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又赌对了!我的阿勒泰“炸”翻北影节,男一号出场全场欢呼

文摘   2025-01-25 17:25   福建  

前段时间,王家卫的《繁华》火遍全网,3位女主演更是名利双收。

其中,唐嫣和辛芷蕾都活跃在各大名利场,迎接这泼天的富贵。

唯独马伊琍,剧宣后仿佛“人间蒸发”,让人愈发好奇她在筹谋的“大事”。

直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于昨日北影节首映,预告片一经发布,立刻掀起讨论狂潮。


«——【·剧情看似平淡 却隐藏着独特之美·】——»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有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矗立着。她的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吸纳着大自然的养分和力量;她的枝叶随风摇曳,洒下清新的气息。

这棵大树,就是作家李娟及她那独树一帜、饱含生机的文字。

今年,李娟的散文《我的阿勒泰》被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该剧不仅在戛纳首映并入围主竞赛单元,更吸引了诸如马伊琍、于适等实力演员的加盟。


有人说,《我的阿勒泰》的剧情平平无奇——讲述了一个叫李文秀的大城市女孩,在屡次碰壁后返乡阿勒泰,在那里重拾希望、发现自我的故事。

然而,正如这部剧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的独特之处不在情节本身,而在于通过朴实无华的笔触,展现阿勒泰那片辽阔、原生态的世界。


李文秀一角由周依然饰演。这位曾因《小舍得》《嘘》等影视作品而备受赞誉的实力派演员,此次将再次施展她细致入微的表演功力。

她将如何诠释这个年轻却心灰意冷的现代女性,如何展现其在阿勒泰亲近自然、学习珍惜生命的重生之路,定将成为剧中一大看点。


而扮演李文秀母亲张凤侠一角的,则是马伊琍。这位被誉为"百变玲珑"的实力派,将从都市精英完全蜕变,化身一位阿勒泰当地的淳朴农妇。


她粗糙的皮肤、质朴的举止,将诠释一个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朴实女性形象。


当然,最受关注的,当属于适所饰演的巴太一角。这位哈萨克少年不仅英俊潇洒,更将展现出一种原始、纯粹的生命力和野性。

他代表着阿勒泰这片土地上游牧民族的自由浪漫,是整部作品"原生态"元素的缩影。


«——【·两位男演员超出想象·】——»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于适出演《我的阿勒泰》中的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一角,可谓是最为恰当不过的选择了。

这不仅源于导演腾丛丛对他的独到眼光,更与于适自身独特的背景和特质有着密切关联。

回顾于适被选中饰演巴太这一过程,不能不令人感叹缘分的神奇。


当时的于适还未在内地影视圈闯出名气,但他所具备的一切特质,却恰恰满足了这一角色的需求。

首先,他阳光利落的外形,完全吻合巴太这个游牧民族少年的形象。

除此之外,他因《封神》剧组而精通的骑马射箭,更是使其一人担纲数职,成为剧组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以说,导演腾丛丛对于适的发掘,是出于一种过人的艺术嗅觉和职业敏锐度。

她准确地洞察到,一个真正出色的演员,不应止步于其单一的外在条件,更要具备与角色内在精神完全契合的内在资质。


如果说,巴太是《我的阿勒泰》剧作中的灵魂人物的话,那么于适就无疑是这个灵魂最为贴切的化身。

他将用纯熟的表演技巧,为巴太这一角色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张力,让这一形象不再成为单薄的外在符号,而是个性鲜明、血液横注的真实存在。


蒋奇明是一位极具实力和潜力的新生代演员。

从《漫长的季节》中的傅卫军,再到即将上映的《我的阿勒泰》,他每次出演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展现出了他超强的演技实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傅卫军是一个游走在社会底层的聋哑人,无论是纯真天真还是世故沧桑,蒋奇明总能捕捉到角色的灵魂,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在《我的阿勒泰》这部即将上映的新作中,蒋奇明又将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

从预告片中可见,他面容狰狞、遍体鳞伤地站在阿勒泰的原野上,与那片宁静美好的大自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让人不禁对他在剧中的身份和遭遇产生了无限遐想。

或许,蒋奇明在新剧中将诠释一个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现代人,一个被金钱和利益蒙蔽了双眼、伤害了生态环境的反面人物。


又或许,他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一些伤天害理之事的可怜人。

不管是哪种设定,相信蒋奇明都将用他扎实的演技功底,将这个全新的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

«——【·作者李娟的传奇人生·】——»

说到李娟与阿勒泰的渊源,则要从她坎坷却顽强的人生说起。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童年却并不顺遂——因无户籍,她甚至一度被学校拒之门外。后来一家人辗转几地,最终回到了阿勒泰。


正是在这片曾经陌生却终将成为故乡的土地上,李娟开始了她的闯荡和奋斗之路。

她曾在这里做过各种小生意,也曾辗转在城乡两头打工。最终,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一线希望和动力。

2000年,怀着对重病外婆的思念,李娟完成了处女作《九篇雪》。


此后几年,她在朋友的帮助下进入地委宣传部做些杂务,却借此机会潜心网络写作,很快便在各大网络文学平台小有名气。

然而,李娟并未止步于此。2007年,她离开了城市,回到家乡阿勒泰的草原上,与哈萨克族牧民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长达3个月。

这段珍贵的体验,为她日后完成《羊道》三部曲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从出生到成年、奋斗到写作,李娟一步步走过的人生历程,将她与阿勒泰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正是这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才使得她笔下的阿勒泰如此饱满生动,充满着独特的气质和活力。

毫无疑问,无论是主创阵容还是故事情节,《我的阿勒泰》电视剧都对原著作了不小改动。但究其本源,仍植根于李娟那本同名散文集的温暖本色。


李娟的文字如同阿勒泰的天空和大地一般,纯朴而恬淡,却时而洋溢着清新活泼的气息。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摹着日常的点点滴滴、家乡的风物民情,却又时常让人在平凡之中体会到对生命、自然的无限敬畏与渴望。

而在电视剧导演滕丛丛的镜头下,这些文字被成了一个个精心雕琢的动人影像。阿勒泰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苍茫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全都被真实再现于银幕之上。


当马伊琍踏上这片土地时,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

而于适所扮演的巴太,潇洒英姿、身姿曼妙地骑着马驰骋于无垠的草场之上,又何尝不是李娟笔下"云和风"最生动的注脚?


«——【·剧作带动了原著的重新审视·】——»

顺理成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映,又让更多人重新审视起李娟的原着作品。

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毕竟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需要被唤醒的爱好。


虽然改编自原著,但电视剧毕竟只能呈现有限的篇幅,许多细节必然会被遗漏。因此,很多观众在被剧作所吸引之后,自然而然地转而翻开了李娟的原著读物。

这无疑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最好诠释和推广。


每个人对于阿勒泰的感受和理解都不尽相同,有了电视剧的映衬,读者阅读原作时也就更容易体会到李娟文字中隽永的诗意和细腻入微的笔触。

此外,对于电视剧剧组和主创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相较于根据情节密集的小说改编,对散文这种语言优美、细节精致的文体进行影视化改编,确实需要格外的用心和巧力。


而观众能从银幕上领略到阿勒泰这片世外桃源般地方的魅力,也印证了导演滕丛丛和她的团队确实做到了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本意。

这种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完美结合,无疑值得被更多人所关注和赞赏。

"天空之下,云和风最自由。"这是李娟笔下最饱含诗意的一句话,也正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生命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嘈杂的世界,时常迷失自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和渴望。

而每当这种时候,不妨就去看一看这部剧,去感受一下阿勒泰的天空、大地和云彩的自由洒脱,去体会一下那种与生俱来的野性和率真。

也许你会像剧中的李文秀那样,在重返家园后放下心中的重担,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人和事;


也许你会像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用质朴的生活方式去感悟大自然的規律和人生的永恒智慧;

又或者你能像巴太那样,骑上马儿在草原上尽情驰骋,让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浪漫和热情重新激荡起来……

无论如何,相信当你真正静下心来,去好好欣赏这部作品时,定能从中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和启迪。


你会发现,原来人类与大自然并非对立,反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呼应的。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住着一个与生俱来的浪漫主义精神。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