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还好吗?
连日来,有关“碎片化睡眠”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严重性等同于熬夜
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
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包括糖代谢的异常
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问题
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更是增加了
罹患老年痴呆等
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有影响
“碎片化睡眠”
顾名思义指的是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
晚上睡觉途中中断或醒来好多次
与只持续几秒
自己可能并不记得的短暂“微唤醒”相比
“碎片化睡眠”的特点
是自己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醒了”
且醒来后都要再次费劲地入睡
据扬子晚报
48岁的南京市民马女士表示
这样反反复复地折磨
一夜睡下来根本感受不到身体的休息
对于有些人来说
“碎片化睡眠”还出现在重要的
令其激动的大活动前夜
很多人很容易“激动得睡不着”
每次醒来一看,怎么才过了一两小时
同时
一些照料新生儿的家长
或者值夜班的“打工人”
也更易出现长期的碎片化睡眠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明泉
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碎片化睡眠中不能进入深睡眠期
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
因此此时一直醒来
确实不够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
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
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专家解释,这也是为何
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群
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
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毛病的原因
李明泉主任指出
对于睡眠出现问题的人来说
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
两种主要途径
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
是家族遗传性或散发的基因变异疾病
能够确诊的先天睡眠障碍
只能用药物保证必要的睡眠
此外,一些顽固性睡眠障碍
或特殊时期的睡眠障碍
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
但对于其他患者而言
通常建议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
营造必要的睡眠环境很重要
重点在于要避免强光刺激
避免噪音刺激
“比如白噪声的原理
是形成反复同样节律的刺激
单调重复,对于大脑来说
枯燥的东西确实有利于刺激睡眠反应
辅助睡眠。”
睡前这些动作,可以让睡眠变好
据生命时报报道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
发表的一项新研究
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
“轻量型”阻力训
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
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 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3、提踵,即踮脚。 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