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典型诈骗案例,请注意防范!

民生   2024-09-28 16:07   西藏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犯罪分子开展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并且该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特向同学们作以下科普,希望大家能够将预防诈骗牢记于心。


案例一:刷单诈骗

案例介绍:

      毕业在寻求工作的某大学生在家刷手机时收到一条招聘信息,该大学生就想详细了解对方,称只要给商家主播,冲刺投票就能赚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该大学生欣然答应。随即,对方发来了一个二维码,他便扫码下载了一款APP,注册登录后就有“助理”发来了信息,“现在发布一些投票任务给你,需要你先垫付钱款,完成后会将本金和佣金一起返回”在对方“指导”下,胡女士完成了几个任务,也顺利拿到了本金和佣金,当对方要求做大金额任务时,该大学生也丝毫没有犹豫,在对方的要求下,继续转账3笔共45000元,坐等返利的大学生等来的却是“操作失误,需要继续转钱才能返利”,此时这位大学生才意识到被骗了。





防骗分析:

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如果刷单真的那么赚钱,为什么大家还要辛辛苦苦上班呢?所以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记住,网络刷单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二:杀猪盘局

案例介绍:

      正处于大学阶段的小张在网上结识了小李,两人互加微信后逐渐加深了解“他说自己在上海搞工程,身价千万,平时喜欢健身和旅游”在小张看,小李不仅帅气多金还对自己关爱有加,正是自己想要的另一半。在确定恋爱关系后,小李小张推荐了一款据说是国家重点扶植的投资平台一-“中国石油”项目,小李告诉小张自己通过该平台投资赚了很多钱,想跟她一起赚钱。在其指导下,小张在该平台完成了首单,之后又被小李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开视频付费通道、解除关联绑定等理由陆续充值了50万元。就在陆续充值后,小张明显感觉到小李的冷落,说好的提现利润也没有兑现,投资的钱更是石沉大海。小张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可这也让小张犯起了难,被自己“男友"诈骗,左思右想之后,小张最终还是选择报警。




防骗分析:

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投资。警示读者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虚假的承诺蒙骗,杀猪盘骗局展现如何制造看似真实的投资项目,并通过夸大其利益和价值来吸引投资者。提醒读者要仔细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三:注销白条金条

      某女大学生,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能够详细准确地报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其在“京东金条”上有借款额度,但是贷款利太高,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如果不关闭会影响征信,来电目的是帮助其关闭京东金条额度,清理网贷利率偏高等信用风险问题,并向其提供了“工作证号”“银监会证件”“京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明”等。该职工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引,点击了对方提供的名为“信用中心”虚假网址链接,开启屏幕共享等相关功能,紧接着自己手机被对方实时操控,无法接打电话。随后,其银行卡内资金被对方分8次全部转走,共计被骗31万元。




防骗分析: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192”开头的手机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冒充金融客服,准确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很多受害者一听到对方报出的个人信息完全正确,又被对方以影响征信为由进行威胁,于是放松了警惕。所以,接到这类来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192”开头的来电,这并不一定都是诈骗电话,但对陌生电话请一定多加防备。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四:冒充公检法

案例介绍:

      杨某某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联通互联网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名下有一张电话卡涉嫌电信诈骗,已经发出12000多条诈骗短信,要求杨某某立刻前往海口市公安局报到,否则要将杨某某的手机停机。之后对方帮杨某某的电话转接到海口市公安局“高翔”警官,“高警官”告诉杨某某,其电话卡涉嫌参与电信诈骗活动,并声称杨某某名下工商银行卡曾收到诈骗集团组织者张某给予的59.8万元。之后,“高警官”要求杨某某必须将其名下银行账户里的所有资金整理好后发给他们进行核实。“高警官”添加杨某某微信后,在2022年的放假期间,“高警官”每日都会佯装关心杨某某,获得其信任,主动向其介绍、解释杨某某电话卡参与电信诈骗的情况,并教杨某某下载某手机APP,该APP可以远程操控别人手机。




防骗分析:

这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在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会冒充公安机关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利用公检法的威信力击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然后,骗子以受害人涉嫌犯罪恐吓受害人,进一步击溃受害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实行诈骗。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五:好友诈骗

案例介绍:

      黄某和朱某收到大学同学“小徐”的QQ消息。对方称“表妹出了车祸,急需要4800元做手术”,需要他们帮一下忙。“小徐”首先问他们要了各自的银行卡账号,并给他们转了4800元,却说要24小时才到账,并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的微信转钱给自己的表妹。黄某和朱某想着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看到“小徐”发的转账记录截屏,也就信以为真,毫不犹豫加了“表妹”的微信,两人分别从微信转了4800元给“表妹”。然而事后得知“小徐”的QQ号被盗了,黄某的微信也被“表妹”拉黑了,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防骗分析:

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你网上投资理财、炒虚拟货币、博彩赚钱的都是骗子!你当他是神,他当你是傻!这类诈骗犯主要是在前期打造一个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或是扮演一个知冷知热的贴心爱人,来蓄意接近受害者。这类骗子非常善于隐蔽自己的目的,寻找被害人心理防线,增加信任感之后,循序善诱受害人,对其钱财进行诈骗。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六:电商平台

案例介绍:

      退休后的黄女士(化名)想开一家网店打发时间,就在微信上搜索“跨境电商”,点击浏览了相关网站,看到其中有一个网站上,有很多人留言说自己是小白,希望能得到教导,黄女士也跟着在上面留言。不久后就有人下单了黄女士店铺商品,“潘老师”发来了另一个境外网址,让黄女士“进货”,价格比店里的便宜很多,利用这境外网站进行一件代发,以此赚钱。“潘老师”告诉黄女士如果有客户下单,订单号要填写到这个网站上,发货前要自己先垫付,等客户确认收货之后,她的账号会得到相应的店铺商品销售金额。之后一个多星期,每天都有“客户”在黄女士的店铺下单,黄女士就一直充值并点击发货,直到后面订单越来越多,黄女士想着先提现,但是点击提现,系统却显示需要所有订单都完成收货才能提现,黄女士只能不断往账户里充钱发货,但是源源不断的“订单”让黄女士一直没办法提现,黄女士这才醒悟过来被骗遂报警。




防骗分析:

电商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虚假宣传、虚假商品、虚假网站等等。其中,虚假宣传是一种常见的骗术,诈骗者通过虚假宣传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虚假商品则是通过虚假的商品信息来欺骗消费者,例如商品图片与实物不符等。虚假网站则是通过仿冒网站等方式来骗取消费者的财产。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案例七:色情引诱

案例介绍:

      李某报警称,其在家中玩手机时,在一聊天群里看到一个“同城”约炮的二维码,就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叫“喜之恋”的APP,注册登录该APP后,客服告知李某需充值打赏主播进行积分,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约炮”,李某向对方账户转账14128元后,客服消失了,主播不见了,炮更没约成......




防骗分析:

这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会在网络上散发所谓“包小姐”的招嫖信息,大多附带上露骨的性感照片,等受害人主动找上门时,骗子立刻承诺服务内容,诱惑让受害人悠然神往,丧失理智,等幡然醒悟后再与对方交涉后,骗子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加强防范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如何预防诈骗?
01
国家反诈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会定期更新最新的反诈骗案例和警示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各种常见的骗术和防范措施。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骗子的受害者

02
不轻信假信息




    目前,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有官方电话,“无显示号码”基本上来源网络电话,要么是打广告的,要么就是诈骗,总之看到“无显示号码”来电,直接挂断就好。,千万不要轻易汇款或点击不明链接,防止造成财产损失。


03
及时求救报警




    如果遇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行为,无论是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都可以报警。





来源:宁波市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


日喀则市反诈骗中心
日喀则市反诈骗中心官方公众号,接受咨询举报,发布预警提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介绍经典案例,增强群众防骗意识,提高群防骗能力,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