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档期“悖论”、喜剧霸榜:中国电影的危机与新生 | 年度盘点
体娱
2025-01-14 21:55
河南
作者| Mia
编辑| 李寻欢
危与机同时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减少22.7%,较疫情前恢复率近七成,观影总人数为10.1亿人次,同比减少23.1%。占比78.68%的国产影片票房为334.39亿元,较2023年下滑27.3%。票房5亿+新片数量仅为2023年的一半,票房10亿+新片数量则减少了13部。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大环境影响,大众消费意愿和线下社交的乏力;过去几年间盲目扩张等沉疴累积;有短视频的影响,强制观众集中注意力两小时变得更难;疫情带来的周期性问题,资金短缺,内容供给不足。
资本市场层面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19只A股的影视、院线股中,仅有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4只上涨,其余股价均有所下跌。
新的现象与趋势同时在这一年出现:
女性力量爆发,奥运赛事、电竞、舞剧、演唱会等登上大银幕,电影营销越发注重仪式感……潮水褪去,谁能游到对岸?
档期悖论下:喜剧霸榜,
大导失守,引进片回暖
2023年的市场恢复,与很多积压片“清库存”有关。在第十四届北影节论坛上,爱讲真话的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便已预言: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和大片规模都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年电影市场产出,甚至对2025年春节档和暑期档都有影响。
“片荒”大背景下,观影人次骤减,大片严重依赖于节假日档期,观众日常观影习惯被破坏,观影频次进一步下滑。档期内外冷热不均的态势,自疫情三年,近几年越演越烈。
三大档期的占比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
,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均创下“史上新高”,然而据拓普数据统计显示,暑期档、贺岁档等传统热门档期票房同比大幅下滑,跌幅超过43%。2024年国庆档同比下降23.09%,春节档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
灯塔研究院《2024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57%的观众全年只看一次电影。全年唯一的一次观影,大概率便是春节档。这个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春节档内外,留给影片的生存环境已经截然不同。
回望2024全年票房榜,TOP5中有四部电影均出自春节档,前四名均带有喜剧元素,合计超100亿元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三分之一。
这反向验证了“喜剧合家欢”在春节档是刚需,观众对娱乐性要求越来越高,也有从业者因此开始预判2025年春节档走势。
与此同时,大档期内竞争加剧,成本攀升,二八效应加剧,
进军春节档成为一场豪赌,留给掉队选手的逆袭空间越来越狭窄
,春节档《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等影片上映后再撤档,便是市场定位不符,定档决策失误的后果。
过去一年的惨淡,甚至已经不能完全归咎于内容质量问题。热钱离场,院线片整体质量在不断上升,跌穿下限的烂片几乎已经消失,几乎大部分上映电影都能达到及格线以上,口碑差难卖座,口碑好也卖不动,
口碑之于票房的带货力,似乎正在逐渐失灵。
当然,在一定范畴内,影迷口碑还是能够助力小众影片实现小规模逆袭,例如9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最终票房落点与一开始相比翻番数倍。
但面对更大体量的影片,豆瓣高分与市场表现逐渐脱钩,题材创新的《焚城》受限于港片遇冷的市场现状,仅有2亿+票房,豆瓣8.4分的《雄狮少年2》口碑高于前作,但票房却仅有7000多万票房。
而几部“大导失守”的大片,败走的根本原因也并非内容质量。
这些事先被寄予种子选手厚望、最终票房滑铁卢的大投资制作,包括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以及几部工业大片,即乌尔善导演的《异人之下》、陈思诚导演的《解密》、陆川导演的《749局》。不符合时代情绪、不够二次元、人物传记片较为冷门、剧情特效被质疑,三者各有各的问题,共同点是“离观众太远”。
事实上,在资金匮乏的时代,重工业大片只会越来越少,轻体量类型占主导,几部影片的败走也间接导致了年内工业大片“缺少姓名”,国庆档票冠《志愿军:存亡之战》成为了年内几乎唯一票房爆发的工业大制作。
大部分引进片和中小体量,只能在热门档期外寻找机会,当中有一部分赢得了黑马逆袭的可能,更长线的走势,定档窗口期更加宽松,引进片获得了回暖的机会。
五部引进片跻身年度票房榜TOP20,有IP效应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携手共创“史上最高清明档”,《异形:夺命舰》《周处除三害》更是冷档期的一大惊喜。《破·地狱》挖掘出了港片在犯罪类型片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而《姥姥的外孙》《因果报应》等小国别黑马,经历了“先在网上发酵口碑”,再引进国内的路径,虽增强了期待值,却也因网盘资源泄露而遭遇了损失。
总之,越发扑朔迷离的年度成绩单背后,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核心是“捕捉和回应时代情绪”。
增量关键词:
女性、大尺度、下沉
面对观众流失,还有哪些解法?答案藏在那些逆势上涨的数据背后。每个新的现象和趋势背后,都隐藏着还未得到充分挖掘的增量市场。
从创作端到市场反馈,
女性题材、女性创作者、女性观众已经成为过去几年的爆款
密码,接下来也势必是最近几年的创作热门关键词。
去年号称“女性电影元年”,这是前年《芭比》全球登顶后的趋势延续,贾玲《热辣滚烫》拿下年度票房冠军,邵艺辉《好东西》、尹丽川《出走的决心》口碑大爆,前者更是以7亿+票房成为年末黑马,新生代女导演集体“上桌”,她们尚处在创作的黄金上升期,拥有蓬勃的创造表达欲,努力尝试着在旧体系中创造新的语法。
另外剧集市场也出现了改编自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女性主义制作、年度最高分《山花烂漫时》,相对应的,则是以宋佳为代表的“中年女星”“青衣”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观众也是支撑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力量。灯塔数据显示,
女性观众的购票占比上升到了58.4%,而且有25%的影片女性与男性评分差异较为明显
,同比2023年的25%增长了10%之多。
“女性向”电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女性题材”,如《小小的我》一样由偶像主演,催泪向的“情感共鸣片”,女性观众占比八成以上,也应当归入其中。
如果说,“情感类”指向的是女性市场,“大尺度”则更多对应的是对男性观众的吸引力。倘若要评选年度电影名场面的话,《新造的人》合唱场面势必有一席之地。
观众阈值提高,向往的是前所未见的感官刺激式奇观。
3月冷档期上映的《周处除三害》,暑期档亚军《默杀》,引发家长投诉争议的《异形:夺命舰》,分别是犯罪片和惊悚片,镜头血腥尺度超过以往,实际上
其出圈根本原因指向的是同一点,“大尺度”。
类似地,特意选择万圣节上映的《鸳鸯楼·惊魂》,加入冥婚等中式恐怖元素,最终票房破亿意外成为小黑马,也要归功于恐怖片类型的刚需优势。内地观众暌违恐怖片已久,圈层受众对特定类型有着强情感粘性。由此看来,相对更宽松的审查和引进标准、“未删减”,对尺度有卖点的影片,意味着利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内娱电影唯攻克下沉市场者不破。这一年,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进一步提升,从2016年的不足30%至2024年的40%,在一二线城市票房下跌时相对稳定。下沉市场观众爱看什么?喜剧,还有“切身相关、击中情绪痛点”的犯罪片。
过去,“陈思诚电影宇宙”之所以在票房成绩方面屡建奇功,便是因为打透了下沉市场,摸索出一条工业化产品之路。即使在眼下这般冰冷的市场环境下,《误杀3》依然能够有着8亿+预测,观众画像显示四线城市占比第一。
事实上,
无论是关注女性市场,还是深耕下沉市场,最终指向的都是“回归观众”。
当“短剧市场规模超过电影市场”被热议,“长剧短剧化”成为爆款密码,短剧中也藏着电影市场支棱起来的解决之道:市场导向,关注爽点,聚焦女性互助、复仇等热点题材,为观众进行“精神按摩”而非“添堵”。
“老龄化”加剧中:
挖掘“低频观众”,宣发继续卷
眼下是最严峻的时刻,是不破不立的时刻。数据显示,2024年观众总计数从5亿人降至4.3亿人,人均观影频次从2.6次降至2.3次。2024年,25至29岁观众占比保持27%,相对稳定,但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这并非国内独有的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媒介变更导致娱乐习惯变迁,疫情遗留了不少问题,整个电影产业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面对创作人才和观众“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北美同样面临着观众流失的危机,以及行业大罢工带来的冲击。
2024年北美总票房为87.5亿美元,比2023年下降了3.3%,比2019年下降了23.5%,预计观影人次为8亿,对比疫情前的13亿有较大下降。
如何吸引年轻人和“低频观众”重返影院?从内容端来看,“二次元”“演唱会电影”是可能的答案。
前者与B站用户有重合度,后者直击现在流行的“影院+”模式。《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25岁以下受众占比分别超过六成、接近六成,《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年龄也远低于平均值。
从宣发端来看,营销卷出新意,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线下娱乐互动多元化,“场景打卡+种草+私域运营”是另一个答案。
短视频宣发的疗效已经不如早期般神奇,在约会经济下行、十年最低圣诞档被热议后,“仪式感”或许是电影证明自身性价比、不可替代性的关键,于跨年档尤其关键。
此前《一闪一闪亮星星》下雪场立功,近日《“骗骗”喜欢你》在零点跨年特殊场设置了“泡泡烟花”,《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跨年夜开启限量“樱花雨场”。此外,痛包盛行,谷子经济大热,二次元属性的影片不妨尝试以特典撬动受众。
需要注意的是,
近年来的舆情危机明显比过去更为突发、多样、难以控制了。
此前,《雄狮少年》便因深陷舆情危机难以翻盘。阿里影业李捷总表示,“这两年电影投资的最大风险是各种角度出现的舆情。……严重挫伤创作者的热情,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呼吁“有关部门从严查处”。
《逆行人生》上映前,便已有舆情争议,“穷人花钱看富人演我们”的说法极具对立割裂的煽动力,却站不住脚。《异人之下》塌房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影片对于男频漫画“忠实”不加改编的呈现,引发了男凝和擦边争议。
遗憾的是口碑高于前作、豆瓣评分达到了8.4分的《雄狮少年2》,仍未完全走出几年前那波莫名其妙的“眯眯眼风波”阴霾。民族情绪大帽子一扣,几乎难以翻盘。
《749局》《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除了质量问题,导演回应更让舆情越发汹涌。《好东西》导演邵艺辉在“背刺”质疑发酵时,选择闭麦、让新的热点盖过负面,反而是比较好的应对方式。营销从业者亟需增强危机公关应对能力,引导正向的声音,创造更为理性的舆论场,维护外部环境秩序。
此外,
“女性议题”可能是爆款捷径、也可能通向高危之路
,比如翻车的《我本是高山》。市场的变化,倒逼着上游的变化。年末戏仿“小妞电影”一词而创造出的热梗“老登电影”,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梗“登味”,实际上也意味着“反向凝视与审判”。
电影舆情是社会现实的折射,男女评分差异明显,意味着现实生活中两性对立加剧。从一系列性别议题翻车案例来看,“女性电影”的大忌是“男性视角、男性思维”,反之同理,
一部电影在创作之初便需要想清楚自身定位与受众群体,“既要又要”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5年春节档的战鼓已经敲响,新的宣发战、年轻观众争夺战拉开帷幕。
此时此刻,电影从业者比任何时刻都更需要重回人群,聆听和理解观众。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
18668098026
往期热文
内娱年终总结上新:当明星工作量按G计算
银发经济崛起、“刀郎”成顶流,音综2024集体“哑火”?|年度盘点
连爆两季,《现在就出发》的独特方法论 | 年度专访
娱乐独角兽
聚焦于文娱领域创业和深度公司报道,发掘下一个娱乐产业的“独角兽”。致力于打造娱乐+互联网跨领域新媒体平台。在这里,发现“娱乐独角兽”!
最新文章
爱奇艺《下班啦2024》:脱口秀“春晚”的门道有多深?
阿里、小红书b站争夺“独家”,春晚十年“冠名”折射巨头变迁?
优酷再次完美拿捏中式漫改,《异人之下2》“异军突起”
“24小时极限救援”TikTok背后,中国应用出海路在何方?
麦琳小红书直播超15万人观看,离婚综艺变现终点在“带货”?
史上最快预售破2亿, 2025年春节档影史的“最强”与“最卷”
《大奉打更人》热度破三万却“爆了又没爆”,王鹤棣要背锅?
情感投射攻陷话题高地,2024年综艺出圈靠“情绪宣泄”?|年度盘点
TikTok难民挤爆小红书:“被出海”第一波“泼天富贵”能接住吗?
档期“悖论”、喜剧霸榜:中国电影的危机与新生 | 年度盘点
《墨雨云间》“爆款含量”持续飙升,“欢娱模式”如何站稳内容新风口? | 年度专访
中年人如何在“百味人生”里重建?《驻站》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
越来越卷的剧集“售后经”,CP营业是“好生意”吗?
“蒸发124亿”背后,院线经理:把观众拉回电影院,高于一切 | 独家调查
李明德涨粉千万后被永久封禁:“娱乐圈打工人”终被流量“反噬”?
内娱年终总结上新:当明星工作量按G计算
2024腾讯视频星光大赏,每一帧都是名场面
银发经济崛起、“刀郎”成顶流,音综2024集体“哑火”?|年度盘点
连爆两季,《现在就出发》的独特方法论 | 年度专访
新晋中老年“顶流”刀郎,如何成为孝顺爸妈“硬通货”?
“失落”的《鱿鱼游戏2》:现象级IP与奈飞的命运纠缠
《我是刑警》口碑丰收、《白夜2》《猎罪 2》“续集挑战”:悬疑IP路在何方?
《日出》也能说唱?中戏研究生将经典《日出》改编为潮流音乐剧
陪“0713 X十个勤天”住进里院,是谁种草了青岛?
2024剧集产业“过山车”,“爆款”和“黑马”背后有哪些关键词?| 年度盘点
《黑神话》“造神”、“乙女”元年,游戏产业还在等下一个“神话”?|年度盘点
易烊千玺《小小的我》预售破亿、新片集体提档:元旦档竞争白热化?
从桃花坞单飞到《团建不能停》热播,“衍生综艺”这条路能否走通?
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研究生创作《日出》上演,用音乐剧再现“经典”
《九重紫》火爆、短剧导演“上桌”:“短剧化”能解古偶市场的焦虑吗?
《无限暖暖》表现平淡背后,二次元模式能跑通“开放世界”吗?
“王源首秀”票房破9000万,专访《孤星计划》导演徐展雄:一切交给观众
64岁黄子华变“票房灵药”:港片也需要一场“破地狱”
用长剧级配置做短剧:在精品化时代“造浪”
2025大剧前瞻:古装剧继续“火拼”,年代剧、悬疑剧被重押?
优酷《蜀锦人家》显“后劲儿”,一次国风轻喜剧与传统文化的鲜活碰撞
25亿“遗产”背后,琼瑶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我是刑警》热度破万,刑侦大剧能重回巅峰吗?
李子柒入局,支付宝内容布局“野心”初现?
从展映到奖项、从董子健到吕克贝松:读懂海南电影节的“多元化”
瞄向女性玩家,这届乙游正在“圈地”整活?
直击海南国际电影节:国际化、新生代,“去海南拍电影”正流行?
内娱团建、硬控热搜,年末晚会就是要“尖叫”和Passion
腾讯重新“聚焦”、网易“裁员”断舍离:游戏公司如何度过“寒冬”?
《不讨好的勇气》闯入“脱口秀剧集”赛道:李庚希拿稳“00花飞升”剧本?
《再见爱人4》李行亮商演被抵制,综艺真人秀黑红出圈“启示录”?
从《热辣滚烫》到《好东西》,“女导演”崛起成票房流量保证?
史上最贵游改“教科书”,《双城之战》能否让国产动画“价值重估”?
琼瑶、刘慈欣、马伯庸争相入局,芒果闯入“微短剧”的赛道?
“下沉市场”+“女性力量”,助推《好东西》冲向5亿票房?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