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数量5年增加超两成,全球首份长江追豚地图发布

政务   2024-10-27 08:00   湖南  

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鲸类保护,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之一。


近日,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东湖论坛·国际小型鲸类保护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正式发布。


地球上已知约130余种鲸类动物,小型鲸类包括各种海豚、鼠海豚、淡水豚等,它们是海洋和淡水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其种群数量和健康状况反映着这些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它们的生存状态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的保护程度。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型鲸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包括栖息地丧失、渔业误捕、水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长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淡水豚类的栖息地。长江江豚是一种小型齿鲸,仅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与之相通的洞庭湖、鄱阳湖。2013年,长江江豚被列为“极度濒危级物种”。基于此情况,我国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人工饲养与繁殖等措施,并建立了10个保护区。


经过十年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2022年我国长江江豚数量止跌回升。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4.3%。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开展,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长江沿岸居民在江边“偶遇”江豚已成常态,极大激发了公众对于江豚的好奇心与观测热情。


为此,联想集团与中国国家地理·频道于去年10月联合启动“追豚计划”。一年来,双方依托在自然地理知识研究与科普方面的成熟经验,深入开展了为期数月的江豚分布地调研和观赏地采编,并通过AI PC等智能设备提供算力支持,展开数据分析和监测,提升相关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效率与精度。


此次发布的《追豚地图》主要对适宜公众观测江豚的点位进行了详尽汇总,重点聚焦于江豚栖居的长江中下游区域,横跨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直观展现了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积极恢复态势。



联想研究院武汉研发负责人吕向博表示,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和创新形式,让科技服务于大家的真实需求,肩负起保护地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赏豚攻略”与之相辅相成,为公众提供了可实地打卡的追豚指南。该攻略规划了恩施-宜昌、荆州-岳阳、九江-上饶、安庆-铜陵、南京五大追豚线路,连通近2000公里。不仅为公众列出了具体点位和最佳时间,辅以注意事项及拍摄技巧等提示,还融入了古建筑、城市风貌以及美食文化的介绍,有望吸引更多自然地理爱好者投身其中。


据悉,研讨会上还发布了“2024年全球小型鲸类保护共同宣言”,成立国际淡水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解绶启致辞时指出,我们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小型鲸豚类保护事业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小型鲸豚类保护的认知,培养专业的人才,为小型鲸豚类保护事业助入新的活力。


往期精彩回顾




178人!湖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来源:第一财经网


湘微教育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面向社会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政策法规、文件通知;公布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信息;提供考试、招生、就业、留学、职称等热点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