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这是另一个“扎保”的故事

健康   2025-01-31 19:35   青海  

大年初二一大早,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听说有人骑马受伤,扎西东主挂断电话立刻换好衣服,拎起医疗箱就出发了……
正值新春,大家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伴随着阵阵鞭炮声,扎西东主匆忙地赶往40公里以外的东吾村。

扎西东主个子不高,肤色黝黑,但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从小学医,30岁正式接诊,这个土生土长在的牧民医生已经为当地群众服务了30个年头。

“我这辈子没啥大本事,就是想让牧民们少受点病痛的折磨。”扎西东主给受伤的村民正完骨后,一边喝茶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家常。
扎西东主是同德县唐谷镇那然村的普通牧民,靠着祖传的接骨手艺,“阿卜扎保”这几个字在几十年的岁月积淀中,成为当地村民对他的“尊称”。
除了接骨,平常遇有头疼脑热或是其他突发疾病,村民都习惯给“阿卜扎保”打电话。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是村里最好的接骨医生,经过口传手授,我的父亲也学会了医术。”扎西东主对祖传的手艺很是自豪,“那时候,村里没有专职的医生,牧民们有跌打损伤的都会来找我父亲,甚至是牛羊摔断了腿也来找父亲看。”能治好别人的伤痛,成为村民敬仰的人,这个心愿在幼年的扎西东主心里悄悄扎了根。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开始学医的扎西东主像是着了魔一样,学起来特别起劲儿。“当时一起在父亲手下学接骨手艺的人有很多,其中有一位同德草原上远近闻名的接骨医生、被当地人称为‘好人扎保’的,就是我的师兄。”在父亲和师兄弟们的帮助下,耳濡目染的扎西东主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
“‘阿卜扎保’就像我大哥一样,有他在,生病也不怕。”唐谷镇达隆村村民增太加说,“他看病,钱花得少,病好得快,‘阿卜扎保’私下还帮助过不少条件困难的村民。”患病中的人,往往脾气急躁,而扎西东主和蔼可亲的态度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总能让患者树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
村民突发癫痫、酒精中毒,遇到紧急情况,扎西东主也总是随叫随到,现场处理后立即开车将病人送到县城医院。“能治的小病我就治,治不了的我就帮忙送,为了送病人方便一点,我专门去考了驾照。”扎西东主说。
“遇到外地来的病人,我都会加他们的微信,以便后期复诊。”记者看到,扎西东主的微信好友大多数都是他的患者,长长的名单翻了好几屏也看不完。为了方便群众,他的随时接受患者咨询,有时到半夜都还在打电话,他的家人也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很多患者痊愈前后的视频,随便打开一段,他都能认出患者是谁,因为什么受的伤,接受正骨多久了。
受到父亲的影响,去年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更桑多杰也对接骨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门医术以后有了传承人,扎西东主脸上总是布满难以掩饰的笑容。

从医30余载,扎西东主共接待各种骨折患者1万多名,康复率达到99%。在与他交谈期间,他的电话也一直没有停过。面对着村民的信任和赞誉,扎西东主总是腼腆地摆摆手,他说,现在牧区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他也要“学到老、干到老”,全力呵护基层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来源:海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hntdxcb@163.com

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同德县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新闻荟萃】同德新闻——2025.1.20

《迷途救赎》——同德县人民法院法治宣传片

春节期间,中央网信办严查这六类问题


净秀同德汉文版
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多元呈现本土文化,搜寻民俗风景美食,弘扬正气,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打造净秀同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