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茶坊丨黄书攀:科学防治 健康相伴

时事   2024-11-29 20:08   浙江  






本期嘉宾

黄书攀

主持人

金向春


科学防治 健康相伴

随着气温持续走底,冬天已经悄然降临,接下来,冷空气的活动还会逐渐频繁。当气温骤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等。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来说,每一次寒冬,都是对健康的严峻考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病因是多方面的,防治策略是多维度。

本期节目,邀请了洞头区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黄书攀,和我们聊聊如何细致、耐心做好高血压病的防范工作。



嘉宾简介

黄书攀,洞头区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组员,温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温州市“551人才”,洞头区第五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Q1

谈高血压患者秋冬季血压控制难的原因

气候会影响血压,但这种现象存在明显的地区及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病人对气温变化都特别明显。部分病人在夏天几乎不用服降压药就能达到血压正常稳定,一入冬,血压就回升,甚至有些人要服四联药,才能维持血压正常稳定。

主要原因是:低温会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动脉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产生血栓。


Q2

谈秋冬季如何预防高血压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在饮食上少吃油腻食物,尽量戒烟限酒,并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控制情绪,睡眠良好,谨防过度疲劳;

坚持监测血压,坚持服药。 



Q3

介绍我国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激增,多表现为舒张压(下压)增高。

目前,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为51.6%、45.8%和16.8% 。高血压“三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中青年人群“三率”较低。我国政府和专业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高血压防控计划和项目,目的就是想进一步提升高血压防控水平。


Q4

谈高血压对于心脑血管患病的风险

清晨高血压和心脑血管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很多脑中风、心肌梗塞都发生在清晨。要特别重视家庭血压监测,尤其是清晨血压监测。

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可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肥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时,心脑血管发病风险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2.2倍。高血压病是代谢性综合征,需要同时治疗相关的合并症,才能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Q5

谈血压测量过程中两个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血压监测是一个数据,无法通过其他的辅助检查完成。所以测血压一定要抱着重视、认真态度。不管在家里还是医院或别的地方测,都要心平气和、淡定。

有两个特殊情况,一是白大衣性高血压,有些病人到医院或者看到医生就会紧张,在家里测量的血压值比到医院去测量的血压值要低。这种情况,一般是让病人把家里血压计拿到医院来,一起测自己的血压,就能知道真实的血压情况,再做相应的处理。二是隐蔽性高血压,在医院(诊所)测量血压正常,在家里测量血压高,这种情况要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观察明确。


Q6

谈居家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测血压一定要在静息状态下,避免在洗澡后、运动后、酒后测血压,心平气和在坐位上至少安静休息5-10分钟后,才能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应相隔2-3分钟重复测量,取2-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Q7

谈判断高血压的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如果诊室血压≥ 140/90mmhg;家庭血压≥135 /8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白天血压≥135/85mmHg,夜间血压≥120/70mmHg,可判定为高血压。


Q8

谈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适当时机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 ,而非单纯依据血压水平。血压水平≥140~159/90~99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中危及以上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 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水平≥130~139/85~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但如果属于低危和中危者,此类人群可以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于新发的高血压患者,首先要做相应的一些检查,做好危险分层的评估,再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Q9

谈降压药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停药

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脑血管综合征, 他的危害不仅仅取决于血压升高的本身, 而是患者所合并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心、脑、肾和血管并发症。服药的目降压的同时,是在纠正危险因素、逆转靶器官损害等,停药容易引起血压波动,所以绝大多数患者降压药是不能停的。我也碰到两个停药的患者,他们基础的生活方式做得很好,锻炼好,心态好,睡眠好,饮食好,没有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并且做到了每日血压监测,血压一直很平稳。我也督促他们一定要坚持血压监测,如果一旦出现血压波动,就立刻进行分析治疗。发现有高血压要重视,该吃药就吃药,不要凭“感觉”用药,更不能随便停药。


Q10

谈如何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要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血压正常高值的人群,更应该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发生。

要加强膳食管理,低钠饮食,增加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钾及膳食纤维的摄入;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体重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建议戒烟,烟对血管硬化影响很大,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说太极拳,气功,散步都可以;做到心态平和,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健康睡眠, 改善睡眠障碍。



Q11

谈冬季还有哪些疾病需要特别注意

冬季相对活动少,要注意慢病的防控。糖尿病需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问题也是冬季要防范的疾患。冬季也是胃病的高发期,大家尽量不吃生冷的的食物,出门的话注意保暖等。









天气转冷,我们更要加强防护,守护好身体。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生活细节的注意,在寒冷的季节里为身体打造一个坚实的防线,预防慢性病的侵袭。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季,关爱自己的身体,为美好的明天奠定健康的基石。


编导:庄海文

编辑:邵康妍

审核:陈亦奕
监制:郑巨峰

总监制:南建东

洞头融媒
洞头区融媒体中心、洞头区广播电视台官方公众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900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