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比较有名的隐芝先生,相关故事如下:
唐道质朱自英
朱自英字隐芝,出生于太平兴国元年,是句曲朱阳里人。八九岁时吹笛引来仙鹤,被父母遗弃。十二岁时被茅山道士朱元吉收留,学习道法,后与明真张炼师居住在积金山顶,学习辟谷之术。之后他游历至襄阳,遇到异人陈铁脚,被带往青城山修行。在青城山期间,他在校仇太清宫古藏经处遇到水星童子武仙(抱一),抱一传授他高深道法,引领他前往河中府,其修行达太阴炼形境界。景德元年,他成为茅山第二十三代经箓继承人。真宗皇帝曾遣使求其庇佑,次年仁宗皇帝诞生。他奉旨住持玉清昭应宫,主持修建乾元、天圣两座道观,获“国师”尊号,还从明肃太后处得到大洞毕法传授,被加封为“观妙先生”。天圣七年十一月,他在乾元观坐化,被认为达到尸解之上的境界。
网络上的隐芝先生
网络上的隐芝先生自称太乙玄门,追求肉身成圣。他研究葛洪以前的古仙经及文人笔记,发现“金华出世术”,认为是“最上乘的仙术”。他以《地仙却老要记》和一首七言律诗为主要修行依据,崇尚“简”,从虚无入手修炼,认为“无为妙道”对悟性要求高,不适合普修。他将吕仙的诗“捉得金精做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奉为圭臬,修炼状态对应丹修中的“金液还丹”阶段。他还提出“医道通仙道”,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哲学基础,“中医养生”是仙学的“低级运用”。他声称通过修炼,把自己从四五十岁修到了十五岁的少男容貌,实现了返老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