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明情 向未来丨沪明情缘 历久弥坚

时事   2024-10-19 11:12   福建  







10月14日至18日,在沪“小三线”三明建设者返乡联谊活动在三明举行,132位曾经在三明奋斗的老职工及其家属欢聚一堂,到三元、泰宁、清流、沙县等地,感受红色热土的变化与发展。

本次活动以“追寻建设三明记忆,助力沪明对口合作”为主题,让更多在沪“小三线”三明建设者了解三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提升“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在上海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全力推动沪明对口合作工作走深走实。


当何炯再次踏上三明纺织厂原址时,这里早已没有了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沪明小学课堂传来的琅琅书声。

“我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这次回来都快认不得路了。”何炯笑着说。

在距离沪明小学不远处,一座烟囱基座静静伫立,上面写着“三明纺织厂烟囱旧址”。这是老职工们找到为数不多属于三明纺织厂的记忆。



20世纪70年代,三明纺织厂由原上海国棉26厂迁建而成,一批上海建设者千里迢迢来到三明、扎根三明,在这里留下了青春和汗水,为三明工业城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何炯就在这批建设者中,1970年,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丈夫一起跟着南下大军奔赴三明。从此,上海少了一家国棉26厂,三明多了一家三明纺织厂。

“那时根本就没想过再回上海。”何炯说,当时她和丈夫新婚不久,他们把家里刚添置的新家具也一起搬来了三明。

“每天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大家的心是热的,劲是足的。”何炯回忆道。机器的轰鸣声,是她心中最动听的音乐,每一根纱线的编织,都凝聚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明纺织厂不仅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她与丈夫共同奋斗、彼此成长的见证地,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繁华的工业城。

“虽然三明纺织厂已经不在了,但我们的记忆和故事会永远留在这里。”何炯深情地说,她抚摸着那座烟囱基座,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年的温度。这座烟囱,就像一座丰碑,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见证着三明从工业城到现代化城市的华丽转身。

在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墙上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加上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众人的思绪都带回到那股南下支援的建设热潮中。

1958年,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化纤等企业相继投入建设。由此,上海与三明构建起了密切的联系,一大批上海知识分子、管理人才、熟练技工随厂迁往三明,他们怀着以爱国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为核心的上海支闽“小三线”建设精神,为三明的工业之城崛起源源不断提供全方位支持。

熊海曦于1965年2月随父母从上海来到三明,居住在荆东森工大院,从三明地区建筑工程公司子弟学校读书到华岭知青农场插队,再到三明技校读书,分配到三明公交公司工作,在公交公司工作期间还脱产读电大专科、厦大本科。可以说熊海曦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三明这座山城。

“那时的荆东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到处都是山,而且是很高很高的山,我在上海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山。”熊海曦回忆,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生活的地方离城区很远,进城看场电影来回要走4个小时,好在森工大院的居民讲的大部分是上海话。

时隔多年重回这片曾经奋斗的热土,熊海曦坦言变化巨大。“都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三明把这个理念诠释得很到位。”熊海曦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空气特别好,城市绿化做得好,市区的大烟囱少了,而且烟变白了,整座城市非常干净、漂亮,也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这次返乡,熊海曦还有一个身份——在沪“小三线”建设者回乡联谊活动的组织者。他表示,自己看望了不少三明地建公司调回和退休后居住在上海的老同事,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而且这次活动他们没有人参加。“我就想着一定要把在三明的所见所闻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正在飞速发展。”



山海情深、沪明同心。此次在沪“小三线”三明建设者返乡联谊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致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和展望。以建立沪明对口合作关系为契机,两地正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区域协作,共同打造对口合作典范,加快推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文字:全媒体记者  朱丹宇  通讯员  邱求金

新媒体编辑:徐丽贤

初审:徐丽贤
复审:施菲菲
终审:黄春霖


三明日报
这里有三明权威的时政新闻,有用的生活服务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