水质安全。
五是建立合作保障机制。水利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的合作安排》,开展水利事务合作,在深化供水安全保障、涉水工程建设、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问答3
人民政协报
请问为什么要从流域层面来统筹实施“压咸补淡”?珠江委为此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珠江委吴小龙主任回答。
吴小龙
谢谢人民政协报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从流域层面来统筹实施“压咸补淡”,这是由珠江流域的水资源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布局和水利工程条件决定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珠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江是自西向东流,北江、东江自北向南流,逐渐由山地过渡到冲积平原。流域的大型水库多建在上中游,库容大、调节能力强,但距离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需求大的下游三角洲地区相对较远;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江汇流、八口出海,河网密布、地形平坦,多以中小水库为主,库容较小,在城市供水体系中一般起到短时间调蓄和应急储备的作用,流域水资源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珠江流域枯水期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必须统筹优化全流域水资源配置,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工程体系,综合考虑上下游供水实际和用水需求,在咸潮影响关键时期通过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水工程,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多年来,珠江委实行流域防汛抗旱统一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保证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的顺利实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珠江防总办公室平台作用,建立完善“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调度管理机制,及时将水利、气象、交通、电力等部门纳入珠江防总成员单位。按照“讲政治、保安全、求共赢”的共识,珠江委与流域相关省(自治区)发改、水利、电力、航运等部门建立了调度工作机制,确保流域统一调度高效顺畅运转。
二是强化统一调度。统筹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多目标,构建以流域统一调度为核心、各级水利部门分级管理、相关行业部门协同配合的调度指挥体系。统一调度珠江流域上下游、干支流水库群,实行流域水量科学精细调度。特别是在历年抗旱压咸保供水的关键时期,实施“千里调水压咸潮”,有力确保了澳门、珠海等地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珠江委大力推进数字孪生珠江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建成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并投入使用,不断提升系统感知、预报预警、调度创新、平台集成等水资源调控能力,为科学、精准、及时调度提供科学支撑。谢谢!
问答4
封面新闻
澳门毗邻广东省,请问广东省开展了哪些工作来保障澳门等地的供水安全?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广东省水利厅王立新厅长回答。
王立新
感谢封面新闻记者的问题,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广东和大湾区供水安全的关心支持。广东处于珠江流域下游,东江、西江、北江在珠三角汇合后注入南海。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本地水资源仅占全省32%,虽拥有丰富的上游来水,但枯水时段极易受咸潮影响。澳门淡水资源匮乏,95%以上的原水由内地供给。本世纪初,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澳门频频受到咸潮灾害的袭击。2004年以来,广东省水利厅坚决落实水利部部署要求,全力配合珠江委做好流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对澳供水设施,确保在咸潮期间也有足够的优质原水供应。目前,珠海对澳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
一是完善供水保障系统。广东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流域相关规划要求,加大对澳供水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珠澳供水系统中最大的蓄水水库——总库容4018万立方米的竹银水库建成,为整个珠澳供水系统增加了65%的淡水储备。随着对澳供水第四管道工程、平岗—广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广南梅原水系统等工程建成通水,对澳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澳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目前珠海对澳门供水能力达到每天70万立方米,供水含氯度远低于250毫克每升的国家标准。
二是筑牢“第一道防线”。珠海当地水库作为梯次供水保障“第一道防线”,肩负直接供水任务,确保优质足量淡水责任重大。广东省水利厅制定相关预案,密切跟踪雨情水情咸情,滚动优化水库运行和补库计划,根据流域“压咸补淡”调度要求,及时做好“第一道防线”抢蓄淡水工作。同时,不断强化珠澳供水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管网维护、水质监测,保障珠海、澳门等地正常、优质、安全供水。
三是建立保障长效机制。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双方代表签署《粤澳供水协议》,双方在政府层面建立了更加稳定的供水合作机制。广东省水利厅认真落实《粤澳供水协议》相关要求,去年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更加有力推进了粤澳供水合作持续发展。
另外,在保障好对澳门供水的同时,广东省水利厅全力做好对香港供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组织珠江委编制了流域综合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等,谋划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广东省全面落实规划要求,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今年1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完工,6月1日起已正式向沿线受水地区供应西江水,大大缓解了东江供水压力,并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下一步,广东省水利厅将认真贯彻水利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能力提升、万里碧道、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水利保障、智慧水利、水文现代化、水利治理能力提升等8大工程,建设“五纵五横”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江河安澜的防洪安全网、秀水长清的万里碧道网、优质普惠的农村水利保障网、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利网等5张网,推动水利现代化水平迈进全国第一梯队,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问答5
人民网
广西位于珠江流域上中游,请问广西在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下游地区的供水安全?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周光华书记回答。
周光华
谢谢人民网记者提问,也谢谢各位记者对广西水利工作的支持。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广西位于珠江流域上中游,西江横贯全区,广西85.4%的面积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河流呈树枝状汇集于梧州后向东流入广东境内。西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240亿立方米,占广西径流总量的81.4%。同时,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三道防线”中,“第二道防线”大藤峡水利枢纽坐落在广西桂中盆地,“第三道防线”中的龙滩、百色等骨干水库分别位于广西红水河和右江上游。因此,广西是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核心水源地之一,西江也是连接滇桂黔、通往大湾区的“黄金水道”。
2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全力配合水利部、珠江委“压咸补淡”调度工作。广西各级水利部门和相关单位始终把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按照水利部、珠江委的统一调度,克服各种困难,连续20年确保了下游地区供水安全。
二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压咸补淡”水源保障能力。20年来,广西不断加强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西江的龙滩、大藤峡,郁江的百色、老口,柳江的落久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可利用有效库容超过170亿立方米。其中大藤峡、龙滩、百色等水库已经作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为开展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提升了“压咸补淡”的水源保障能力。
三是全力加强西江沿线水生态保护,做好“压咸补淡”的水质保障。强化沿江水土流失治理,严格西江流域岸线空间管控,纵深推进西江流域“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管控污染物入河排放,广西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排在全国前列,西江广西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保持100%,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切实做好“压咸补淡”水质保障。
四是加强区域水工程调度,确保“压咸补淡”精细化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加强与电力、航运等各方沟通协调,根据调度指令,研究细化调度方案,指导沿线的河池、来宾、贵港和梧州等地认真做好调度期间的护水和安全等工作。同时,我们积极组织水库开展汛末蓄水工作,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洪水资源,全力蓄水保水,确保西江枯水期有水可调,全力做好“压咸补淡”水量保障。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将一以贯之落实水利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化广西水网,全面增强广西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充分发挥区域内水利工程系统优势和综合效益,为持续确保大湾区供水安全作出广西的新贡献。谢谢!
问答6
澎湃新闻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了20周年,能否介绍一下调度的难点是什么?另外,形成了哪些技术优势?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防御司王章立专员回答。
王章立
谢谢记者的问题。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由最初的调水压咸发展成统筹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多方共赢。实施“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预测预报方面,咸情预测预报难。珠江河口咸潮上溯规律复杂,地形、河道径流量、潮汐动力、风、浪等因素对咸潮上溯影响较大,用好枯水期宝贵的水资源进行“压咸补淡”,必须精准确定压咸流量和时机,这对咸潮预测预报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雨水情预测预报难。实施“压咸补淡”调度离不开雨水情预测预报的支撑,枯水期时间跨度大,由于中长期降雨预报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江河流域产汇流预报模型也有待完善,还要考虑水库调蓄的影响,因此枯水期雨水情中长期预测预报难度很大。
二是水工程调度方面,“压咸补淡”调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西江上游调水到珠江口,水流演进距离达到1336公里,而且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流条件复杂多变。实施调度需要流域上、中、下游水库群梯次接力,控制淡水精准压制咸潮,这对水工程联合调度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以上难点,水利部持续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通过科技赋能,强化“四预”措施,支撑“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顺利实施。
一方面是提升预测预报精准度。针对咸潮,持续推进珠江口咸情监测站点建设,结合水下地形,建构珠江口咸潮预演模型,实现径流、潮汐动力、风、浪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咸潮精准模拟,精准预报取水口取淡几率,以此为依据确定最佳压咸流量,有效支撑调度决策。针对雨水情,锚定“延长预见期与提高精准度有效统一”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同时建构流域长、中、短期多尺度耦合的雨水情预测预报模型,持续提升枯季雨水情预测预报精度。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开展精细网格降雨数值预报和水文预报模型耦合研究,进一步延长预见期。
另一方面是开创新型水工程调度体系。建构单个水库优化调度、多库联合调度等多种调度模型,创新形成“月计划、旬调度、周调整、日跟踪”的调度方式和“打头压尾”“避涨压退”等调度技术。这里解释一下,“打头压尾”是指在一个潮周期内大潮转小潮过程中,会出现咸潮影响较小的时段即取淡“窗口期”,在“窗口期”的开始时间即“头”和结束时间即“尾”分别加大压咸流量,在“头”和“尾”之间适当减小压咸流量,可以实现用较少的水量达到延长取淡时间的效果。“避涨压退”是在一个潮周期内,避开涨潮时段,仅在退潮阶段加大流量压制河口咸潮,“避其锋芒、以柔克刚”,以最经济的水量达到压制咸潮的效果。谢谢!
问答7
中国水利报
今冬明春,澳门等地供水安全保障形势怎么样?能否介绍一下本年度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珠江委吴小龙主任回答。
吴小龙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问,下面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冬明春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天然来水较常年偏少1~3成。珠江委提前部署,科学调度,持续做好储备、调度、协调工作,目前西江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蓄水情况总体良好。截至11月21日,“第三道防线”西江上游天生桥一级、龙滩、光照、百色4座骨干水库有效蓄水量169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2成,可满足枯水期持续向下游补水需求;“第二道防线”西江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目前的水位已接近正常蓄水位,有效蓄水量超过13亿立方米,已经做好实施“压咸补淡”的调度准备;“第一道防线”珠海当地供水水库群总有效蓄水量5130万立方米,基本实现“灌满门前水缸”。
这主要得益于今年入汛以来,水利部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提前组织珠江委在防御流域历史罕见13次编号洪水的同时,全面开展了供水安全保障各项工作。
一是提早编制调度方案。密切跟踪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咸情,持续开展中长期预测预报,提早编制了《2024—2025年珠江枯水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方案》,科学制定供水保障应对措施。
二是筑牢供水保障防线。今年汛前控制西江上游骨干水库有序消落水位,汛期会同流域各省(自治区)调度全流域水工程拦洪超过110亿立方米,确保了防洪安全,同时有效增加了雨洪资源,为枯水期供水保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提前实施龙滩、大藤峡等西江骨干水库汛末蓄水调度,增蓄水量35亿立方米,持续筑牢供水保障防线。
三是加强统筹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澳门、珠海等地供水需求,加强与相关省(自治区)发改、水利、电力、航运等部门沟通,协调各方用水需求,统筹制定调度计划;及时向澳门方面通报供水保障情况,持续深化供水保障协调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密切监视流域雨水咸情发展,筑牢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在咸潮严重影响期间及时启动“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全力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谢谢!
问答8
新华社
近年来,保障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水安全面临什么新形势?水利部门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谢谢!
王宝恩
最后一个问题我来回答。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是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政治任务,是彰显“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规划、久久为功,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总的来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来,成效显著,但从当前形势分析,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从极端天气变化风险看,近年来,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逐步放大,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群供水保障率要求更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水利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完善取水监测计量体系,严控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加快节水科技创新应用,不断推进节水产业化和产业节水化。
二是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大藤峡水利枢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已建骨干工程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等工程前期工作,提升咸潮上溯期间区域引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咸潮灾害影响。
三是持续推进流域统一调度。随着纳入联合调度工程数量的增加、调度目标的综合、调度时段的延长,水工程联合调度决策难度、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流域管理机构要统筹各行业、各部门用水需求,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做好水工程联合调度。第一,加快推进珠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完善数字孪生“四预”平台,提升抗旱“四预”水平,增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第二,建立梯级水库群与水网工程联合调度技术体系,加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协调,最大限度发挥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第三,完善梯级水库群及水网工程联合调度的体制机制,建立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调度指挥指令畅通、执行到位。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筑牢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全面提高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水平,更好增进粤港澳大湾区民生福祉,努力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刁莉莉
感谢王宝恩副部长和其他几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觉得不错请分享给朋友们哦!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
本期编辑:阿丹、海超、檬檬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分享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公众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转载文章均会标明转载来源,资源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并感谢原创作者,但文章可能存在部分文章及图片多次转载后,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仅标明转载来源的情况。若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nsbdyslkj@126.com,进行删除或补充标明作者和出处。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共筑学术交流新天地 同谱人水和谐新篇章
微信号:nsbdqk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