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宣传画:毛主席逝世后,江青同志的形象从正面变成了反面

文摘   社会   2024-09-03 12:00   安徽  

1976年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充满悲情与转折的年份,尤其是当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被一股深深的哀思所笼罩。然而,在这沉重的悲痛之下,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与团结,将失去领袖的哀伤转化为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一转变,在那一时期的宣传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1976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幅极具时代意义的宣传画,画面虽未直接描绘毛泽东主席的形象,但那句“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标语,却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吹响了全国人民从悲痛中觉醒、从哀伤中奋起的集结令。这幅画,不仅仅是对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哀悼,更是对他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对未来道路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

随后,在1977年1月,另一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宣传画再次触动了人们的心弦。画面上,一位女青年胸前高举《毛泽东选集》,与身旁的男青年并肩而立,他们面色凝重却精神饱满,眼神中透露出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无限热情。这幅画,不仅是对《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的庆祝,更是对全国人民在领袖逝世后迅速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生动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张宣传画中,人物形象的微妙变化也反映了历史的深刻转折。在毛主席逝世前,江青同志在宣传画中的形象多为正面,但毛主席逝世后江青同志的宣传画上的形象也被恶意画成反面形象。江青同志作为毛主席的好战友,毛主席在世的时候他们都规规矩矩的,毛主席逝世后他们就开始胡言乱语,欺负江青同志。

这些宣传画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依然能够感染人心,关键在于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它们不仅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更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精神支柱。它们以朴实无华的画风、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美闻博览
博众家之长,览天下美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