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青海同德:从指尖到“顶”尖

健康   2025-01-21 20:59   青海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有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毡帽,它不仅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文化,更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进同德毡帽王传统毡帽制作中心,一股浓郁的羊毛香扑鼻而来。宽敞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毡帽。或朴素典雅,或装饰华丽,每一顶都透露出匠人的精心雕琢。端巴杰,正在用灵巧的双手,续写这一古老技艺的篇章。

毡帽,作为藏族人民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它以羊毛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挑选、梳理、编织等复杂工序而成,具有保暖、防风、防雨等多重功效。

制作毡帽的过程,对端巴杰来说既是一种技艺的磨练,也是一种心灵的修行。他选用柔软的羊毛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剪去毛尖后把羊毛的毛根放到一起用木棍抽打,再将疏松软绵的羊毛平铺在厚毯上,然后将羊毛做成满月形状,再洒上纯净水并将其绞合,用花绳编紧,经过剪毛尖、抽打、铺展、绞合、缠绕等多道工序,经过四五天的时间,最终才能制作出一顶精美的毡帽。

在制作过程中,端巴杰的双手需要不断拍打、梳洗羊毛,长年累月下来,这双手已经变得愈发粗糙,但正是这份粗糙,见证了他对毡帽制作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我从小就对毡帽制作充满了浓厚兴趣,长大以后就跟着父亲学习毡帽做法,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端巴杰一边绞着毡帽一边说,“这两年,我把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激发更多年轻人去了解传统服饰文化,穿戴这类服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也会在网络上开直播讲解、售卖我做的毡帽,现在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制作毡帽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传承。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毡帽。”他不仅致力于毡帽技艺的传承与发扬,更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之中。他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端巴杰用他那灵巧的双手,续写着非遗毡帽技艺的传承篇章。

来源:中国网

投稿邮箱: hntdxcb@163.com

中共同德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全省网信办主任会议召开

习近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净秀同德汉文版
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多元呈现本土文化,搜寻民俗风景美食,弘扬正气,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打造净秀同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