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复旦大学老师”,因乳腺癌去世,写了8万字癌症日记,告诫所有人:一生要看透2件事

体娱   2024-11-16 18:39   北京  

2011年4月19日,33岁的复旦大学教师,海归女博士于娟,因乳腺癌离开人世,生前书写了8万多字的癌症日记,告诫所有人:人的这一生,一定要看透这2件事。

2019年最后一个星期,于娟突发全身疼痛,被送到急诊室,病理科主任看着她浑身骨头发黑的CT问了一句:“病人现在用什么止痛?”
 
于娟的老公说:“没有做任何止痛措施。”
 
那个40多岁的主任倒吸一口凉气,一字一顿地说:“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到了她这个地步,差不多痛都能痛死的。”
 
于娟在急诊室强忍着刺骨般的痛,足足3天,等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乳腺癌四期,癌症细胞已经扩散到骨头,医生乐观判断,大概还有2年的时间。

因为失去了动手术的机会,于娟只能做化疗来保命。
 
可对于于娟来说,之前她没有任何的不良征兆,14年的健康报告只有2行字:健康,没异常。时隔7年,为何就一下子成为癌症晚期呢,她难以想明白。2010年,于娟刚好32岁,论家庭,与上海交大的副教授老公相恋15年,结婚8年,还有一个1岁多的儿子,母亲是山东某单位小领导,父亲是国家一级厨师,可谓一家幸福和睦。
 
论事业,于娟手持着2个硕士学位和1个博士学位,泡过洋墨水,回国就在复旦担任讲师,没有一点的破折,顺风顺水。
 
然而,这一切因癌症戛然而止。所有人不敢相信,此前乐观开朗,能吃能睡能玩得“开心果”会得癌症。
 
于娟翻阅了很多书籍,她的老公甚至通宵达旦好几天,在上海交大的图书馆研究癌症。
 
两人的研究结果,让他们无比心痛。
 
于娟,可谓是拼命三郎,对她而言,婚前上海的房子太少,想要换大的;孩子以后上学,想要上最好的早教中心或者学校;父母老了,要给父母最好的晚年生活。

这一切欲望,让她选择了全力以赴去拼。
 
为了能考上复旦研究生,于娟一边工作,一边熬夜复习,通宵至天明:为了能在复旦担任教,她继续读复旦博士,以及去挪威读研究生,别人4年拿到证书,她压缩到2年半;顺利在复旦当上讲师才1年不到,为了争取2-3年里评上副教授的职称,她依然在自持年轻是资本的心态,熬夜,超负荷做课题论文。
 
学习生涯14年,基本没有在12点之前睡过觉,与此同时,饮食也是大吃大喝,没有节制,也不注重运动。
 
2010年5月,于娟把对于癌症的研究和得病后的反思和感悟,写在了名为:于娟-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里。

那时的于娟,刚做完6次化疗,但效果甚微,因为没法手术,于娟体内的癌细胞生长代谢很快,只能靠注射和口服要来控制,2.5万元一支的针,每21天就要注射一支,1万多一盒的药,只够吃一个疗程14天。

为了活下来,她卖掉了刚置换购买的大房子,卖掉父母老家的房子。
 
她本来不想被人关注,但思来想去,她希望用自己的教训,给更多同龄人提醒。

她说:

“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写出来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嗜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而女孩们开始注意自检,开始不丰胸不挤胸。即便你无所谓,你对家庭不能无所谓;即便你对家庭无所谓,但是家庭对你不是无所谓。”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这句话,于娟在生前接受上海电视台采访时感慨,直到生命的临界点,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陪孩子长大,让孩子有妈,陪父母老去,让父母有女儿,只要健康,陪爱人蜗居也行。
 
然而,多少人在生病之前都像生活在高速旋转的陀螺里,眼里只有名权利,房子车子票子,仗着年轻是资本,使劲怎么折腾就怎样折腾,毫无吝啬。
 
再强大的身体,也被折腾得体无完肤,特别是女人,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加拿大就有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倒夜班,需要熬夜通宵的职业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是常人的2倍。
 
可见,熬夜无疑是女性的健康杀手,然而,很多女性知道熬夜的伤害,压根就不需要加班,或者考证,只是刷剧,聊天,吃喝玩乐,甚至一个人发呆,就可以把夜熬到通宵。
 
很多人一边刷着于娟的博客,一边重复着跟于娟同样的生活,这样的人,大抵是因为还没有感受到“生命临界点”的危机,在赌自己不会得病。
 
当时央视《焦点访谈》也报道过于娟,节目里的一幕令我记忆尤深,当时记者问了好些女性,她们直言,自己经常熬夜,真不敢去体检,更恐慌去看结果,生怕自己就中了。
 
女人,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明白,没有了健康,再努力奋斗,都是竹篮一场空,甚至还拱手把江山留给后任者。
 
2011年4月19日离开了她最牵挂的儿子,父母,老公,年仅33岁,刚过了生日。

33岁,多么鲜活灵动,大有作为的年纪,却就戛然而止。

女人,无论如何,请戒掉熬夜,生命经不起如此夜读一夜的透支。

本主儿
有深度 有温度 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