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考研还有 38 天
A:本人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是工艺美术金属艺术,现任金工班班长。
A:本人保研方向仍选择清华美院工艺美术金属艺术专业,是因为自身对金工专业的热爱,以及本科阶段打下了一定的金工基础,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创作与研究。
在研究生阶段本人希望发挥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深入对工艺美术的研究,聚焦金属艺术专业领域。
A:考研与保研都有准备。考研班学习的设计史、工艺史相关知识被我运用到保研面试中。最大的困难是对未来的迷茫、未知,考研保研出国等未来方向没有一条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这个困难无法被彻底解决、只能逐渐将困难缩小,不断完善自己强化自身。
A:变化没有计划快。
A:星爷说能保研就千万不要考研;星爷的论述题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我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A:高考完就是英语的巅峰了,四级越早考越好。学英语考验的是持之以恒,语法啥的大学前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积累了。如果有个水平相仿的搭子一起学可以事半功倍。
A:本人以独立作者的身份邮箱直投过两篇期刊,最终两篇论文都发表在科技核心期刊《中华手工》上了。
研究过程中避免不了需要田野调查,在访谈金属工艺品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时我往往会找个善于控场、口才能力强的搭子一起,我在访谈中主要任务时去预设问题、记录以及总结归纳。意识到自身优势与短板,找到相应的方法去弥补劣势发挥优势。
A:我参加过很多的学校项目,如清华大学学推计划、大创项目以及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还有参加过其他学校、地区的设计工作营。
一般不定时会在公众号、info等上发布,需要经常留意网上的各种信息,到时候根据要求立项或参加感兴趣的他人项目即可。
在工作营里会有一些设计相关课程,主要是拓宽视野,启发创作灵感;项目主要是根据感兴趣的主题深入研究,伴随着研究会有相应的成果产出,例如竞赛、创业、专利、论文等。
A:本人并没有申请专家信
A:首先我不建议一稿多投,有不同比赛的规则要求各不相同,尽量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我参加过商赛、首饰方向比赛、工业设计方向比赛、非命题设计比赛等。
既有自己完成的比赛又有合作完成的比赛,参加的专业竞赛大多是首饰方向比赛。工艺美术的比赛数量较比其他设计专业比赛数量较少。很多平时的实物作业要么不够成熟,要么没有合适的赛道不能用于投赛。很多比赛需要根据比赛命题来单独设计作品。
首饰类的比赛获奖率基本上都不高,只能多投且每个项目需要较高质量。
A:有过专利申请。专利在不同专业的份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像是工业设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可能对保研会有较大帮助,在偏向造型的专业加分较为有限。
A:大三结束的假期开始准备。我个人的作品集没有再格外准备项目,而是将前三年的课程或课外作业进行完善和排版。
A:我个人的作品集没有再格外准备项目,而是将前三年的课程或课外作业进行完善和排版。
A:这个没啥特别的ps、lightroom等一系列软件。软件都是边实践边学习的,参加比赛有时就是学习软件的好方法,完整地做完一套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去学习对应的软件知识。
A:作品集因为没有单独去新设计作品,准备作品集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排版上。作品是大部分作品采用的是采用主图搭配细节图与工艺图或设计图的形式。
A:对于工艺美术系或其他有实物作品的学生而言,平时做完作品一定要好好拍摄,这样在制作作品集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不至于作品已经生锈氧化了或者找不到的情况。
A:ppt要服务于面试答辩,需要更加明确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依旧采用主图搭配细节图与工艺图或设计图的形式,但自述时间有限ppt需要详略得当,有些过程或不重要的作品可以缩小比重少放些图片,一到两个自己满意的项目着重去准备。
A:本校没有笔试
A:没什么出乎意料的,首先是面试前我在自述计时时间总会超时20秒,面试时也确实超时20秒了,但不影响整体效果;其次是之前的面试模拟我预演的都是台前脱稿自述与答辩,其实现实是坐在电脑前投屏展示,难度会相对减少。
A:我面试时的紧张逐渐转变为兴奋,声音洪亮思维也比较活络。
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了解较为重要的或近期的学术事件,了解专业内的设计师、艺术家等。提前预想一些老师会提问的问题,根据自己ppt作品集内容推测,网络上往年面试问题的总结等等,因为思考时间很短很多问题没有提供思考时间。其次不要着急赶紧结束面试,和老师多聊一会可能代表老师对你比较感兴趣。
A:多看看其他专业书籍丰富自身,之后看问题、做研究、做创作的视角也会开阔些。
A: 不能确定,但最好是考一下,清华出去交换的资源丰富,去了解一下其他地区工艺美术或设计领域的发展情况。
A:研究生期间本人的成果。我有读博的意愿但是需要看具体情况再做分析。
A:还不能完全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会继续深入工艺美术金属艺术方向研究。本人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与非遗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在主攻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延伸出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思考。
A:内耗无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