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我们的节日——元宵

民生   2025-02-09 15:14   黑龙江  

图片

图片

元宵节


图片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图片


图片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图片

元宵节习俗

图片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吃元宵
图片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水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图片
闹花灯
图片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图片

图片
猜灯谜
图片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踩高跷
图片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而始见其技。”

图片
舞狮子
图片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充当狮身和后脚,一人充当狮头。舞法上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宵佳词
图片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图片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思越人/朝天子》

【宋】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人月圆令/人月园》

【宋】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图片




图片




END



监制:赵胜龙
复审:徐   晶
初审:刘冰倩
编辑:王   静
来源:网   络


您看此文用了  ·  转发只需1秒呦


中国爱情小镇新林
吹响转型发展冲锋号,打赢生态旅游主动仗,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崇德向善正能量,展示浪漫新林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