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里第一个学习艺术的人。”
“学习艺术,或者说成为艺术家的难题在于你不仅要会创作,还需要了解艺术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而且要与市场打交道。
归根结底,这都是为了给自己挤出能真正用在创作或者寻找灵感上的时间。”
“艺术圈很小。所以我的朋友们,很多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Alfredo Aceto
11 月,来自瑞士日内瓦的艺术家托马斯・刘・乐・兰(Thomas Liu Le Lann),住进了 The Windows Apartment。他在 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的邀请下来到杭州,在此将进行为期 3 个月的驻留创作。
他擅长使用各式材料进行软雕塑(Soft Sculpture)创作,如面料、玻璃、声音、文字、既有物品等等。这样的艺术品,区别于大家熟知的传统雕塑,而且也对其艺术理念进行了解构:雕塑,并非只能使用石材、金属之类的坚硬材质做成,它可以是柔软的。
托马斯的作品也进一步拓展了软雕塑创作的可能性。“瘫倒”在展厅各处的软英雄(Soft Heroes),看似软绵绵,实则其脆弱与柔软背后藏着极强的韧性。
日内瓦市奖学金 Grants of the City of Geneva 展览现场, 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Genève),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Annik Wetter
坏运气 2 Bad Luck II,2022 年,190×60×110cm。机械手、钢、乙烯基、合成棉、牛仔布。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Claude Cortinovis
Training Part 2: Melograno,Training Part 2: Thomas'Secret,2021 年。棉花糖 Barbe à Papa 群展现场,CAPC 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Arthur Pequin
抵达杭州前,他刚在台北参加完好朋友的演奏会。“台北是一个国际多元化的城市。不过,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对我来说是一次完全不同的体验。”再往前,他去到香港、北京、成都、重庆,看了大熊猫,吃了许多辣的食物,尝过北京烤鸭,还有豆汁!他说,其实豆汁还好,不难喝。
托马斯入住一周后,我们与他见了面。那时,他已经学会到盒马购买鲜花,探索了西溪湿地,去过上海、苏州,还跑到富阳看了看。听完我们都惊讶于他的行动力,直呼“Really?”
这就是乐于挑战新鲜事物,不会按部就班的托马斯。在他身上,你确实会听到许多类似这样第一次尝试的故事。譬如驻留,也是第一次。
托马斯的公寓一角
如今,他在杭州待了近一个月。我们很好奇他还去了哪些地方,又发现了哪些新鲜事。他说他正在上中文课,现在进展如何?
接下来,我们就请托马斯来聊聊他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吧!
杭州很棒👏
Q:在杭州生活一个月后,你对这里感觉如何呢?
Thomas:我感觉很好,而且觉得和杭州有连结,喜欢这里的节奏。
我还探索了很多,比如结识了很多很棒的人,体验了徒步、划船、唱卡拉OK、去酒吧玩。还有,运动对我来说蛮重要的,在杭州,我发现能找到很多方式来保持这个习惯,而不是只有健身房。
Q:一般,你每天会怎么度过呢?有固定做的事情吗?我知道你会定期更换房间里的鲜花。
Thomas:我还没有找到固定的节奏,因为在这里的生活变化很多,很难规定每天必须要做什么事情。不过,插花已经是我生活的常态了,每次做这件事情,都会让我觉得很平和。
随着这个公寓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工作室,我感觉这个空间的能量正在积蓄,仿佛有无穷的潜力要释放,然后带领我进入创作的下一阶段。
Q:这些鲜花很漂亮!在瑞士,你也会这样时常购买鲜花来装扮自己的家吗?
Thomas:是的,我在瑞士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家里的露台上摆满了植物。它们就像是有生命的天文钟。
因为养这些植物,与其说是装饰,不如说更像是在进行一种有机的时间观察。从生长到衰败,再到新生,一轮又一轮周期,植物生动展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
可以说,它们塑造了我对时间的感知,比时钟或者日历的呈现还要直观。如果没有这些,很难对当下时间的流逝有鲜明的感知。
Q:最近你还有购入什么家居物品吗?
Thomas:只有工作相关的必需品。
不过,有个很特别的人送了我一份礼物:两只迷你陶瓷阿童木靴。它们非常迷人,我现在拿来当小花瓶。插上鲜花之后,可以让空间拥有俏皮、诗意的氛围。
Q:目前为止,你有在哪些国家生活过?在你看来,这些国家之间最大的生活差异是什么?
Thomas: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在瑞士和法国度过的,也曾在奥地利短暂待过。主要是在欧洲各个地方来回奔波。
我往往适应得很快。因为艺术工作的特性可以让我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与当地的人和事建立起联系。所以,我很少会觉得自己是个游客,虽然我看起来可能很像。
如果一定要展开讲最大的差异,也许可以从付款方式聊起吧。
中文学习✍️
Q:最近我才了解到,2017 年的时候你有来过北京,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是在什么契机下选择来到中国的?当时是第一次来中国吗?在学校里的生活感觉如何?
Thomas:不是第一次,前一年我去过台湾和香港。不过,2017 年在北京度过的那个夏天,依然让我记到现在。
当时想要“敲开”北京这座城市大门,是因为一位和我关系很亲密的北京人。所以背后的缘由,很个人且深沉。后来,我还在那里遇到了一些家人般的朋友,和他们建立起了持久的情感纽带。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体验传统戏曲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的要求很高,不过这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很充实。
Q:为什么现在还想继续学中文?学习一段时间后,你觉得中文有变得更容易些吗?
托马斯的中文课
Thomas:有很多原因,比如可以在这里寻找机会,这样也许我能在中国待更长时间。不过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语言共通时,彼此便能有更为深入的交流。
所以对我来说,学中文不仅能帮助我准确理解语言,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带有的文化与故事。这是一段美丽的旅程,我还在稳步前进中!
面料,写作与拍摄
天空冲刺 Sky Rush 展览现场,2024 年。日内瓦 Xippas 画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Julien Gremaud
Q:现在,我们来聊聊面料—你最为熟悉的材料。接受 PW-MAGAZINE[1] 采访时,你提及接触软雕塑是因为缝纫很好学,能够应用面料自由创作。参观完江南布衣芝麻实验室、丝绸博物馆,还有去过四季青市场后,你对这种材料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Thomas:我发现了一些很现代的材料,它们让我想到类似于连帽衫这样休闲,穿着无拘无束的服装。这些面料和我现在进行的创作联系很紧密,我很开心能在作品里尝试它们。
Q:有见到令你印象深刻的面料吗?
Thomas:我偶然发现了一种绿色弹性布。它让我想起了艺术家迈克・凯利(Mike Kelley)做过的一款作品。他用类似的面料做了一只卡通鳄鱼[2]。所以这引发了我许多思考,灵感爆棚。
梯子上存放的便是托马斯此次发现的绿色弹性布
Q:观看你的影片时,比如 Les Puissants: Été 2023,会让我想起法国新浪潮电影时期的一些影片。制作视频时,你会受到哪些人的影响吗?
Thomas:既然你提到了,我想应该就是有联系的。我一直把时间“浪费”在玛格丽特・杜拉斯 (Marguerite Duras)的作品上,沉浸于她的电影和书籍。她对叙事和默片的处理手法无疑塑造了我对视频的思考。
Les Puissants: Été 2023, 2023, HD video, black & white and sound, 14 min 30 sec.
Q:最近有看过什么喜欢的电影吗?
Thomas:刚到杭州的时候,我重新把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看了一遍。影片里对个人脆弱性的刻画,给了我许多新的启发与力量。
Q:写作,也是你很重要的创作方式。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你创作了 Svuotatasche 这首诗呢?
Thomas:当时,我是在挚友阿尔弗雷多·阿塞托(Alfredo Aceto)在巴塔利亚艺术机构(Fonderia Artistica Battaglia)举办的展览上,写下了这首诗[3]。
这首诗其实是对一件物品的隐喻,表示其背后的一段关于摩洛哥的共同记忆。这首诗很俏皮、感性,充满暧昧,混合了身体意象、亲密动作和稍纵即逝的关系瞬间。写作的目的是唤起一种关于情感的流动,就像我们在一天结束时,留在托盘里的小物件和情感一样。
Q:这段时间里你有写过什么内容吗?如果可以,你愿意在此分享它们吗?如果不可以,也没有关系😊
Thomas:我写了许多,但是还没有准备好分享。它们仍然很情绪化,有些悲伤,需要一些时日的沉淀与编辑完善。
Q:你一直在尝试不同的创作形式。最初,是什么让你坚定要成为一位艺术家?
Thomas:孩提时代,我就意识到艺术可以带我超越我所熟悉的世界。我觉得艺术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一半是真实,一半是梦想。
娱乐 Entertain 个展现场, 德国弗莱堡当代艺术画廊(Galerie für Gegenwartskunst,Freiburg),2024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Annik Wetter
日内瓦市奖学金 Grants of the City of Geneva 展览现场, 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Genève),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Annik Wetter
Q:对于即将举办的工作室开放日活动与工作坊,你有什么期待吗?
Thomas:我真的很期待。希望可以结识有趣的人,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这一次软雕塑工作坊的主题为“化重为轻”(Soft Sculpture Workshop: Délester)。
我想这个概念,应该很有可能会与大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是一次对亲密关系、身体政治和软雕塑创作行为的探索。我很期待大家到时候是如何回应这些议题的。
最后,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托马斯的第一次工作室开放日与工作坊活动吧!活动参与形式,欢迎你持续关注我们的推送。
参考内容
[1]pw-magazine.com/2023/thomas-liu-le-lann-what-can-i-tell-to-the-inner-thomas
[2]rubellmuseum.org/2019-mike-kelley
[3]istitutosvizzero.it/mostra-personale/svuotatasche
如果你对 Thomas 的作品感兴趣
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他
👇
小红书 @Thomas Liu Le Lann 乐兰
Instagram @thomasliulelann
除特别说明,图片来源与摄影均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