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工作任务,按照“建点、连线、扩面、成片”原则,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擦亮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通过在全县基层精心组织一系列接地气、聚民心的“1+7”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活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共青团乾县县委“青年夜校”剪纸课程的教学现场
聚焦理论政策宣讲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0月31日,由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委党史研究室、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梁山镇承办,官地村协办的“文明实践我行动·理论宣讲走基层”主题活动首场活动在梁山镇官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此次活动,依托“红色喇叭润民心”和“习语润咸·理惠乾州”品牌宣讲项目,采用“理论+实践”“理论+服务”等宣讲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吹起来”,群众生活“美起来”。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宣讲团、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和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服务队,依托乾县各镇(街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257场次,受众人数30000余人。将理论政策“落小、落细、落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8月24日下午,由乾县文化馆主办的“群文之声 秦风秦韵”——乾县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汇报演出活动在乾县人民广场举行。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文艺志愿者扎实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唱响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受众50000余人。开展“文艺强基·唐风唐韵闪耀文明之花”文艺志愿服务进基层系列活动10场次,受众5000余人。在节假日,组织文艺志愿者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社区、进村居、进庭院,以灵动的笔墨符号和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凝聚奋斗进取的文艺力量。为满足新时代青年的文化生活需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广大青年朋友在工作之余丰富生活、提升技能、结交朋友,6月6日晚,共青团乾县县委在唐秦韵艺术馆开展第一期“青年夜校”——剪纸课程。“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课堂中,王侠老师不仅带来了精湛的剪纸技艺,还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创作技巧。共青团乾县县委坚持以“青年夜校”为载体,以理论宣讲、文化交流、才艺展示、技能提升为抓手,开展了更多种类丰富的文化传承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文化传承,提升青年人的技能。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乾县开展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遗传承课堂”“周末公益课堂”“非遗流动课堂”、共青团乾县县委“青年夜校”“乾州面花”“皮影”“金箔丝艺术画”、县文联“泥塑”“布艺”“乾陵石刻”、县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王村镇“蛟龙转鼓”、姜村镇“乾州红拳”、阳峪镇“暑期公益课堂”等活动50场次,受众人数15000余人,同时该县文化和旅游局还通过非遗“五进”活动,使乾州四宝制作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乾州布玩具、乾州土织布技艺、乾州酱辣子制作技艺、木偶头制作、乾州面塑、剪纸、葫芦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次精彩亮相,用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惠民服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更好地传承。“群文之声 秦风秦韵”乾县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汇报演出活动现场
5月31日,乾县妇联“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县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开展“点亮微心愿 实现微梦想”关爱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活动期间,乾县各级妇联组织“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共计慰问留守困境儿童170余名,持续做好结对关爱工作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困境儿童解决在学习、生活及思想上遇到的困难,以实际行动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11月12日,城关街道巨洲村在村委会广场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活动。乾县民政局、城关街道、县关爱少年儿童协会、县关爱老年人协会、爱心企业及50余名老年人参加活动。当日上午,巨洲村村委会广场热闹非凡。爱心人士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锣鼓、秧歌表演,爱心医院医务人员现场义诊,爱心协会和企业送来电热毯、香醋、米、油等物资,志愿者还开展了免费理发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巨洲村互助幸福院为老年人安排了美味的饭菜,“我们积极落实助餐要求,切实发挥好农村互助幸福院作用,以村里留守、独居、高龄等老人为重点,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城关街道负责人说道。今年以来,乾县聚焦民生解民忧,提升服务赢满意。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工作理念,开展扶弱助困、健康义诊、就业服务、教育服务、应急救护、医保宣传、农业科普、关爱老年人和孤残留守儿童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受众人数5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