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姝媛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当这句古老的谚语在腊月的寒风中响起,年的脚步便又近了几分。
在岁月的深处,这一天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新年的期盼,以及那一份浓浓的民俗情怀。
豆腐,这一白嫩、质朴的食物,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在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以表清苦,从而躲避玉帝的责罚。
然而,在这朴素的传说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勤劳节俭美德的传承。
在这一天,乡村的炊烟早早升起,弥漫着淡淡的豆香。那石磨,早已被洗刷干净,准备迎接新的使命。一家老小围在磨旁,有的推磨,有的添豆,笑语欢声,让寒冷的冬日充满了温暖。
随着石磨的转动,那饱满的黄豆渐渐变成了洁白的豆浆,缓缓流入桶中。豆浆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仿佛这就是生活最纯粹的味道。
接下来便是过滤、煮浆、点卤,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人们的耐心与智慧。过滤时,细密的纱布将豆渣分离,留下细腻的豆浆;煮浆时,那翻滚的豆浆泡沫升腾,如同生活中的喜悦在沸腾;点卤则是最神奇的一步,卤水轻点,豆浆瞬间凝结成豆花,像是魔法一般。
最后,将豆花装入模具,压上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一块块方正白嫩的豆腐便呈现在眼前。
做好的豆腐,有的被切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成为香酥可口的炸豆腐;有的则与白菜、粉条一起炖煮,成就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炖菜。
无论哪种做法,豆腐都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了腊月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祝福。
豆腐谐音“头富”,寓意着新年富贵吉祥,生活幸福。在物质并不丰富的过去,豆腐为人们提供了廉价而优质的蛋白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食物来源。
而如今,虽然美食琳琅满目,但腊月二十五做豆腐的习俗依然被传承下来,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忘先辈们的辛勤与智慧。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这一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勤劳善良的品质。在新的时代,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美好的品质依然熠熠生辉。
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豆腐的美味,心中充满了对新年的憧憬。腊月二十五,是旧年的尾声,也是新年的前奏。
在这一天,我们用豆腐迎接新春的到来,用勤劳和善良开启未来的美好篇章。愿新的一年,如同这洁白的豆腐,纯净、美好,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