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按照省委组织部安排,省监狱管理局统一部署,今年7月,甘孜监狱选派了8名驻村第一书记到甘孜州巴塘县普达村、英戈贡村、俊工村、麻通村、玉绒村、热乃村、仲堆村、曲呷村驻村工作。他们克服高寒缺氧、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生活习惯不同等困难,从一名“驻守高墙”的监狱民警,成为“高原江南”的驻村第一书记,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
这是一份驻村书记工作日志上的内容
它是每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缩影
他们把心“驻”在巴塘县
把情“驻”在百姓身旁
把责“驻”在群众心上
用心用情记录下村里的大事小情
记录着工作队为民解忧
驻村发展的每一个故事
他是驻村一线的贴心人
他是甘孜州巴塘县甲英镇普达村第一书记汪建波。驻村工作开始后,从村头巷弄到田间地头,汪建波走走停停,走是看,看村风村貌,村里的设施、道路、资源等情况;停是问,与村民唠家常,掌握村民最本质最朴实的需求。
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郎某家今年四月出生的孙子丁真某某不幸患有先天性唇裂,因孩子过小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未进行治疗。他积极协调卫生院、卫生局、民政部门争取政策帮扶,在多方努力下为该户争取到“唇腭裂慈善公益手术”,免去该户儿童唇腭裂手术和术后修复费用,从根本上防止郎翁一家因病带来返贫风险。
“汪建波是我们镇的驻村第一书记,他是一位富有乡土情感、极具行动力的干部。他不仅学习能力强,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上级政策,而且快速适应农村生活,始终贴近群众,深入了解村民所需所求,与村‘两委’形成了高效协同。他为人低调,工作上倡导团队协作,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有力推进了普达村各项工作的进程。”甲英镇党委书记陈柯江这样评价。
他是驻村一线的参谋长
梁亮作为甘孜州巴塘县措拉镇俊工村的第一书记,在2024年8月开始驻村的第一时间就到俊工村白玛某某家了解危房情况。
该户家中四人生活在这座土坯房里,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的结构已显脆弱,经过初步鉴定,这座房屋已被判定为D级危房,随时可能倒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第一次,白玛某某对梁亮不了解、不信任,初次交谈以失败告终。不过梁亮并未放弃,在无数次的走访与劝说中,白玛某某终于道出了不愿拆除的原因:祖辈留下的房子,舍不得,加上资金存在困难,所以不愿拆除。梁亮用真情与耐心逐渐融化了白玛某某心中的坚冰:“我愿意拆除危房,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作为一直从事监狱工作10余年的梁亮来说,筹集资金和重建新房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镇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梁亮的不懈努力,终于筹集到了建房资金。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薪新的藏式房屋在村庄的东边拔地而起。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村民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梁亮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他是驻村一线的守护者
巴塘县德达乡曲呷村第一书记贡呷在驻村期间,每到一户都会与村民进行亲切而深入的交谈,询问“两不愁”“三保障”情况。他用真诚打开村民心扉,用真心解决村民困难,已成为党和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坚实桥梁与温暖纽带。
虽然岗位发生了变化,但贡呷的初心从未改变。一次,在下村入户走访工作返回途中,在巴塘县海子山遇到交通事故,立即展开救援。他迅速查看现场情况,发现有人员受伤被困,为使伤者尽快得到救治,贡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并为伤者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和包扎,安抚伤者情绪。同时,摆放警示标志并指挥过往车辆,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待救护车和交警赶到后,他详细说明了事故情况,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救护车。待所有救援工作结束后,贡呷才放心离开。
来源:驻村民警
编辑:戴兴燃
校核:王磊
审核:周文华、余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