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涌 档案为舟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武进微记忆
筑民生“幸福巢” 圆百姓“安居梦”
——武进城乡住房变迁
冬日的午后,暖洋洋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住在湖塘镇的居民戎建业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和家人一起,逐渐享受到了燃气供应、公园绿地、购物娱乐等现代化的生活配套服务。
对很多人来说,房子不仅是容身之所,很大程度上还是“家”的代名词,是一家人幸福生活的载体。新中国成立75年来,武进人的住房及居住环境不断迭代升级,日子也越过越美。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分配制度,城市中的筒子楼成为一种普遍的居住形式。筒子楼结构简单,一条长走廊连接着多个独立房间以及公共的水房和厕所,楼道狭窄,设施有限,居住条件艰苦。由于房源紧缺,人口增长,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难以改善。1980年,中央提出实施住房商品化政策,从而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武进县(市)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逐步推行住房商品化销售和社会化管理,全面建立了覆盖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商品化的推进,使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居住选择变得多样化,小区概念和配套设施应运而生。人们对居住的私密性和舒适性要求提高,对住房品质和环境的关注度上升,装修风格多样化,装修材料和家具也得到了普及。
区档案馆资料记录,1985年至1987年,武进首个商品房住宅小区翠竹新村交付使用。1994年至1998年,武进城区首个商品房住宅小区阳湖世纪苑开发建成,随后,四季新城、新城南都等商品房住宅小区一个个拔地而起,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城区风貌。
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成排的白色小洋楼,不远处,满眼碧绿的小菜园生机盎然;夏有空调、冬有地暖,书房、衣帽间一应俱全,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得以实现。“现在居住环境好了,我们一点都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礼嘉镇何墅村村民周磊满脸幸福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武进区围绕民居、田园、特色等要素,不断挖掘乡愁记忆,重塑乡村文化,保留自然风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农房改造提升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十四五”期间,全区各镇大力推进农房改造,累计完成农村住房条件改善6547户,先后建成了礼嘉镇何墅村自建区和嘉泽镇跃进村花都馨苑、闵墅新苑等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小区,广大农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全区还有雪堰镇城西回民村陡门塘、漕桥村漕桥等6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些传统村落让人“看得见河塘,望得见田园,留得住乡愁”,展示了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环境优雅、美丽宜居的江南水乡风光。
如今,城乡住房有了质的变化,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区档案馆的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起,武进区开始对城镇低保家庭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廉租住房保障。2011年至2018年,武进区住房保障中心投资建设公租房11331套,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9个,改造公租房17987套,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让城镇低保家庭、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及新市民等不同群体都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
2012年起,武进区对花东二村、新城花苑、车站新村等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修补损坏道路,增设照明设施,拆除私搭乱建……不少老旧小区实现了华丽变身。
武进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18.62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88平方米,全体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23年达到68平方米。武进全区解决了住房民生难题,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建设更加宜居、充满活力和幸福感的家园成为了人民新的向往。
时代在变迁
考题在变化
温暖人心的“住房答卷”
武进仍在奋力书写
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满足人们对
更好住房、更优美环境的需求
王鼎新 朱亮理 记者:李宵
编辑:黄鑫
(微信号:wjr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