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一部拍给凶手看的电影,也是悬疑电影的巅峰之作
幽默
2024-11-07 18:55
广东
今天要推荐的影片,是韩国悬疑电影的巅峰之作——《杀人回忆》。
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的好不仅仅在于对悬疑的精妙设置和对恐怖气氛的精准拿捏,更有着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震撼与无力。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乡下的警察朴探员,以及从汉城来到小镇工作的徐探员,对该案件展开了调查。随着时间的流逝,案件毫无进展,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受害者。
被害人皆为女性,脖子被捆绑,下体遭到残忍损害,体内发现精液、发丝、烟头、桃子碎块等异物。
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神秘点歌人……其实,这部电影并不是一个寻求真相的故事,而是通过这起杀人案件的侦破,来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映射——真相是如何被埋没的?彼时韩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的暴力运动和流血事件发生,时局极为动荡不安。片中多次出现防空演习、游行示威,以及学生们在学校里的战争演练,这些看似一笔带过的情节,实际上是对当时韩国混乱社会背景的展现。乡下的警察,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汉城,办案仅凭直觉,盲目自信、视野狭隘。
当发生命案时,警员笨手笨脚,连命案现场都无法好好保护。以朴探员为例,他先是将所有嫌疑人拍照,罗列成册,他坚信凭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分辨出谁是凶手。在朴探员看来,美国人办案之所以要求助科学,是因为美国地太大了,而韩国只有巴掌那么大,用脚就可以把案子办了。徐探员,本科毕业受过高等教育,在办案时更注重理性,讲究证据。如果说朴探员代表了一种旧社会不公正的规则,那么徐探员就是新社会秩序的代表。他数次将朴探员抓住的嫌疑犯排除嫌疑,致使警局内部矛盾不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又是一个雨夜,他们已经判断出凶手会再次作案,需要大量人手对可疑地点做出排查。
菊长打电话寻求帮助,但大量的警员都被临时借调走了。整个社会动荡、治安薄弱、司法体系混乱,刑讯逼供滥用,证据保护不当……随着真凶一次次逃脱,代表着新社会新秩序的徐探员,精神状态濒临极端。从一开始对暴力逼供的不屑,到后来说他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暴力,到最后他扔掉调查报告,想直接了结嫌犯。反观原本暴力办案的朴探员,在过程中却慢慢收敛起了自己的破坏性,最后变成了阻挡徐警官杀人的人。导演通过这种转换,完成了人物精神与时代环境的结合。影片中的人饱受连环杀人案的影响,同时在社会转型的阶段,他们各自的处事方式又不断地被挑战。坚持证据的徐探员找不到真凶的证据,依靠第六感的朴探员,最后从嫌犯的眼神里什么也没看出来,警察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人。影片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86年到1991年,是根据当时震惊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1986年到1991年,接连10起案件,被害人年龄最高已有71岁,最小仅有13岁(唯一的幸存者)。影片的结尾,是在案件发生17年后的2003年,朴探员回到最初的命案现场,有个小女孩告诉他,之前也有个男人来这里看过。朴探员进行了本片最后一次凝视,也是永留影史的一个经典结尾:只见他满眼泪光地盯着荧屏,眼睛一眨不眨,直击人的内心深处。现实中,该案件时隔30多年,终于在2019年通过DNA比对找到了真凶。真凶在1993年底,对妻妹性暴行后杀人并抛尸,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刑是94年了)。凶手虽然找到了,但仍忍不住想问,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了罪犯?“我出生于1969年,我的少年时代充斥着80年代军事独裁和政治暴力。《杀人回忆》里有我的少年记忆,暴力不仅仅限于政治,压抑的环境孵化暴力,它就在我身边。”在暴力和压抑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施暴者,或是受害者。而奉俊昊,以讽刺的方式,探讨了那个已然褪色为记忆的灰暗时代。我是爱追剧的冷姐,如果你也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