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腹地,华蓥山下,一个现代化新区正在拔节生长。2021年,渝北区和邻水县各拿两个镇出来,成立川渝高竹新区。曾经要逃离的“卡卡角角”成为打工创业的“香饽饽”,产业起来了,困难也跟着来了。
“同样的盗窃案,重庆的立案金额是2000元,四川是1600元,相隔一条马路,出现两个结果,怎么办?”华蓥山另一面的广安市广安区,12月27日,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暨第十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在此举行,该区检察院检察长陈亚东将这个案例带到了论坛现场,引起全国法学专家的热烈讨论。
论坛现场
一条路,两种法,这是川渝高竹新区跨区域法治协同问题的一个缩影,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协同面临的困境。寻路问诊,现场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法学家及川渝政法实务界专家近300人,从一条路开始,谈短板、学长处、出实招。
全国法学界和实务界代表相聚一堂
法治协同,我们缺什么?
“统一行政裁量基准。”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认为这不仅是个案,也关系全局。“重庆和四川及其下辖的地级市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来细化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因此使得两地的市场整治、行政监督、法律的责任追究有很大的不同。”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作主题分享
他同样举了一个例子。同样一起交通肇事案,在重庆,重伤人数每增加1人,刑期就增加6个月到一年;但在四川,就要区分事故的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如果是主要责任,那么刑期的增加只是3个月到6个月。也就是说,一个案子中川渝量刑最大的区别就有6个月。
除了裁量上的差异,跨行政区域协同立法在组织机制上也存在障碍,林维将其概括为“合作悖论”:一是两地出台地方性法规均需通过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分别立法;二是不同地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也容易成为跨行政区域协同立法的阻碍。
“当前,成渝之间部分产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同质化竞争。”在现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高晋康、四川省委党校法学教授郑妮更关注产业方面,一些显性或者隐性的市场利益,以及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限制,会影响统一市场的经济。
“要有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林维补充道,在要素资源和市场主体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和执法重复,这样的重复的司法执法力度就变得特别重。
他解释说,在不同的司法辖区里面,一个应该并联的涉企案件,可能会被重复处罚或分案处理。“一个当事人在不同的司法区域里面可能分别有多起诉讼,事实上可能会构成诉权的滥用。”
问道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学什么?
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协同的先行者,作为后起的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向前者学什么?
“立法比政策更权威、稳定、可预期。”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刘凯湘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开始就不限于政府行政层面,而是相信立法的意义,强调立法、司法、行政全方位协同。
“在天津生活,在北京工作”现在成为京津冀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但是早几年两地的一卡通却是通勤路上的烦心事,那时电子支付还没兴起,乘客每天要排队换卡,耽误上下班时间。刘凯湘介绍,正是依靠两地立法机制的协同,在2008年实现了一卡通的畅通。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煜宇补充道,京津冀还重视用规范化的方式去推进,从一开始的立法“若干意见”到“办法”再到“实施细则”最后到“机构协同”,从认识到行动层层推进。
相比起来,粤港澳大湾区要复杂得多,该区域立法权就涉及四种,具体包含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经济特区层面和特别行政区层面的立法权。
“我们首先是承认不同,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寻找协同点。”中山大学法学教授周林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5点值得川渝借鉴。首先是促进重点领域的协同立法,特别是金融领域、税收、环保、跨境贸易等领域。其次是完善的跨境法律冲突衔接机制,在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设立双规并行的上市登记制度,同时重视自成规范的行规,弥补立法权限的限制。再次是统一执法的标尺,在产品标准化领域实行一次认证,三地通行。接着是强调多元化解争议,推动深圳国际仲裁院和系列规则的完善。最后是推动法律服务业的合作融合,允许港澳律师来内地执业。
回归区域法治协同,我们能干什么?
论坛现场,法治专家和实务人员的讨论热火朝天,各有鲜明观点,各有一线实招。
回到问题的原点,“那条路”川渝高竹新区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共同建立了一站式检察服务中心,两边按人员的1:1组建办案团队。”陈亚东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涉及相互交叉的案件共同办理。
林维认同府际合作可以破除行政司法壁垒,除此之外,他强调通过法律服务共享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互补发展,“法律服务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法律服务差距。”
对于立法协同问题,西南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助理谭舒元认为,要有效整合硬法法律与软法政策,构建软法与硬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冯帅则从营商环境出发,强调在立法层面国内与国际的兼容性;在执法层面,要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和执法协同机制完善;在司法层面,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成渝地区司法协同机制。
四川检察新媒体出品
来源丨 川观新闻 四川政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