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摘   2024-10-22 18:47   陕西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山河同春,民族同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犹如五十六朵花,绽放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你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历程吗?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哪几个共同体?

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自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体现出建构上的政治性、内容上的多元一体性和发展上的继承性特点。民族政策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差异,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关政策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理念: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

总要求: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根本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本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要坚决反对“两个主义”: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各民族“三和”: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各民族“三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催生出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民族团结事例。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伊犁州十大杰出母亲”——吴秀芳

吴秀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报社退休职工。20多年来,这位锡伯族母亲用真挚的母爱和坚强的意志撑起一个多民族家庭,抚养8个孩子长大成人。这些年,吴秀芳不仅努力经营好自家的生活,还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2004年,她荣获“伊犁州十大杰出母亲”称号。此时,家中经济状况稍微好转,她决定回报社会: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1/3用于帮助他人。2004年至今,她先后资助了20多名学生上学,涵盖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多个民族。看到谁家有了困难,她总会施以援手。“我只是做了一位母亲、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吴秀芳诚恳地说,“我的肩膀上扛着两面旗帜:一面是共产党员,一面是先进模范。我必须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中国民族报)



END

美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纪昌宏

撰稿:王雅馨

审核/指导:李江涛

监制:赵苗





咸师美术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会为美院全体学生服务,展示美术学院特色与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