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9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2013年7月24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厕所虽小,“方便”事大,如今,市民对公厕分布便利性、如厕环境、无障碍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多。
在普陀区21公里的苏州河岸线有50座公厕为市民提供如厕便利;全区46座公厕24小时开放;全区79座公厕完成了“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占全区公厕数量超7成……普陀区正多措并举让市民游客出门在外时,“方便”更方便。
普陀区拥有苏州河沿线最长的滨水空间,21公里岸线被市民称呼为“半马苏河”,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还设有游船码头、儿童游乐场所等,这里俨然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面对日渐增长的客流,市民如厕便利性成了考量这块滨水空间是否亲民、便民的依据之一。
“过去两年是普陀区在苏州河沿线密集开放公厕数量最多的时段。”普陀区绿容局环卫管理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普陀区绿容局陆续接管并开放了原由建管委建设的14座苏河驿站公厕,这些苏河驿站内的厕所原先并非“公厕”,在正式对市民开放前,绿容局对内部设计、设施设备、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整完善。
在日常保洁方面,驿站公厕以专人专岗的管理模式进行日常保洁,即“每日开关门时段各进行一次系统保洁、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全面保洁、市民如厕后进行一次及时保洁”并提供创可贴、棉球、酒精等常用物资。
现在,苏州河普陀段共设有50座公厕,其中包括14座驿站公厕、10座环卫公厕和26座社会公厕,平均算下来每420米就有一座厕所,极大提升了市民如厕便利性。
为孩子准备的马桶座椅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14座苏河驿站公厕在内,普陀区已有79座公厕完成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占全区公厕数量超7成。
例如,在宜昌路公厕内,无障碍坡道、移除门槛、改造厕间门、第三卫生间为腿脚不好的市民提供了便利;在梅岭北路绿地公厕,改造了门把手、配置成人和儿童坐便器和紧急呼叫器。“靠近地面的这款开关其实是一个红外线感应设备,如果市民跌倒后,管理室第一时间就可以收到警报提醒。”现场工作的环卫工向记者演示。
造型犹如“双螺旋”一般的新泾湾驿站公厕是普陀区46座24小时开放的公厕之一,在不少社交媒体被网民誉为“网红打卡点”,在其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卫生间”、托婴板、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等贴心服务……
普陀区绿化市容局还制作了一批“适老化适幼化”公厕清单的宣传手册,在公厕内向市民发放,让更多的市民能享受到改造带来的便利,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近日,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寻找上海“最美厕所”征集活动揭晓,普陀区长风湾驿站公厕和启动林公园·蝉鸣公厕获评“最美厕所奖”、天安千树L1-西卫获评“特色厕所”。
长风湾驿站公厕位于半马苏河公园2号绿地游艇码头旁,外形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24小时对市民开放。厕所内智慧平台系统对公厕内部的空气质量、温湿度、蹲位使用情况、客流量等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显示,让使用者和管理者都能对公厕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智能节水装置、采光结构设计、内部环保装饰材料的整体运用,进一步降低能耗,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而蝉鸣公厕则“隐于”启动林公园内,硕大的屋顶、亮眼的明黄、童趣的涂鸦……如果不是入口处醒目的蓝色“公共厕所”标识,很难发现它是一座公厕。除了一般公厕贴心配置外,这座公厕还是一家主题公厕,以展现上海特有的蒙古寒蝉、蟪蛄和黑蚱蝉三种蝉为主题,入口处以孩子们视角打造的三款播放器,轻轻按下便可以模拟出不同品种蝉的叫声。
启动林公厕内提供一次性坐垫
编辑:杨军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