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价采司《关于开展药品价格风险处置(第三批)的函》在医药圈流传,有5个品种被认定为有风险,这5个品种分别是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通关藤口服液(消癌平口服液)。除了通关藤口服液外,其他均为注射液。
针对这5个品种,上述函件列出了通用名涉及的厂家、规格及其挂网价格。同时,国家医保局还列出了风险防范目标,即黄标、红标价格,如果药企的挂网价格低于黄标价格,不需要处理。
文件要求,所有核查工作(含价格核查材料、企业整改承诺函及风险处置结果等)要于本周五完成,后续医保局将统一通报整改情况,指导各地协同做好挂网价格调整工作。
这些品种都是国家医保局的目标
什么样的药品价格存在风险?国家医保局在处置第一批风险价格药品提及了这样几个标准:药品同通用名其他厂牌价格明显偏高、销售费用率明显偏高、群众反映挂网价格明显虚高等存在价格异常情形,且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或近5年来连续涨价的药品纳入药品价格风险品种范围,分批发有关省医保局,开展药品价格风险处置。
从上面规则来看,对于存在价格风险的品种,医保局其实已经锁定,但是不会全部下发,而是会通过分批的方式下发到各省。
另外,对于这些有价格风险的品种,将如何处理呢?上述文件表示,“在做好审计移交的系列药品价格异常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其透露的口风是将会按照审计移交的药价异常品种整改的方式。
2022年医保局委托审计署就部分药企及药品进行一次价格专项审计,初步核查后发现四大问题:(1)平均成本与平均售价差异大;(2)原材料成本偏高;(3)销售费用率明显偏高;(4)大额销售费用去向存疑。此后,审计移交了116种存在价格问题的药品器械名单给医保部门,让他们进一步核查。2023年7月,医保局针对性给16个产地省医保局发文,要求他们对相关药品进行了专项价格核查。
专项核查后,产地省医保部门对价格异常的药品进行了约谈,部分药品按要求承诺整改降价,国家医保局要求各省及时受理企业纠正虚高价格申请,下调至不高于整改后的挂网价格,不得以当地挂网程序等理由拖延降价进度,不得以撤网替代降价。
这一波价格整治以多省招采平台开始发布药企下调药品价格落下帷幕。
参照上一轮审计落实价格整改经验,在对这5个品种进行整改时,最新文件要求,以属地管理原则为准,药企如实填报《药品生产经营情况和价格构成情况表》,加盖企业公章,并提供近三年不同规格出厂发票作为证据材料。
在调研过相关成本后,要公开问询、信用评价等措施,督促相关企业主动规范价格行为,降低价格水平,并视整改情况采取价格风险提示处置措施直至暂停挂网。其具体措施为对约谈后企业承诺整改价格与参考价格进行比较,实时进行价格风险分类提示,其中:
一是对比值大于1.8倍且小于等于3倍的药品,各省级医药采购平台将其名称字体或背景显示为黄色,简称黄标价格,弹窗提示采购风险,建议医院优先采购低风险药品;
二是对比值大于3倍的药品,各省级医药采购平台将其名称字体或背景显示为红色,简称红标价格,弹窗警告采购风险,要求医院优先采购低风险药品。
三是对比值超过5倍且经约谈后不配合整改的药品,可采取暂停挂网措施。
这比值背后可计算得出价格风险防范目标。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部分品种的黄标价格为16.18元,红标价格为26.97元,如果是3倍和5倍计算,那么,参考价格为5.39元,16.18元为参考价格的3倍,26.97元为参考价格5倍。由此,黄标产品最高挂网价为16.18元,红标产品最高挂网价为26.97元。
按照第三条所列内容,挂网价超过26.97元并不意味着药品就不能挂网了,除了价格高外,还需要满足经过约谈还不配合整改。行业人士推测,国家应该不是盲目要求降价,而是通过材料倒查,被发现价格有问题,但拒绝整改才会暂停挂网。
文件还要求,对清单中未列明的同通用名同厂家其他规格,按药品差比价规则同步整改。如果进一步发现本地医药采购平台中有风险品种同通用名其他不在列表中的厂家药品挂网,且挂网价格高于风险防范目标的,要及时上报,国家医保局会指导相关省份牵头开展风险处理。
如果有药企停产停供免于价格整改的,要穿透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防止通过关联交易改头换面逃避监管。(来源:趣学术)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报名热线:黄老师189 7085 1717(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