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后,勿怨、勿懈、勿闲

文摘   军事   2024-09-25 15:36   湖南  


对军人来说,转业是人生际遇、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一个重大转折。

要适应这个转折,走好转业后的人生路,要坚持做到“三勿”。

一是勿怨

对转业干部来说,一开始可能要面对很多艰难,遭遇很大委屈,比如人到中年二次择业的艰难,比如转业安置寻找工作的委屈,比如从部队到地方待遇、职级上的委屈,等等。

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一个人心生抱怨,坠入迷茫。

有一句话说得好:命由天定,运由心造。一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人生的命运有着很大的影响。

稻盛和夫曾经总结了这么一个公式:人生的方程式=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在这其中,“能力”和“热情”的数值是从0分到100分。而思维方式则是从“-100分到100分”。

也就是说,当内心充满负面情绪,思维方式是负数时,套用人生方程式相乘计算,所得就会是一个负数。

而当我们保持乐观、感恩、愉悦的心情,用正向的思维,积极地去思考,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稻盛和夫的童年充满挫折,身体不好,还得过肺结核,他觉得自己是糟糕的倒霉蛋。

学校配给的物资抽签,他从来没有抽中过;偶尔缺课一次,就被老师揪住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公司却连年亏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想辞职却无路可退,只好乖乖留了下来。

他对自己说:“干脆转变心态,放下牢骚和抱怨,积极乐观地干吧!”

之后,他吃住在宿舍,省吃俭用,一心一意搞科研,他既没有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但却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为快要倒闭的公司带来了生机。

按他的话说:“命运开始了180度的大拐弯。”

从此,他的人生一路高歌猛进,27岁创办京瓷公司,52岁创办第二电电,这两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强。

作为转业干部来说,面对现实,越是抱怨,运气越差。而如果能够不怨天尤人,改变思维方式,积极面对,乐观进取,事情可能会会势如破竹般顺利通达。

无论面对怎样的遭遇,面对怎样的委屈,如果能够调整好心态,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一定能够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


二是勿懈

作为转业干部来说,最大的困境,可能是转业后工作上缺乏平台,甚至被边缘化,新单位里的主流业务轮不到自己,所能干的大多数是一些打杂的、边缘性的工作,一些费力不讨好,入不了领导法眼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心生懈怠,放弃努力的奋斗,放弃与命运的抗争。

有句话说得好,不逼一逼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牛。

稻盛和夫有一个“垂直攀登”理论。就是想要登上一座山,想要到达山的顶峰,有的人会选择曲线,迂回绕上去,而稻盛和夫则认为,这样绕来绕去,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在一个地方打转,不如直面绝壁,直线攀登。

作为转业干部,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领域、不太重要的岗位上,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人格,很容易就会选择安逸的道路,而如果像稻盛和夫那选择垂直攀登,以这种果敢的挑战,断却自己的后路,就不容易懈怠。

当然,“垂直攀登”需要极大的勇气,来克服危机战胜困难。

在稻盛和夫创业之初,公司亏损严重,公司领导层人浮于事,员工工作作风十分懒散,即使下了班,也会拖拖拉拉留在公司加班两小时。

而这种无足轻重的加班必定增加人工费用,增加成本,影响利润,为此,稻盛和夫严禁加班。

此举,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工会组织对他进行“审判”,他们在院子里搭个台子,稻盛和夫站在台子上,接受大家的批斗。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改变主意,不退缩,不妥协,最后大刀阔斧完成改革,为他后来创立京瓷和第二电电的基础。

这种“垂直攀登”的理念,对于转业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二次择业、边缘岗位的工作困境,就像我们常说的“天花板效应”一样,容易认为下半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有什么突破了。

但其实还可以更好,只要心不懈怠,垂直攀登,不断去突破和成长,就能跨过那道坎。


三是勿闲

许多战友,转业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与部队相比,闲多了。

的确是这样,地方工作毕竟不像部队,没有那么多火急火燎的事情,也不会再有什么体能考核、演习拉练,如果处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岗位上,那就更是清闲了。

但是,太闲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人生就像齿轮,越转越灵活,长期闲置反而会锈迹斑斑。

曾国藩就曾说过,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转业干部,人在中年,经不得闲,年富力强,忙为正道。

生命在于内心的丰盛,首先心不能太闲。心太闲,则别念窃生,容易想七想八,杂念丛生,欲望膨胀,莫名其妙给自己添堵。专注做一些事,专心爱一个家,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更不能闲的是,我们学习与成长。

有些转业战友总觉得,人到中年了,发展又处处受限,就不要再谈什么学习与成长了,那有点不现实。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看看他们吧:曾国藩40岁组建湘军,54岁主办洋务;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时候已经43岁,不但没有因为重创而意志消沉,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

军转作家严歌苓,在45岁时每天写作6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齐白石一生笔耕不辍,年过七旬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任正非44岁的时候,开始创业,从无到有创立华为……

可见,年龄从来不是成功的绊脚石,反而是沉淀之后更好的融入这个世界的优势。


《孟子》中有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转业干部,当我们深陷二次择业、中途换道的困境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抱怨和消极,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努力做“三勿”。当克服各种困难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将体会到“勇者无敌,风光无限”的真正意义!

与战友们共勉!


世事|人间

思想|情怀


熙熙天下,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与你分享生活中的林林总总




熙熙天下
悲悯熙熙群生,心忧滔滔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