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 以色列悍然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却迟迟不敢报复伊朗的复杂原因

文摘   2024-10-13 05:08   广东  

文 | 陈光平

联合国黎巴嫩临时维和部队在 1978 年 3 月应黎巴嫩政府要求进驻黎巴嫩南部,至今已长达 46 年之久。



这一行动的导火索是巴解武装分子对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突袭,致使以色列陷入暴怒,于 1978 年 3 月 14 日至 15 日夜间大举入侵黎巴嫩,短短几天便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让黎巴嫩无端承受战争之苦,如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争斗却让非常可乐买单般荒谬。


当时,埃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萨达特与苏联决裂转投美国怀抱,中东失去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此背景下,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既要证实以色列部队撤离,又要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还要协助黎巴嫩政府恢复有效统治。然而,以色列岂会轻易撤出已占领的土地?1982 年 6 月,以色列再次进攻黎巴嫩以彻底消灭巴解组织,甚至在贝鲁特难民营进行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这一暴行被联合国定义为“种族清洗”,也由此催生了黎巴嫩真主党。此后十余年,双方激烈对抗,直至 2000 年以色列才从黎巴嫩撤出,但萨巴农场的领土争议依旧让双方剑拔弩张。

2006 年,黎真主党为策应哈马斯在黎以边境与以色列国防军激烈交战。同年,我国应联合国请求向黎巴嫩派驻维和部队,主要承担扫雷排爆、“蓝线”栽桩、工程建设与维护、医疗救治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如今,以色列炮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三个瞭望塔哨所,其中两个属于意大利萨萨里旅,另一个为爱尔兰维和部队所有,然而受伤的却是两名印尼士兵。这一行为明显是以色列有意为之,旨在突破“蓝线”进攻黎巴嫩,而要达成此目的就必须赶走维和部队。



从时机上看,以色列此举并非明智之举。首先,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仅不到一个月,美国政府绝不希望在竞选关键时期出现重大国际事件,毕竟选票高于一切。其次,以色列偷家乌克兰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众矢之的。以色列或许想通过这种极端方式迫使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干涉黎以战争,从而逼迫黎真主党和哈马斯让步并接受停战谈判,以强硬姿态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协议,缓解国内强硬派的压力。


在这场复杂的局势中,联合国的作用有限,关键还得看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态度。英国向来唯美国马首是瞻,法国在非洲政变问题上都束手无策,更别提在中东的话语权。俄罗斯则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其精力被俄乌冲突牵制,虽使出八成功力但仍未进行全国总动员;另一方面,俄罗斯与以色列关系复杂,苏联建国时高层有众多犹太人,且俄罗斯设有犹太自治州,俄罗斯犹太人可自由移民以色列。巴以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处境尴尬,既希望中东势力打击以色列以减轻自身压力,又不能过于明显地表露立场。因此,俄罗斯虽不会与以色列正面硬刚,但会向伊朗、叙利亚和黎真主党等提供各种援助,且与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形成联动,美国军援等级越高,俄罗斯对中东的军援等级也会相应提高。对俄罗斯而言,中东只是一个筹码,并非核心利益,最多在联合国大会上抗议几句。



排除俄罗斯后,焦点落在中美两国。美国肯定不希望以色列把事情闹大,因为美国不敢也不能轻易在中东下场,一旦下场,其石油美元、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都可能受到威胁。然而,美国对以色列的影响力有限,以色列的行动往往难以完全掌控。至于我国,阻止以色列跨过“蓝线”并非我国核心利益,我国不太可能带头阻止或亲自下场中东。如此一来,以色列大概率能跨过“蓝线”,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疯狂前行。


以色列面对真主党并无胜算。以色列以武立国曾得益于二战时期的苏联犹太老兵,但老兵终会逝去。如今时代变迁,美国对中东的话语权和裁决权不再垄断,中东各国敢于拒绝美国使用军事基地对付伊朗。以色列整个国家建立在欺骗与谎言之上,以圣经当国际法、“应许之地”当地契,这种行为无疑是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一个流浪两千多年的高利贷民族,缺乏尚武传统,妄图以权谋立国,注定走向灭亡。以信立国可王于天下,以利立国可霸于天下,而以权谋立国必亡。在这场乱局中,美国即便支援以色列,也无法阻止其他国家向中东提供武器支持,最终战争仍由中东各方参与,美国只能尽量避免下场,旁观这场乱局的发展。



编辑:陈光平

前海国际传媒中心
欢迎关注:《前海国际传媒中心》公众号,传递高价值资讯,打造特色传媒视窗,引领行业前沿。「1」专业深度解读,特色内容汇聚,彰显独特价值魅力。「2」,独特价值挖掘,特色资源整合,开启传媒新视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